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坦尼克號》到《革命之路》,我看到了愛情走向婚姻的殘酷

初看《泰坦尼克號》的時候,19歲,正是相信愛情的年齡,心裡多麼希望自己就是Rose,能有個Jack出現在生命裡,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死不足惜,甚至還在想,Rose當時為什麼不和Jack一起死去。好像只有那樣,才能體現愛情的偉大和忠貞不渝。

劇中,因為無意中Jack救了想要跳海的Rose,兩個毫無關聯的年輕人相遇了,一個靠賭博贏得了下等艙船票的窮小子,一個靠未婚夫衣食無憂的落魄富家女。那時候,Rose是母親為父還債的一個犧牲品,即將困於沒有愛情的婚姻裡,她渴望自由的呼吸,甚至寧願為此付出生命;那時候,Jack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畫家,他唯一擁有的就是自由,那是Rose極度缺乏的東西,而他第一眼在甲板上看到Rose時,他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於是一場曠世奇戀產生了,浪漫的無以復加,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從《泰坦尼克號》到《革命之路》,我看到了愛情走向婚姻的殘酷

再次觀看《泰坦尼克號》的時候,已經到了四十不惑的年齡,育有兩女,二十年漫長的歲月把我浪漫的細胞沖刷的所剩無幾,從觀影開始我就一直在想,要是Jack沒有死掉,Rose和他會過上什麼樣的婚姻生活?公主和王子的頭銜光環始終要過去的,一個一名不文的窮畫家能給一個落魄的富家小姐什麼樣的未來,他們的愛情會不會也葬送在柴米油鹽的瑣碎裡?

張愛玲給白流蘇和範柳原一個《傾城之戀》,讓他們相依相偎,卡梅隆給Rose和Jack一個傾船之戀,讓他們永世相隔,哪個更殘忍呢?

這個問題伴隨著再次觀看的《泰坦尼克號》一直盤旋在我腦海,無意中看到在演了《泰坦尼克號》十年之後,兩個主人公又聯袂主演的《革命之路》,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答案。讓我們看看從1912年的《泰坦尼克號》到1955年的《革命之路》是怎樣演繹兩個神仙情侶走向婚姻的生活的。

《革命之路》中Jack和Rose“隱姓埋名”變成了弗蘭克和愛波。弗蘭克是一個公司職員,幹著一份並不喜歡但可以養家餬口讓他們家過著中產的工作。愛波已經是兩個女孩的母親,做著日復一日枯燥的家庭主婦的生活。

這部劇開場沒多久,弗蘭克和愛波就大吵一架,原因是愛波的話劇表演搞砸了,當然她是最優秀的那一個,因為她結婚前本來就是從事這一事業的,但是搭檔們全是蹩腳的業餘選手。於是弗蘭克想勸勸她,愛波想靜靜,因此發生了爭吵。

看起來愛波有點無理取鬧,可是作為有著五年家庭主婦工作經驗的我特別能理解愛波的心情。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做著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的相夫教子的生活,她像一個困獸,渾身充滿著對外面世界的嚮往卻不可得,鬱結的心情難以修復。而這次話劇表演是她通向外面精彩世界的一個窗口,或許是她認為的最後的救命稻草,所以在弗蘭克看起來的一點點小事情都可以成為她爆發的導火索。

從《泰坦尼克號》到《革命之路》,我看到了愛情走向婚姻的殘酷

弗蘭克30歲生日的時候,因為前一天的大吵一架,他和公司的書記員出去喝酒,並且發生了關係,那時他心裡根本不指望愛波會記得他的生日。回到家裡卻發現愛波盛裝等待,和女兒們一起為他慶生。那一刻,我看到了一個可憐乞愛的弗蘭克,愛波對他一點點的好都會讓他感動不已,決心回頭是岸。

可是愛波卻是帶著目的的,她每一次對弗蘭克的好都帶著她的小九九。

她說服弗蘭克去巴黎生活,為自己的理想而活。到了巴黎,她可以拋頭露面,養家餬口,弗蘭克則可以在藝術之都追求他曾經的理想:重拾畫筆。

在等待去巴黎的那幾個月裡,愛波容光煥發,對生活感到前所未有的憧憬和滿足,一切因為充滿了期許而值得等待。你真應該看看那樣的愛波,或許那才是她本來的樣子,現在的她,不是愛波,只是弗蘭克的妻子,和兩個女兒的母親,是生活的犧牲品。

可是現實總是和理想有差距,她懷孕了,弗蘭克升職了。他們的巴黎行受到了阻礙,這可是把愛波折磨壞了,他們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爭吵。如果事情發生在現在的中國,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流產,她的問題很好解決(當然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弗蘭克不同意她打掉孩子)。

又是一個和好的時刻,那個早上的弗蘭克簡直不相信那是前一天還歇斯底里的愛波,他小心翼翼地表達著自己對愛波無盡的愛意,然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家。就像我說的那樣,凡是愛波對弗蘭克有那麼一點點好,都是帶著目的性的,只是連她自己也不清楚,這次自我墮胎直接要了她的命。這是她的宿命,即使巴黎之行也改變不了的宿命,除非她脫離這對她“萬惡”的婚姻。

從《泰坦尼克號》到《革命之路》,我看到了愛情走向婚姻的殘酷

我怎麼看都覺得愛波就是成熟了的Rose,她骨子裡是一個追求自由的人。當時她媽媽因為還想維持上流社會的貴婦生活,逼迫她嫁給她根本不愛的富人大亨。那不是她自己安排的生活,更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於是她打算一死了之。可是她得救了,窮小子Jack不僅救了她的命,最主要是給了她渴望的愛情,還給了她打破藩籬的自由,她在下等艙裡喝酒、跳舞、“恣意妄為”,那才是華麗外表裹不住的真正的自由的她。

她只屬於愛情,不屬於婚姻。

可是她換了一副皮囊,成了走進婚姻生活的愛波,片刻歡愉,長久痛苦。她的心是嚮往自由的,她不願困於生活的瑣碎,不願過日復一日平淡無奇的生活,哪怕對方是她深深愛著的人。這才是真正的Rose的精神,從Rose到愛波,她完成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警句,也完成了所謂的“革命之路”。

正如《革命之路》原著作者耶茨自己所述:“我筆下的人物都在自己已知與未知的侷限內,風風火火地想要做到最好,做那些忍不住要做的事,可最終都無可避免地失敗,因為他們忍不住要做回自己原本的樣子。”

如果愛波生活在現代,她頂多是個普普通通女性的一員,她可以輕易地選擇墮胎、離婚、工作、獨立等等,可是所有現代女性所得到的這些來之不易的權利,很多都是那個年代的女性的特立獨行之後換來的革命成果,甚至為此要她們付出寶貴的生命。

伴隨著我心永恆的《泰坦尼克號》始終還是沉入海底,而每一個家庭都在上演著艱難的《革命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