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人文視野”,講述景觀背後的人文內涵,這是視野第37篇文章。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九省通衢的武漢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很多人現在是聞“漢”色變。武漢這座百年名城,九省通衢之地暫時蒙塵,但我們相信,疫情終將退去,武漢仍將成為大家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很多人知道東湖的櫻花、武大的珞珈山、黃鶴樓的登高懷古、戶部巷的漢味過早,但還不知道在漢口的街巷中藏著一座充滿魔幻色彩的寺廟,它遠看像座清真寺,近看以為是教堂,走進一看才知是座佛寺,“佛教勝地一大奇景”、“漢傳佛寺第一奇觀”,這些稱呼放在古德寺身上都不算誇張,見慣了飛簷斗拱、黃瓦紅柱、藏於深山之中的寺廟,這座都市街頭、中西交融、風格糅雜的寺廟,無疑是中國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古德寺位於武漢市漢口江岸區黃浦大街上滑坡路74號,清光緒三年(1877年)由隆希創建,初名古德茅蓬,1914-1919年間由主持昌宏先後兩次進行擴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所以別以為風格魔幻的古德寺是一座現代建築,其實它也是百年古寺了。

古德寺與歸元寺、寶通寺、蓮溪寺並稱為武漢地區四大佛教叢林,歷來是武漢著名的寺廟。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抗戰前的《武漢指南》就有記載:“古德寺為全鎮各寺之冠,每屆佛期,善男信女多往祈禱,盛極一時。”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古德寺的正門位於小巷中,並不打開,但如果你經過,抬頭可見古德寺三字是中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黎元洪所題。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入口處位於工農兵路一側,右邊的小門購票進入。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2013年,古德寺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門票叫做香券,有8、15和38元三種,隨緣購買。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首先可見一尊四面佛,這是1997年由香港張紫珊女士出巨資,從泰國請回的佛像,古德寺集大乘、小乘佛教於一體,所以四面佛放這倒也不唐突。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四面佛後是一座天王殿,供奉了四大天王和彌勒佛,這座徽派風格建築,似乎有些不倫不類,不過反正古德寺的風格都是糅雜,所以也無所謂。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天王殿旁,有一座仿古德寺風格的現代建築,其實是尼眾們的宿舍。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天王殿後就是古德寺的精華所在圓通寶殿,說它奇葩,是因為它糅合著哥特式基督教堂、羅馬式天主教堂、拜占庭式東正教堂和伊斯蘭清真寺的風格。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看正臉有點像座教堂,又有些像座清真寺,但說什麼也不像一座佛寺。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科林斯柱式和愛奧尼柱式遍佈四周,外圍具備古希臘神廟的柱廊特徵,頗有希臘神廟風韻。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而尖形的拱劵又是哥特式建築和伊斯蘭建築的顯著特點。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牆面的花卉、獅頭、象頭和大鵬金翅鳥等建築細部又都是南傳上部座佛教的經典裝飾風格。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還在還有一口大銅鐘把你拉了回來,說明這裡是一座實打實的中國佛教寺廟。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牆面不多說,其實古德寺最惹眼的還在屋頂,殿頂的大小佛塔共九座。但從底下的任意角度看,最多能看到七座塔尖,暗合中國道教的“北斗九星、七顯二隱”的說法。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而其頂部的亭塔建築,遠看讓人以為是清真寺,但又與清真寺的宣禮塔有些不同。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塔是鏤空的,類似中國的透空圓亭,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加上中國傳統的閣亭建築特色,古德寺就是這樣不斷地把各種風格融合在一起。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殿頂四沿有96 個蓮花方墩,源自中國的傳統望柱,寓意“國之四維、天圓地方”。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每四個蓮花方墩前立菩薩雕像,採用了佛教漢化後創造的二十四諸天。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這些菩薩是誰已經不重要了,就是耶穌立在上面,我也不會驚奇了。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總之就是從外觀上看,這座建築可能是座教堂或者清真寺,但絕對不是寺廟風格。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不過走進大殿一看,三尊佛像端坐其中,妥妥的佛寺啊。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看完古德寺奇葩的建築風格,再來扒一扒它的歷史。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清光緒三年(1877年),漫天風雪中隆希法師遊方至此,並決心在此結茅修行,始建古德茅蓬。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漢陽歸元寺的昌宏法師,仰慕隆希的學識,常抽空到古德茅蓬參學。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清宣統元年(1909年),隆希自感年事已高,西歸將至,他經過縝密考察,選擇昌宏作為接班人,並鄭重舉行儀式將古德茅蓬的寺產及臨濟宗衣缽傳給昌宏。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清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昌宏住持率領僧眾,冒著槍林彈雨,對起義軍開展了戰地救護,掩埋革命烈士,這事後來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的嘉獎。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1912年4月13日,孫中山帶隨員專程到古德茅蓬,憑弔無名烈士公墓。1914年,國民政府副總統黎元洪親自為其改名為“古德寺”並題寺名。

1921年秋,古德寺開始大規模的改建擴建,至1934年竣工,主體建築有圓通寶殿、天王殿、禪堂、上客堂、齋堂、觀音堂、客堂、普同塔、住持覺幻舍等,規模宏大。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1966年,古德寺被關閉,佛像被毀,部隊進駐。1974年,武漢照相機廠進駐建廠。

直至1996年,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演順法師率領尼眾弟子進住古德寺。古德寺才重新對外開放,但許多建築仍然沒有修復。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轉眼又是2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古德寺又重新成為武漢著名的宗教勝地,四大叢林之一,同時也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武漢著名的打卡地之一,古德寺真的很good,畢竟這樣將全世界幾大宗教建築風格集於一體的佛寺,在中國還真找不出第二座。

「人文視野」疫情終退去,佛教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在武漢等你去看

其實除了古德寺,武漢還有很多精彩的歷史建築,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民國時期僅次於上海的國際都市。

待到風平浪靜時,不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武漢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