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有人說養魚最好一步到位,省得以後換缸換魚。我信了,攢了幾千塊錢買了1.5米底濾缸跟四大神獸。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攝影丨光輝歲月傳奇

剛開始養魚很興奮,每天都泡論壇,看老魚友的分享,琢磨怎麼才能把魚缸打理得更好。後來興奮勁開始變淡,悲劇就發生了。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飛鳳亢奮的吸龍魚,而龍魚一動不動,尾巴跟半邊身子都不見了,水裡還飄著一些細小的碎屑,明顯涼了有一段時間。

我把它撈出來,反覆確認沒有搶救意義了,只好把飛鳳也撈出來一起埋了。我對飛鳳的偏見,就是那時候滋生的。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圖片來源丨paintingmania

我在缸裡下了點黃粉消毒,眼看著偌大的魚缸裡只有印尼虎跟豬鼻龜,總覺得太空了。再養四大神獸是不可能了,我不想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於是找機會又採購了兩條印尼虎。

很快悲劇又出現了,豬鼻龜開始追印尼虎,有幾次差點咬到魚鰭,我擔心前車之鑑再次上演,用隔離板把倆物種隔開。

大概過了半個月多,左看右看,感覺豬鼻龜動作並不快,如果真的咬到虎魚,可真是中彩票一樣了。我把隔離板撤走,觀察了幾天,發現豬鼻龜雖然善水,但明顯抓不住身形靈活的虎魚。而且隔離板多少有些影響觀賞性,撤走才像養魚的樣子。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Pedro Hoehl

為了分散豬鼻龜的注意力,我買了二十條小金鯽放在魚缸裡,希望豬鼻龜嘴癢的時候別總咬虎魚。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Isabella Miller

我覺得我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萬萬沒想到金鯽進缸成了印尼虎的噩夢。那些小傢伙是帶著病菌進去的,一進缸就出了水黴,接著印尼虎開始爛嘴。我看情況不對,趕緊把印尼虎撈出來。

由於備用缸尺寸太小放不開三條虎魚,臨時去商場買了大浴盆應付。下了黃粉跟鹽,一邊打氧一邊加溫,病情稍微有些好轉。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圖片來源丨Pixabay 攝影丨oranda

折騰了大半天,我累得有點困,感覺養魚真的是一件需要技術的事情。安頓好豬鼻龜後也懶得整缸消毒了,就先給虎魚治病。四天後,二十條小金鯽只活了四條,其他都掛掉或快要掛掉的狀態。

我重新開缸,放上造景石跟水草,讓豬鼻龜跟印尼虎在裡面躲貓貓,不再想著加魚,也不時刻掛念著再弄點什元素更好點。我不那麼上心的時候,養魚的好處開始顯露。不用像伺候主子一樣頻繁維護魚缸,真的讓我覺得養魚是一件能調節生活節奏,緩解壓力的愛好。不過網上那麼多人在折騰,我太安靜了是不是有點反常?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waldemarbrandt67w

懶人總能找到各種方式說服自己繼續懶下去,我顯然還不夠懶,前前後後買了很多造景假山,慈鯛躲避屋,別人在玩的,我都一個不落的買回來堆在魚缸裡。

初時覺得這些東西早晚能用上,不過時間一長,我發現我只是想買,但不知道怎麼用,像躲避屋這種小工具既不能用於虎魚,也對豬鼻龜沒有作用,買了純屬浪費。為了給這些小工具賦予價值,我買了慈鯛。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圖片來源丨Pixabay 攝影丨FilderAquaristik

這下魚缸裡可熱鬧了,6條雜鯛,3條印尼虎,一隻豬鼻龜,住在1.5米的大缸裡,它們周邊環繞的是各種各樣的水草,下面是蘑菇包一樣的密密麻麻的慈鯛罐,角落裡還有兩坨紋路明顯,插著沉木的造景石。我看了半天感覺不到美感,但錢都花了,也不能說換就換。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攝影丨巛亍123

我在養魚圈裡混得久了,認識了一些研究技術的朋友,才陸陸續續用慈鯛罐跟假山換了些手工魚糧。現在印尼虎狀態不錯,但明顯沒有慈鯛們活躍。加上魚缸過大,顯得缸裡空蕩蕩的。

養魚要不要“一步到位”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Carnat Joel

我一直用這樣的魚缸養魚。雖然總是看起來不好看,但真的是學到很多知識。現在我還在摸索階段,魚缸的佈局也有很大提升空間,以後應當越來越好。我慶幸買了大缸,因為打理大缸的難度比小缸大一些,作為新手階段,可以面臨更多困難,成長的速度也就快了許多。

不過由於我對大缸的打理疲於應付,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開始有些嚮往精緻的小缸。在我看來,用多大的缸,養什麼樣的魚,本身並沒有好處之分。入手小缸的可能會一步步換成大缸,買大缸的人也會特別想試一下小缸。

至於有些魚友說“養魚一步到位”確實有道理,但從長期來看,要不要一步到位,沒有必要過於糾結。

(本文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