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勝 中原戰“疫”

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堅決落實領導幹部的率先垂範大抓基層的守土如山逆行馳援的人間大愛人民群眾的無窮力量

清晨6點剛過,鄭州市鄭東新區龍子湖街道辦事處辦公大樓內,已經有了一串明亮的燈光。辦事處工作人員在黨工委書記張利剛的帶領下,腳步急促,奔向點名處。

龍子湖辦事處轄區內共有28個社區樓院點,從接到疫情通知開始,辦事處就在各個樓院點設立人員進出排查崗。“排查崗是三班倒24小時值守,一是詢問人員來地與去向,二是測量體溫,三是消毒車輛。我們實施的是地毯式排查,目的就是早發現、早報告,堅決防止疫情蔓延。”張利剛說,“工作人員除了社區幹部、小區物業人員,很多都是自願報名加入的轄區黨員。28個樓院點每天都要跑一遍。”

與城市社區一樣,河南的數萬個鄉村也火速行動起來,加強各項防控措施。“多消毒來勤洗手,出門就把口罩戴,切莫隨意亂吐痰。發熱症狀及早看,自行隔離不傳染。”像鹿邑縣辛集鎮李唐村的村頭喇叭一樣,各個村莊的大喇叭都成了“閒不住”的“話簍子”。其中傳出來的有些話可能有些刺耳,卻用心良苦,河南的鄉村幹部們正用最家常的表達,詮釋對鄉里鄉親的深愛。

在西安工作的周口太康人張樹峰,幾經考慮退掉了1月24日返回老家的車票。他本來要帶著一家人回去,看看70多歲的父母,和一年沒見的親人把酒言歡,疫情形勢的嚴峻,讓他放棄出行計劃,決定留在西安,跟老家的親戚朋友視頻拜年。

“咱個人做不了太多,至少不給國家添亂。”盡最大努力不被傳染,不傳染給他人,就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應該做到的底線。

市縣鄉村全線動員,重點人群全面排查,守牢著疫情防控的一道道防線。群眾自覺宅在家中,自我隔離做好防護,阻斷著病毒傳播的一個個可能。河南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為這場疫情得以生動呈現。

“我們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在正月初七以前不能正常營業,但是,曼玉餐廳的各個門店在節前都有生鮮類食品的備貨。我們決定把備貨分裝小份送給大家。如果您住在附近,家裡剛好有需要,歡迎到就近門店領取。注意,只送不賣。”這則微信在網絡上發佈之後,立刻引發了網友的各種點贊,譚鴨血、阿海小館等眾多餐飲企業也紛紛跟進。這樣有愛心的企業和個人的暖心之舉比比皆是,數不勝數。有網友這樣留言:“過個年變得脆弱了,一個鏡頭就鼻子發酸,一句話就紅了眼眶,當下擁有的一切都值得珍惜。”

這是因為,疫情面前,每個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人們結成了命運共同體,也結成了責任共同體。只有依靠千千萬萬人的風雨同舟,才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除夕晚上,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的大夫王威力與2歲的兒子視頻聊天后,換上防護服,到隔離監護室值班。看到王威力因照顧自己與家人分離,確診患者王女士眼圈紅了,哽咽著說:“閨女,俺好好配合你們治病。俺早點好,你就可以早點回家團聚了。”

與王威力一樣在隔離病區輪流值班的,還有其他8位護士和護士長趙建蘭。從1月21日開始,她們就放棄闔家團圓的機會,日夜堅守在醫院。病人康復出院後,她們仍要繼續觀察兩週,身體狀況良好,才能回家與親人相見。

“冬天來了,春天不遠了。我們信心滿滿地等待這一天的到來。”趙建蘭說。

中原自古多磨難,愈是艱險愈向前。

疫情突起之時,首次設在黃河岸邊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鄭州分會場,以澎湃的黃河文化為主題,深深震撼了億萬觀眾。作為中華民族“根與魂”的黃河文明那百折不撓的剛健風骨,克難攻堅的鬥爭精神,人民利益大於天的初心使命,給人以深刻啟示和無窮力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一場中原戰“疫”必須勝利,也一定能夠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