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失戀,27歲拒絕求婚,41歲辭世終生未婚,卻成為偉大的女作家

20歲失戀,27歲拒絕求婚,41歲辭世終生未婚,卻成為偉大的女作家

網絡

2007年3月9日,英國以安妮.海瑟薇主演的電影《成為簡.奧斯汀》正式在英國上映,以此紀念與世長辭的簡.奧斯汀。

《成為簡奧斯汀》這部電影以簡奧斯汀的情感經歷為背景,講述的是20歲的簡奧斯汀與愛爾蘭律師湯姆的愛情故事,而他們的愛情因遭到雙方父母的反對,最終不歡而散。

說到簡奧斯汀,很多人對她的瞭解,應該都僅限於她的著作《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曼斯菲爾德莊園》等長篇小說。

其實,簡奧斯汀在15歲時就開始創作人生中的第一部短篇小說《蘇珊夫人》,只不過當時社會對女性作家的態度不友好,以至於簡奧斯汀一直用筆名發表小說。

但後來,簡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橫空出世,引起了各個階層人士的關注,才暴露出她作為作家的身份。

20歲失戀,27歲拒絕求婚,41歲辭世終生未婚,卻成為偉大的女作家

網絡

01.成長

1775年,簡奧斯汀出生於英格蘭南部的牧師家庭,父親畢業於牛津大學,而後擔任教區牧師,母親出生於貴族家庭。雖然簡奧斯汀沒有進過正規的學校,但是她深受家庭文化氛圍的薰陶。

簡奧斯汀從小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有時候還會根據想象創作。她十三四歲就開始寫東西,每次寫完都會拿給全家人看,而家人會毫無保留地提出意見。

在《成為簡奧斯汀》的電影裡,簡奧斯汀常常伏在桌前寫寫停停,有時睡到半夜想起了什麼,會立馬起床寫下來。在姐姐的訂婚典禮前夕,簡奧斯汀連夜寫了首詩獻給姐姐,感動了當場的來賓。

在簡奧斯汀逝世70週年時,她的侄女回憶起簡奧斯汀,說:“她坐在壁爐邊幹活會突然大笑,匆忙起身到房間的另一邊寫下什麼,過了很久以後才回來接著幹活。

20歲失戀,27歲拒絕求婚,41歲辭世終生未婚,卻成為偉大的女作家

網絡

對於作家來說,這自然是靈感光顧的時刻,停下來記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對於那個時代的已婚女性,簡奧斯汀的行為是不被人所理解的。

不過,在簡奧斯汀的家裡,她的思想、行動、言語都是自由的,父母從不會給她灌輸“

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為太太”這樣的觀念。但是,簡奧斯汀自認為婚姻才是女人的庇護所,而婚姻的前提是有愛與物質條件。

20歲失戀,27歲拒絕求婚,41歲辭世終生未婚,卻成為偉大的女作家

網絡

02.初戀

1796年,20歲的簡奧斯汀遇到了湯姆.勒弗羅伊。

在電影《成為簡奧斯汀》裡,簡奧斯汀初遇湯姆時,不像眾人描述的那般浪漫。因為湯姆批判簡奧斯汀的詩,給她留下了傲慢的印象。

然而,經過幾次的接觸與交談後,簡奧斯汀發現湯姆這個人並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樣,他不僅長相英俊,而且才華橫溢,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可以談天說地,找到無數共同的興趣愛好。

