“哪需要準備什麼東西,最好的準備就是心理準備”,上海“逆行”醫生給愛妻的一封信

“哪需要準備什麼東西,最好的準備就是心理準備”,上海“逆行”醫生給愛妻的一封信

費費:

你和孩子在家還好嗎?到武漢金銀潭醫院工作已經好幾天了,除了條件艱苦點,我的身體狀況都還很好,你們放心!

老婆,自從小年夜報名援鄂工作,不曾想,不到24小時就接到立即出發的通知。當時一家人剛坐下準備吃年夜飯,我輕描淡寫地說出了這個通知,作為黨員的你,也只是淡淡地回應了一句:“是嗎?這麼快?”然後自責地說本來今天想要買的東西都沒給我準備。其實,哪需要準備什麼東西,最好的準備就是我們都心知肚明的心理準備。匆匆吃完飯,立馬開始收拾東西,平時不緊不慢的你,那天雖有孕在身,動作卻也超級麻利,整個過程,除了準備東西,沒有多餘的話。直至我背上行囊,打開家門的那一刻,相互含淚擁抱著說出這樣一句話:“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不要擔心,放心……”。

但其實我最擔心的還是你和肚子裡的寶寶,高齡本就危險,現在離預產期又很近了,接下去每週一次的產檢,一定要注意安全,現在的我只希望一切順利。你說你很堅強、很自立的,這點我信,熟悉你的人都知道你有顆強大的內心,這也是讓我安心去前方的原因之一。我希望我們的寶寶出生時,我能凱旋而歸,這樣他也會為他爸爸感到驕傲吧?

小女兒身體也不算很強壯,平時也處處需要當心。我在的時候她就愛撒嬌,甚至有時不太懂事,但畢竟還小。自從知道我要去武漢後,她變懂事了,會幫你拎重物、會安慰你、會擔心我,會自覺去學習、練琴了,我感覺她一下子長大了,這肯定也能成為她十週歲這年,成長道路上難忘的節點吧,你們要互相照顧好彼此。還有大女兒,知道我去援鄂,情緒有點波動,你一直很會安慰人,幫我鼓勵鼓勵、安慰安慰她,她一個人在外上學,雖然學習上我不用操心,但其他方面我也一樣擔心。

好了,不多說了,請你們每個人都放心!我會努力完成這次任務的,我是醫生嘛,我會平安回來的,放心!

愛你們的“一家之主”

2020-1-29

出征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居住在朱涇鎮紫金名苑的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徐浩,剛開始和家人吃年夜飯,突然接到通知,3小時後隨市醫療隊馳援武漢疫區前線。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一切又都在意料之中。

出征前,徐醫生心中有個牽掛,那就是下個月即將臨盆的39歲妻子和即將出世的的寶寶。

“放心去武漢吧,我能行,放心。”同為醫務工作者的妻子一個勁地叮嚀:“在治療好病人的同時,搞好自身防護,等你平安歸來......”

“我會注意的,你在家照顧好自己和肚子裡的寶寶,你們都要好好的。”話語不多,卻充滿著力量。夫妻倆都是醫生,妻子又是黨員,他們都明白,關鍵時刻肩上承擔的責任。

疫情發生之初,徐浩就每天關注武漢情況。23日小年夜時,徐浩在電話裡毫不猶豫地向室主任報了名,主動請戰去馳援武漢。令妻子費秀麗想不到的是出征會這麼快,連為丈夫準備物品都來不及。接到馬上出征的消息後,費秀麗來不及多問,更顧不上吃年夜飯,立馬為丈夫收拾行李,收拾停當,接丈夫的車已到小區大門口。離開家門時,屋外下著雨,費秀麗與丈夫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心貼在了一起。此時千言萬語都匯聚成一句:保重,等你回家!

奮戰

上海醫療隊入駐武漢金銀潭醫院兩個病區後,徐浩被安排在重症監護室,戰鬥在疫區最前線的最前線,會同其他醫生和護士全面開展救援工作。

雖已做足了思想準備,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繁重的工作量,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高強度的工作、笨重的防護每每挑戰著身體極限。奔波於住宿地與醫院之間的他,充實而忙碌。繁忙之餘,更多的是對即將臨盆妻子和孩子的牽掛……

“哪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最好的准备就是心理准备”,上海“逆行”医生给爱妻的一封信

牽掛

“對丈夫出征武漢並不意外,我早有思想準備。再說特殊病因就要有特殊崗位的人去才匹配,丈夫是呼吸內科醫生,馳援武漢義不容辭!”

費秀麗家中還有她的父母和12歲的女兒徐暢。老父親費全生儘管是個當過兵的硬漢子,但是一說起大年夜送女婿出門時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哽咽起來,“當時,我們老倆口幫助收拾行李時,內心也是五味雜陳,更知道女婿去馳援武漢是義不容辭的,我拍拍女婿的肩膀說,你們放心,我們會照顧好秀麗和徐暢的,我們是你堅強的後盾!”

女兒徐暢在上海市區讀四年級,當記者問她有沒有給爸爸一個擁抱?徐暢說必須的,“雖有滿滿的不捨,但我和爸爸說,我會好好學習,你放心去吧。”徐暢說完早已淚流滿面。“你還有什麼話要對爸爸說。”徐暢轉身拿來筆紙寫下“武漢加油!爸爸平安回來!”10個大字,這10個大字表達了全家人祈禱疫情早點過去、祈禱像徐浩一樣的醫護工作者平安歸來的心願!

“從早到晚,只能從你的微信中瞭解到你的工作狀態,所有牽掛只盼你平安平安平安”。這是徐浩出征武漢六天來,費秀麗每天深夜在和丈夫微信聊天時說得最多的話,也是費秀麗對丈夫的殷殷期盼,他可是她心目中的永遠的“徐老大”哦。

“哪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最好的准备就是心理准备”,上海“逆行”医生给爱妻的一封信

致敬

關心徐浩的不止他的家人和社區幹部,不少朱涇人表示,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既是金山的驕傲,也是朱涇的驕傲,他們在春節期間告別親人,不懼危險“逆行而上”到武漢疫情一線去,這種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學習。因為不能來回走動,不少社區居民就把自己的心意轉化為在小區群裡的紛紛點贊和深深祝福。

一句句“願徐醫生平安歸來”,為2020年初春金山朱涇這座小鎮平添了無限的暖意和溫情。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湯麗薇、通訊員許士傑

“哪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最好的准备就是心理准备”,上海“逆行”医生给爱妻的一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