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嶽區教體局啟動“網絡課堂”助力戰疫

  魯網2月2日訊 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近日,岱嶽區教體局啟動“網絡課堂”助力戰疫。

  多線並行,豐富課程資源

  以“互聯網+教育”為手段,藉助市、區教研部門提供的優質課程資源,組織學生利用電腦或其他學習終端通過網絡開展同步學習。

  (一)網絡共享課堂。學科教研員為學科資源建設組長,做好教學資源選擇工作。一是精選中央電教館、教育部數字資源中心等平臺成品優課,二是利用全市骨幹教師錄製的優質學科資源,三是篩選全區優質課程資源。選擇出的精品資源作為成品課程投放到網址http://yun.tamaker.com/zxsp,供師生選擇下載使用。

  (二) 班級直播課堂。建立以學校為主體的網絡課堂,依託超星、小魚易連、科大訊飛、學習強國視頻會議、微信等網絡直播APP,採取線上直播方式,開展網絡教學。建構以班級(或搭檔班)為單位的教學單元,由科任教師進行網絡授課。直播課堂同步推送課堂錄像(微課)、學案、課件等資源,線上開展作業佈置、提交、批閱反饋。網絡共享課堂和班級直播課堂可根據教學實際需要自主選取或穿插使用。

  科學施策,提高教學效益

  (一)區教研室各學科教研員要加強學科教學進度、教學內容、作業佈置與批改等常規項目的全程調度,科學指導學校結合學校實際(規模大小、教師年齡、信息化水平等)精準施策,確保教、學、練、測一體進行。

  (二)學校要按課程標準要求提前排好課程表和作息時間表並上報區教科研中心各學段教研室,作息安排要保證充分的學習時間,要做到勞逸結合;要做好網絡調試,完善教師授課端錄課設備配置;要了解家庭學習終端使用情況,引導家長理解支持;要指導教師把網絡課程表通知所教學生及家長,保證課堂教學時間和內容相統一,教師與學生在線同步上課,每節課後要留有10分鐘的時間供師生互動、同步指導、同步答疑等,同時要設計好課堂作業,線上佈置、線上提交、線上批閱反饋,確保課堂教學效果。

  強化責任,確保高效運轉

  (一)區教科研中心負責制定工作方案,各學科教研員按照責任分工做好資源篩選和推送工作以及學科教學督查工作,對各學科線上教、學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二)學校要加強網絡建設及課堂授課監管,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管理方式。一是要建立以班級為單位(包括科任教師)的網絡教學工作群,二是要求教學管理部門要創新教學常規檢查方式,以線上辦公等信息化手段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實現網絡教學背景下教學常規的常態化管理;三是要加強專業引領,引導教師適應“面對面”到“鍵對健”的轉變,實現隔空教學狀態下教學的高效化;四是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教師職業自律和道德風範保障網絡教學的規範高效。

  (三)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加強對網絡班級教學的監督管理,發揮家長參與網絡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線上手段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跟進指導,查缺補漏;要指導家長協助老師督促學生完成書面作業,開學後上交備查(所有作業嚴禁要求家長代批);要嚴格按照在校要求落實每一天教學要求,安排好晨讀內容、佈置好晚上大閱讀項目、指導好每天習字作業。

  以“網絡課堂”線上教學服務解決延遲開學帶來的對教學的衝擊,是我區教育系統積極應對當前疫情采取的重要舉措,是一項十分緊迫的重大任務,也是對各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和應用能力的一次現實檢驗。各單位、各學校要本著對廣大中小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預案,建設系統完善的信息化教育資源,為應對新學期疫情防控做好充分準備,實現防疫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雙贏。(通訊員 李雲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