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億套房,房價“回落”空間有多大?潘石屹“12字”給出底線

買房子,在一般人的眼裡,都是大事情。根據央行的一項《中國金融穩定報(2019)》報告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住戶部門總體槓桿率達到60.4%,與國際居民槓桿率水平幾乎接近,其中用於買房貸款餘額達到25.8萬億元,佔住戶部門債務餘額總比重是53.9%,比2017年增加了17.8%,雖然增長速度比起前些年略有放緩,但增速依然很高。

2.7億套房,房價“回落”空間有多大?潘石屹“12字”給出底線

可以說,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很多借債是用於買房的,那麼究竟買了多少房子,為啥現在仍然感覺很多人沒買到房子呢?其實這與房產的分配均衡性問題密切掛鉤。

舉個例子:房地產市場上有1000個人,也同樣供給了1000套房子,如果每人購買1套的話,那麼人均就是1套房子,大家都有居住的地方,其樂融融;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完全市場化的分配過程中,不均衡性極容易出現,有錢人多買幾套、沒錢人暫時買不到房子。很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有500個人每人買了2套房子,雖然看起來人均一套,但其實市場上還有500個人沒有房,仍然是嗷嗷待哺的剛需族。

我國的房地產正式高歌猛進時間並不長,但是發展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用“飆升”這兩個詞形容,從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到2019年,才短短20多年的時間而已,全國平均房價就從當時的2063元漲到2018年的8736元,上升了接近4倍多。

一線城市和重要的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幅度遠遠超過這個比例,有的甚至10倍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中國建築行業實現23.5萬億元,金額大約是1952年的4124倍,平均每年上漲13.4%。2018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39平米,農村的人均住房達到47.3平方米,比起1978年都有了巨大的變化,以前是無立錐之地,今天是寬敞的大房子。

2.7億套房,房價“回落”空間有多大?潘石屹“12字”給出底線

1、我國有多少房子?報告顯示,僅僅城鎮就超過2.7億套。

一方面是開發山不斷地建造房子,向市場迅猛推出不斷上漲的新房,另一方面是居民不斷加碼的槓桿率,購房者們一擁而上買房。根據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的《數說中國存量住房》研究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末,我國的城市住房總數量達到了接近261億平方米,而城區的住房總面積累計達到了145.9億平方米,還有115.4億平方米則是是鎮區房產面積。全國城鎮的住房數量累計達到接近2.7億套(城區是1.59億套,鎮區有1.19億套。)

在強大的市場發展和居民購房支撐的情況下,我國房地產總規模也擴充迅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0月份,我國的居民房地產總值達到了65萬億美元,比歐美日三個國家和地區的所有居民房地產總值累計加起來還超出接近5萬億美元。

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王林分析指出,在中國的一般居民家庭財富中,大約有超過80%的比重是購置房產,全國有400-430萬億的資金被已經被鎖定在房地產市場。所以說,不管是居民對於買房子的開支,還是房子的價值在家庭總財富中的比重,都可以看出人們對於房子的關切之情應該是遠遠高於其他的任何事情的,房地產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大部分購房人的心。

2、我國人口多,房子也多,但是住房空置情況也值得關注。

如果說2.7億套房子僅僅是城鎮可以統計出來的商品房數量的話,那麼不可以統計出來的房產數量則更多,我國是一個住房多元化國家,從古至今,家家戶戶置辦房產都是必備的需求,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任何人都需要居住的地方,房子就成為了最大的依靠。

2.7億套房,房價“回落”空間有多大?潘石屹“12字”給出底線

在98年房改之前,尚且沒有商品房這種說法,在此之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是宅基地房和城市福利房(或者單位房),從98年房改之後,商品房才正式粉墨登場。所以可以看出佔據住房市場最廣泛的、時間最長、根基最深的仍然是宅基地房和其他形式的非商品房類型,這些“不明所以”的房子分散在非城市中心的各個角落,哪怕是在偏遠的小鄉村,也經常可以見到這些房子。

2.7億套城鎮商品房,如果按照每套房子居住4人來算,可以容納10.8億人居住,我國14億人中,還有4億人住在哪裡?數據統計顯示,非商品房的數量是商品房的3倍左右,所以足夠現在所有人居住了。但是又有一個問題接踵而至,既然房子夠多了,為何仍然有人擠破腦袋想著買房子呢?主要原因在於:分配不均衡和很多偏遠房子的閒置。

我國的住房空置率有多高?並沒有一個官方的數據,但是各種機構研究報告體現的不少,例如西南財經大學在家庭經融報告中表示,我國城鎮住房空置高達21%-22%。至今為止有多少房子閒置呢?大約是1億套房子,如果把全國所有的房子類型算進來,可以擴充到接近4億套(既包括商品房空置,也包括了大量長期不住人的小產權房、宅基地房等。)掐指一算,可以容納16億人居住。

2.7億套房,房價“回落”空間有多大?潘石屹“12字”給出底線

3、空置房夠住16億人,房價能“回落”多少?人民日報表態,放心了!

很容易發現矛盾點,一方面是房子很多,僅僅是空置的房子就基本夠住16億人,根據市場的供需關係決定價格的基本規律,未來房價從理論層面而言或許有一定的下跌空間,房價“回落”空間有多大?潘石屹“12字”給出底線:20%是房價下跌的最大限度了。他指出,如果房價下跌達到20%這個幅度,絕大部分的中國房企都將會不存在。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難道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利潤率僅僅只有20%,20%之後就虧本甚至難以生存、難以為繼?答案遠非這麼簡單,要知道房地產是一個高週轉、高負債的行業,最關鍵的是現金流順暢,一旦新房子銷售不出去,那麼勢必影響房企手頭上的現有債務問題。2019年4月份之後,房地產銷售就一路平穩不漲,所以才有了年終大促銷提前3個月的怪象。

2.7億套房,房價“回落”空間有多大?潘石屹“12字”給出底線

無獨有偶,人民網在《機構預計2020年全國商品住宅將供大於求》分析指出,隨著全國樓市的降溫,很多城市的住房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分析認為2020年全國房主可能供大於求。人民日報在文章《中國房地產市場拒絕“大起大落”》評價指出,我國房住不炒的基本思想現在深入人心,樓市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未來中國房價依然是平穩為主。

學習2020年房地產知識,關注作者!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