簡奧斯汀與湯姆在森林裡約會、散步,在人群擁擠的舞會翩翩起舞,對方的眼裡只有彼此,兩個人陷入了轟轟烈烈的愛情之中。

但很酷啊,他們的愛情受到重重考驗,簡奧斯汀的母親希望女兒嫁給富人子弟衛斯理,而湯姆的叔叔則執意要他與富貴人家的女兒聯姻,否則不會給他任何財產。

要麼分手,要麼私奔,從此遠走他鄉,過上漂泊不定的生活,這是擺在他們眼前的選擇。湯姆猶豫再三後,選擇與簡奧斯汀私奔。

儘管前方充滿未知數,但簡奧斯汀還是願意試一試。簡奧斯汀收拾好行李,給家人寫了封道別信。在天亮之前,她跟著湯姆跳上前往倫敦的馬車。

每個人應該都有一次為愛奮不顧身的衝動吧!對即將到來的二人世界,內心充滿的歡喜與期待,恨不得立馬就能實現。

20歲失戀,27歲拒絕求婚,41歲辭世終生未婚,卻成為偉大的女作家

網絡

03.分離

在前往倫敦的途中,簡奧斯汀無意中看到湯姆家人寫給他的一封信,原來家人的生活費完全仰仗湯姆的收入,還有即將要繼承的財產。

但如果湯姆帶著簡奧斯汀私奔他鄉,那麼湯姆的家人會因此蒙羞,也會陷入生活的困境。最後,簡奧斯汀決定忍痛割愛,放棄這個瘋狂的想法返回家鄉。從此,湯姆與簡奧斯汀再也沒有聯繫。

其實也不難理解,簡奧斯汀不再堅持私奔的原因。因為如果執意走下去,那麼他們往後的生活將會面臨種種困難,如電影裡簡奧斯汀的姐姐所說:“你會失去一切,包括家人、地位,僅僅是為了一輩子的勞碌和微博的俸祿,每年添一個孩子卻無力改變困境,你又該如何寫作?”

的確,當太多的未知擺在眼前時,任何人都會選擇既定的、可靠的一方。相較於愛情,家人、金錢顯然更為穩定、可靠。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只有愛情沒有物質做基礎的婚姻,經不起時間的消磨。

簡奧斯汀太明白金錢的重要性,她明白沒有金錢的婚姻是不可能長久的,而她既想要以愛情為前提的婚姻,又想要以金錢為基礎。所以,她寧願孤獨終老,也不會任意選擇一段感情。

事實上,關於簡奧斯汀的情感經歷描述甚少,更不像電影《成為簡奧斯汀》裡描述的那樣浪漫、纏綿。不過,縱觀簡奧斯汀的人生經歷,我們不得不承認,湯姆對簡奧斯汀的婚戀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0歲失戀,27歲拒絕求婚,41歲辭世終生未婚,卻成為偉大的女作家

網絡

04.成熟

27歲那年,簡奧斯汀被富人子弟衛斯理求婚。

當富人子弟衛斯理向簡奧斯汀求婚時,她知道衛斯理是個好男人,但是他並不適合自己。所以,她果斷地拒絕了衛斯理的求婚。

儘管簡奧斯汀曾經受到母親的影響,嘗試著接受衛斯理的感情,以此依靠他改變家裡的經濟條件,但是很快她發現,無論是思想還是喜好,他們都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根本無法走到一起。

在這世界上,不好吃的食物,只要咬咬牙也能嚥下去;不喜歡的衣服,只要穿著舒服、暖和,時間長了也能接受。唯獨愛情無法違背自己的內心。

20歲失戀,27歲拒絕求婚,41歲辭世終生未婚,卻成為偉大的女作家

網絡

既然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理想的愛情,那麼就從寫作中尋找歸宿吧!從此,簡奧斯汀不再將幸福寄託於婚姻,而嫁人對於她來說也變得無足輕重。於是,她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創作上,創作使她獲得了永恆的意義。

簡奧斯汀把對愛情的訴求寫到了小說裡,賦予小說主人公鮮活的生命與色彩,比如《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理智與情感》中的埃利諾與瑪麗安,她讓她們在故事裡找到理想的愛情。

對於婚姻,有人說:“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人,最後的結果還不是一樣,一生兩人三餐四季,時間長了也就無感了。”然而,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簡奧斯汀所說:“除非你真的很喜歡他,,別考慮接受他的求婚。任何事情都比沒有感情的婚姻要好,都可以忍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