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海灣戰爭,為何美軍幾乎以0傷亡的代價就幹掉伊拉克10萬大軍

美國給出的官方傷亡人數是美軍陣亡148人,傷458人,非戰鬥減員共3116人。伊拉克傷亡100000多人,其中死亡20000餘人,80000多人被俘。

這個傷亡人數一直以來也是很有爭議。

可以這樣說,海灣戰爭猶如當頭悶棒,敲醒了包括我國在內的一大票國家。

整個海灣戰爭,為何美軍幾乎以0傷亡的代價就幹掉伊拉克10萬大軍


1991年1月 ,當我們還在花大力氣訓練士兵拼刺刀扔手榴彈的時候。一場現代化的,體系化的高科技戰爭在伊拉克打響了。

這次戰爭,美國以極小的代價給伊拉克造成了重創。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實在太強,武器裝備甩了伊拉克好幾條街不止。二者的武器根本就不屬於同一層次。

美軍的空襲“沙漠風暴”計劃中,牽頭打擊伊拉克防空雷達的F-117隱形戰機當時在世界上屬於頂尖技術,伊拉克雷達根本無法發現。

EF-111和EA-6B等電子戰飛機在伊拉克看來幾乎是全新的概念。第一輪攻擊伊拉克的雷達都變成了瞎子,無法對自己的空域進行監控。

整個海灣戰爭,為何美軍幾乎以0傷亡的代價就幹掉伊拉克10萬大軍

第二輪攻擊,伊拉克防空司令部被擊毀,各個空軍部隊群龍無首,只能各自為戰,戰鬥力被極大的削弱了。

到地面戰爭開始時,伊拉克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地面部隊和超過三成的重武器。

而在美軍地面攻擊中,伊拉克還是用從蘇聯進口的T-72坦克,採用普通光學瞄準和紅外主動探照燈,精度差,速度慢,夜視作戰能力差,自身很容易暴露,屬於第二代坦克。

美軍使用的則是M1A1等第三代坦克,大多數都已經採用了火控計算機,具有較快的鎖定速度,反應時間短至6.2 秒。這些坦克夜視設備也較強,觀察距離超過 1000 米。

整個戰鬥過程,美國坦克幾乎都是把伊拉克的坦克按在地上摩擦。很多伊軍坦克還沒發現美軍坦克就已經命喪黃泉。

整個海灣戰爭,為何美軍幾乎以0傷亡的代價就幹掉伊拉克10萬大軍

裝備的巨大差距讓伊拉克打的很吃力,但是它只是場戰爭美軍勝利的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作戰體系上。

伊拉克奉行的還是傳統的,蘇聯時代的鋼鐵洪流,主張用坦克的履帶能壓過一切。

然而,對於美國來講,這場戰爭無疑是以科技和信息為主導,海陸空全方位的現代化戰爭的“試刀石”。

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動用了72顆軍用、民用衛星,“先驅”無人機進行偵查,為聯合部隊提供信息支持,使用了大量的基站來保障信息通暢。

這次戰爭還有一個鮮明特徵,在歷史上戰爭第一次被髮展成了多維度,“陸海空”一體。美國出動了航母、驅逐艦從海上進行打擊。

整個海灣戰爭,為何美軍幾乎以0傷亡的代價就幹掉伊拉克10萬大軍

在海灣戰爭中,來自海上編隊的“戰斧”導彈和戰鬥機對伊拉克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整個戰爭更體現了空中和地面作戰的協調性。

在海灣戰爭中,伊軍坦克能有命見到美軍坦克並且正面開剛的其實不多。大部分的伊拉克坦克在行軍和衝鋒的路上就被美軍的攻擊機和“阿帕奇”武直給打趴窩了。

海灣戰爭中,美軍最外層有衛星,空中有無人機、偵察機,地面有基站,把所有戰鬥部隊都納入網絡。

往往伊軍導彈一發射就會被美國衛星發現,信息可以極快地被傳回北美防空司令部再傳給美軍防空導彈陣地,再發射導彈進行攔截,整個過程不到一一分鐘。

整個海灣戰爭,為何美軍幾乎以0傷亡的代價就幹掉伊拉克10萬大軍


在伊拉克的雷達和指揮部被打掉後,戰場信息呈現了向美軍單向透明的態勢。美軍佔有戰場信息高地,用多維戰術來虐殺伊拉克的一維戰法,取得戰爭的勝利。

伊拉克的失敗也有其主觀原因,伊拉克士兵軍事素質普遍較低,訓練的雖然不能說很差,但遠遠沒有達到能和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相匹敵的程度。

裝備再好,士兵不會使用,也無法發揮較強的戰鬥力。另外也有人認為伊拉克內部存在腐敗情況,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沒有具體的證據,我們不做討論。

總而言之,現代戰爭已經發展進入了“信息化”“海陸空一體化”的時代。最大的秘訣不再僅僅是打得狠,而是打的狠還得打得快。我打得著你你打不著我就是最大的勝利。

整個海灣戰爭,為何美軍幾乎以0傷亡的代價就幹掉伊拉克10萬大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