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真正的智者是看不出來的,能看出來的人,都是半瓶子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關於這一章的內容,我專門作了一首偈子:

不生速進念,常存不滿心。

不好高騖遠,築基成一景。

虛靜若純然,恆安無事生。

默默對大鬧,無懼亦無驚。

心鏡無塵滓,靜水無波紋。

深潭映明月,清淨光華生。

心空坦蕩蕩,無事若無心。

養心當無為,虛明遂通神。

“不生速進念”,不要老是想著如何突飛猛進,也不要老是希望能儘快實現某個目標。

“常存不滿心”

,要經常對自己感到不滿意,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很多真正的智者是看不出來的,能看出來的人,都是半瓶子醋

“不好高騖遠,築基成一景。”雖然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但不要老是想著做大事,要老老實實地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地修道。“築基”就是打好基礎。什麼基礎?做人的基礎,修道的基礎,也就是心、德行和習慣。心不是心臟,而是智慧本體,德行是你找到智慧本體之後的行為,習慣是你在智慧觀照下的生活方式。

“虛靜若純然”,人安住於一種虛靜狀態時,會顯得很愚蠢,因為沒有機心,不去算計,也不精明。這時,外界看不出你的智慧,但你有智慧。“純然”就是老子所說的難得糊塗、大智若愚。很多真正的智者是看不出來的,能看出來的人,都是半瓶子醋。

“恆安無事生”,心中不要放任何事情,不要急功近利地追逐一些東西,只管在安詳和虛靜中完成一個過程。

“默默對大鬧,無懼亦無驚。”默默地看著這個巨大的鬧市,既不要害怕,也不要吃驚,也就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心鏡無塵滓,靜水無波紋。”心裡沒有任何烏七八糟的東西,就像明鏡,也像沒有受到干擾的水面,無波無紋。

“深潭映明月”,心靈深邃而純淨,就像深潭的水面映照著明月。

“清淨光華生”,因為心清淨,所以能生出光明。

“心空坦蕩蕩,無事若無心。”心中無事,坦坦蕩蕩,就沒什麼能擾亂心。

“養心當無為”,常懷無為之心,便是最好的養心。

很多真正的智者是看不出來的,能看出來的人,都是半瓶子醋

“虛明遂通神”,安住在虛靜光明之中,便可以通神——不是跟某個神靈建立聯繫,而是讓智慧生起妙用。智慧生起妙用之後,你就會慢慢進入一種做而無做的狀態——既精進做事,又心無掛礙,任何事都干擾不了你的心,也擾亂不了你做的事。

我的事情很多,大事小事都有,誰都來找我,但我的智慧本體一直不動搖,所以,不管什麼事情來到眼前,我都能隨緣地處理,一心多用。當你修到後來,能安住在那種境界之中,可以一心多用時,同時處理很多世間事務就成了一種特殊的訓練。經過這種特殊訓練,久而久之,你就不會把閒事放在心上了,即使總是有閒事來找你,你也可以隨時處理,但處理的同時,仍然安住在自己的智慧本體之中。這就是“通神”。

這是修道的一些竅訣。


選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二輯》

雪漠XUEM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