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安排座位?家長知道這3點,對孩子有好處

排座位是孩子上學時必須要經歷的,很多家長也比較關注自家孩子的座位被安排在哪一塊,是比較靠前還是比較靠後,是和成績一般的同學坐在一起,還是和成績優異的同學坐在一起。排座位看似簡單,卻體現了一個班主任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和教育教學理念與內涵。

班主任如何安排座位?家長知道這3點,對孩子有好處

班主任會綜合的考量班級學習氛圍、學生學習情況,並考慮學生身高,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公平公正的原則,採取輪流循環的方法進行排座位。安排座位表面公平,其實暗藏3個潛規則!家長你還不知道?

1、根據成績

對於老師來說,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而座位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成績產生影響,所以很多老師會在排座位時把成績放在第一要素,比如一位成績在中游的同學,老師覺得他的成績有上升空間,可能就會安排他跟一名學霸一起坐。或者安排兩個成績都不錯的同學坐在一起,平時可以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班主任如何安排座位?家長知道這3點,對孩子有好處

2、根據視力

其次,孩子的視力問題也是班主任考慮換座位的關鍵,有些孩子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把眼睛“弄壞”了,從小就近視,如果讓他們做到後排,自然會跟老師反映相關的情況,因此老師就會對這樣的同學特別關照一番,其實本身是比較有人情味兒的做法,卻讓其他同學們認為是“走後門”,這讓老師也比較無語。

3、根據身高

按照“身高法標準”。顯而易見,就是按個子高矮排位。優點是:能保證每位學生都比較清晰地看到黑板。缺點是:個別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容易坐到比較“差”的座位,學生和家長都不情願!比較調皮的學生又容易坐前面,不方便管理。

班主任如何安排座位?家長知道這3點,對孩子有好處

大家覺得哪種安排座位的方法最合理?你們班是怎麼安排學生座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