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志亮:回家作業八步曲,孩子早養成早受益!

我們曾經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問他們回家後先做什麼,有答吃東西的,有答看電視的,有先玩的,有先做作業的。

那麼回家後孩子究竟該先幹什麼,該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呢?

我們總結了回家作業八步曲,希望家長幫助孩子在入學初期就養成良好的習慣。

其實這些習慣在孩子上幼兒園大班每天回家時就應該逐步務虛薰陶。

第1 步

放好書包換鞋衣

在外面穿的衣服、鞋子不可避免地會有許多灰塵,所以放學回家後,一定要先換好拖鞋,將書包放在固定的地方,然後換上在家裡穿的衣服,並將脫下的衣服掛起來。

錢志亮:回家作業八步曲,孩子早養成早受益!

回家換衣服和鞋的習慣在幼兒園時就在執行,只不過一般情況下是成人幫助完成的。

到了大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試著讓他們自己按照這樣的要求去做,幫助他們養成好的習慣。

第2步

講究衛生把手洗

孩子在學校呆了一天,手一定很髒,所以回家換好衣服後就要去洗手,要按照我們在生活自理能力一節講的要求來洗。

在幼兒園小班,孩子就能夠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和習慣,關鍵在於要讓孩子在家裡也能保持這種良好的習慣。

第3步

一定喝水吃東西

到放學時,孩子離吃中飯已有一段時間,已經處於胃排空狀態,而且一般情況下孩子還不太會自己想著定時喝水,所以回家後讓孩子喝水、吃東西是必備的一環,便於及時補充水分和血糖。

提醒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飲料,吃東西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孩子吃晚飯。

因為孩子在幼兒園裡一般都是吃過晚飯的,所以這一步在幼兒園階段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第4步

趕緊坐定先複習

經過了從學校到家裡的路程,孩子的左腦已經得到休息,又經過前面三步的準備後,孩子又該進入學習階段了。

首先讓孩子坐在桌前,調整一下呼吸,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

那麼孩子是不是馬上就開始寫作業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要進行復習,就是把當天學習的內容“過電影”,讓孩子養成複習的習慣,這對孩子今後的學習特別有幫助。

1. 複習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避免遺忘;

2. 複習還能使知識系統化,幫助孩子把零散知識歸納梳理,形成系統和板塊;

3. 複習可以溫故而知新,將舊知識系統化,可以有助於理解新知識。

在孩子入學的第一年,關鍵是教會孩子複習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複習的習慣。

父母要領著孩子複習,教孩子複習方式的多樣性,眼、耳、手並用。還要注意點、線、面的結合。

第5步

再做作業心有底

通過複習,掌握了當天的知識,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做作業了。那麼怎樣才能做好作業呢?

第一,一定要審好題

審題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適當的解決方法,是迅速、正確解題的保證。審題不求快,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定要仔細、全面。
孩子們經常還沒看清楚題就開始做,答非所問,要讓他們多讀幾遍題,真正弄清題目,再著手答題。

第二,格式規範正確

在做作業時,還要教孩子按照正確規範的格式去答題,書寫工整、乾淨,力求一步到位,養成認真嚴謹的做題風格。

第三,做作業時要專心致志

做作業不是一件簡單的書寫行為,而是一個手、眼、腦並用的過程。在用手書寫的同時,大腦要進行積極的思維。因此,只有專心致志才能做好作業。
有的孩子邊聽歌邊做作業,有的邊說話邊做作業,還有的邊做作業邊想著其他的事情,這都是不專心的表現。

錢志亮:回家作業八步曲,孩子早養成早受益!

第四,要獨立完成作業。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消化、提升所學知識,培養孩子分析問題的能力。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這些都是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回家做作業的意識和習慣,家長要積極配合,認真對待。

第6步

檢查對錯需仔細

作業做過之後,不要讓孩子覺得“差事”已完,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檢。

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做錯題,替孩子檢查作業。這樣會使孩子養成依賴心理,心想反正有媽媽檢查,錯了也沒關係,所以做題時馬馬虎虎。

正確的做法是先指導孩子自己檢查,之後家長再檢查。發現問題也不要具體指出錯誤,而要劃定出錯的範圍,讓孩子自己發現並改正。同時要儘量培養孩子一次做對的習慣。

老師批改過的作業或考卷,發下來以後一定要讓孩子仔細檢查,認真反思。

特別要注意做錯的題目,讓孩子對錯誤進行深人細緻的分析,找出導致錯誤的真正原因。

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建立一本“錯題集”,讓孩子把平時做錯的題目都記下來,以便隨時翻閱,考試前還要重新做一遍。

錢志亮:回家作業八步曲,孩子早養成早受益!

第7步

明天學啥先預習

預習就是在學習新課前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為學習新課程做準備。

從目前中小學生的學習現狀看,僅有少數學生重視預習這一環節,約佔75%的學生不重視課前預習,沒有養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

首先,通讀課文。看課文共講了哪幾個問題,找出重、難、疑三個“點”。

充分利用工具書和參考資料來掃除預習中的障礙,對確實不明白的地方,適當做標記,以便在新課學習中重點聽老師講解。

其次,聯繫舊知識。舊知識往往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要想學好新知識,必須聯繫舊知識,找出二者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在幼兒園階段,可以初步培養孩子預習的意識和習慣。

如家長給孩子買了一本新書,先讓他自己去看,告訴孩子看的時候,有問題先不要問,等告一段落或整體看完後,再一起問家長,並教會孩子在有問題的地方或最喜歡的地方做標記。

家長還可以讓孩子自己看完後,講一講書裡的內容,並問孩子一些問題,如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記住了什麼等。

第8步

收拾準備好歡喜

從孩子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要讓他自己整理書包。父母督促他每天晚上對照課表準備第二天要用的東西。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督促孩子養成用完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這不僅會使學習環境保持整潔,而且可以節省尋找學習用品的時間。

錢志亮:回家作業八步曲,孩子早養成早受益!

例如,在學習前把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拾乾淨,只留下學習用品、書籍、作業本等,這樣既免得其他東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於孩子鋪開了寫。

同時要求孩子在學習後將各種用品都放回原處,下次再用時可隨手拿來。否則,平時學習用品亂放,雜亂無章,學習時又找這又找那,半天找不齊,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情緒,妨礙腦力集中,降低學習效率。

另外還要教會孩子學習分類整理的方法,平時將物品按類存放。比如,將教材、參考書、課外讀物分開放,同一類物品又按學科擺放等。

當然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分類方式進行,但一定不要把各種物品都混在一起。

在幼兒園階段,就要培養孩子把自己的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自己收拾整理玩具物品等習慣。

錢志亮:回家作業八步曲,孩子早養成早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