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數為何這麼多?“裸考”和“二戰”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文|冷絲

欄目|考研錄取

都知道這麼一個現實和發展趨勢:考研人數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裸考”和“二戰”考研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考研人數為何這麼多?“裸考”和“二戰”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所以,冷絲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裸考”者和“二戰”“三戰”者讓考研大軍顯得越來越龐大。

根據一些社會機構統計的數據,“裸考”人數比例應該在10%以上,而“二戰”“三戰”的人數比例恐怕在30%以上。兩者相加,這兩部分考研學子的人數佔據的比例將近一半。

所謂“裸考”,就是沒有怎麼複習就參加考試,與此相反,“二戰”和“三戰”就是“屢戰屢敗”且“屢敗屢戰”,這一部分考生倒是有充分的考前準備。

考研人數為何這麼多?“裸考”和“二戰”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那麼,為何有這樣截然相反的兩大考研人群呢?

冷絲覺得,要回答這個看似矛盾的現象,我們恐怕還是要回到考研的動機上看問題。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和新浪微博聯合發起的一項有關考研動機的調查顯示,“換學校出身,提高就業競爭力”“通過考研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專業”佔據了考研動機的前兩位,分別為72.41%和38.66%,而真正希望從事學術研究的考生僅佔比24.86%。也許,至少在一些考生心中,“研究生”三個字早已脫離了“研究”二字的本意,而更多成為了一紙學歷和未來就業的籌碼。

考研人數為何這麼多?“裸考”和“二戰”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冷絲總結上面這一段話的意思:考研就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或者緩解就業的壓力!

正因為如此,很多考研學子一邊找工作一邊複習備考,他們實際上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這種狀態之下,他們的複習當然就不可能完備,“裸考”現象出現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教育部2016年頒佈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代替在職研究生的新政,這意味著自2017年開始,所有類型的研究生均為同卷統考,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在職考生考研的難度。另一方面,由於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難度增加,導致一志願報考的人數很少。為彌補招生人數的缺額,現在各大高校的做法主要是統一劃一個較低的複試線,複試後將總分排名較低的考生從全日制調劑到非全日制中。高校的這種做法實際上令在職考生的考研難度進一步增加。

考研人數為何這麼多?“裸考”和“二戰”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也就是這個原因,很多在職的考研學子第一年考不上,那就第二年再考吧,不僅如此,第三年再來考一次,這種現象也大大增加了。

當今的考研熱表明社會對知識人才和專業素質人才的重視與尊重,同時也表明國家的經濟、文化建設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就業壓力逐漸增高,文憑的信號帶來較高的收益。所以,為了以後能有一個較好的工作崗位和較高的收入,較多的人選擇本科後繼續教育進入研究生階段。

考研人數為何這麼多?“裸考”和“二戰”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但是,隨之而來也帶來一些弊端,一些大學生為了逃避工作而選擇考研這條“綠色通道”這無疑是一種跟風隨大流的現象。

因此,冷絲認為,考研只能暫時躲避就業的壓力,更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要理性地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道路發展,最好能夠將考研的目標與個人的社會理想和興趣相統一,將自身所學與社會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

不管怎麼說,考研是集多種因素於一體的一個過程,大學生的考研動機也是複雜多樣的,不同的考研動機會帶來不同學習態度,進而影響將來的就業。

考研人數為何這麼多?“裸考”和“二戰”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冷絲建議:大學生應該找準自己的方向,明確自己的考研目的,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並積極地對待自己的人生選擇,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