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熱門歷史選科組合盤點,報考專業並沒有想象中的受限

近日,又有家長在後臺詢問小編關於選科專業覆蓋的情況,圈圈本期做了選考歷史科目的幾個選科組合分析,為大家梳理專業覆蓋情況、組合特點以及適合考生類型分析,供參考。

新高考熱門歷史選科組合盤點,報考專業並沒有想象中的受限

專業覆蓋情況

3+1+2模式下的專業解讀: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在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四個學科門類中存在一定的報考限制,但報考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8門類下的相關專業基本上不受限制。

新高考熱門歷史選科組合盤點,報考專業並沒有想象中的受限

一、歷史+政治+地理

適合考生:

文科成績優異或理科成績很弱,且對大學的專業選擇有明確的目標;

往往會在各類國學大賽、作文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這類考生往往會在大學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中佔據一定優勢);

致力於考取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社會學、國際政治等專業的考生

④想選藝術專業、傳媒專業的考生;

優勢盤點:

對文科專業非常友好。史政地這個純文科組合雖然選科理科專業很受限,報考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8門類下的相關專業基本上不受限制。

利於以後考研、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如果大學要考研,政治是一定要考的;並且在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國企等公職類崗位,也會涉及大量文科知識,因此現在文科學習以及能力的培養是很有用的。

學科之間關聯度很大。不同於文理科搭配的組合,政治、歷史、地理當個科目都是需要大量的記憶以及文科邏輯思維,學習過程中也比較好兼顧。、

劣勢盤點:

整體專業覆蓋率較低。這個“老文綜”最大的缺點還是總體專業選擇最受限,因為不少高校專業要求是必須要搭一門理科,所以一門理科都不搭的純文科組合在專業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高分不易拿。由於三個文科的學習特性都需要大量的記憶內容,尤其是考前要記憶的內容就更多,壓力也就更大。而且政治、歷史這兩門學習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開放性存在,打高分還是不易的,尤其政治還涉及大量時政內容,所以分值浮動可能會較大。

競爭形式並不樂觀。純文科組合專業受限嚴重,但選考人數並不少,甚至超過了很多偏理科組合。在往年選科形式中出現了有很多中下游的考生選科組合,而在高考高分段中也佔有一定人群的,且這些人都是學霸級人才,因此,它高分段之間的競爭也沒有想象中的樂觀。

大學學習理科知識,難度可能會變大。對於文科生雖然可以躲開文科的高難度科目“歷史+政治”,但即使進入大學,這些欠下的債早晚還是要還的。但該選課組合可選的大部分文科專業基本不怎麼涉及物化生等理科內容,因此這個風險大部分時候還是可以規避掉的。

二、歷史+政治+化學、歷史+政治+生物

適合考生:

比較偏好文科,歷史、政治成績在校內較為優秀;

對生物或化學有一定喜好

,或生物或化學成績在3門理科當中更為優秀。

③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

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在學習化學和生物時,都需要強調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兩個科目相對物理,沒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要求。

優勢盤點:

專業覆蓋率優於其他偏文組合。兩個組合都是偏文,但由於有一個理科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專業覆蓋的問題。尤其是史化政的專業覆蓋率在部分院校甚至達到80%左右,這與一些理科組合的專業覆蓋率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文科的學科優勢較強。三門科目的整體難度是比較低的,並且歷史屬於文科中的優勢學科而政治在考研及考公務員有優勢。

三門學科之間沒有太強的割裂感。兩個文科之間本來學習關聯度就很大,要求的都是文科思維能力,而生物和化學相對於物理,邏輯思維要求不高,反而有很多文科能力,如記憶、歸納總結等能力的考察。

劣勢盤點:

不適合工科尖子生或想考軍校的學生。因為物理才是最好的選擇,只有學了物理才有機會考進名校的相應專業學習。

可報的理科院校專業會受限。畢竟組合整體偏文,但專業覆蓋率還是沒有物理的可選範圍大。

一本上線率可能沒有理科組合高。一些省市文科生的一本上線率是低於理科一本上線率的,所以想報文科專業可能並不是很容易考。

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轉換能力。在理科學習的具體過程中可能會需要部分理科能力要求,在三個科目兼顧的同時,需要學生在各種思維中靈活切換現象。

⑤史政生組合的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為50%左右,生物學科並沒有太大優勢,專業報考非常受限制且專業就業前景並不樂觀。

三、歷史+地理+生物、歷史+地理+化學

適合考生:

歷史、地理成績具有明顯優勢,對政治學科不感興趣。

②擅長以記憶為主,文字表達好的學生;

動手能力強的學生;

文科素質優秀且對生物或化學非常感興趣的;

⑤建議想填報醫學類專業的考生;

優劣分析:

①在專業覆蓋方面

兩個組合專業覆蓋率都在50%以上,由於沒有物理,大部分理工科專業比較受限制,但大部分文科專業都可報考。而選考化學對部分工科專業還是比較有力的,所以史地化這個組合的理工科專業受限程度明顯要好很多,在文科組合中專業優勢比較突出。

②在學習難度方面

歷史科目是典型的強文科,其學習難度沒那麼大,但需要大量的記憶內容;地理科目則是文理兼備的科目,學習難度低於理化生的同時記憶內容也比歷史、政治少。總體來說,兩個科目拿分還是比較容易。生物也是性價比比較高的科目,難度低於化學,因為化學除了要求很多識記和理解能力,還要求獨立發散和動手能力。

③在學科關聯度方面

兩個組合都是學科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史地生和史地化兩個組合都是兩個文科搭配一個理科,都是需要一定的學科思維轉換。相較之下史地生三個科目度要更高一些,都是需要很多的記憶理解內容,而史地化三科關聯度就沒那麼強了,因為化學學習需要還是很多理科思維。

雖然兩個組合學科關聯度沒有很強,但兩個組合都有地理這個文理兼備的科目,對於大部分選擇這個科目的考生還是遊刃有餘的。

④在競爭情況方面

通過以上關於兩個組合選考規模的分析,在“3+1+2”選考模式下,兩個選考組合競爭形勢並不是很突出,一般選考這個組合的考生很可能是一些成績中游的考生

⑤從賦分制角度看

兩者都沒有很明顯的優勢,但史地化比史地生的優勢多一點。在賦分制度下化學、生物和地理兩個學科會面臨更多競爭,尤其是化學和生物。選擇這兩科的很可能有一些理科尖子生,因為他們更傾向於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如果生物或化學成績不是很突出,所以賦分時候可能會吃虧。

⑥有利於日後選擇醫學類專業的考生。

對於優先將化學和生物作為自己的選考科目,這樣既可以提高在填報醫學類專業時的可選範圍,也可以為大學時的學習提前打下基礎。

四、歷史+化學+生物

適合考生:

相較於文科更喜歡理科的知識,往往數學成績不錯,有著不錯的分類思考方式,但是往往會出現計算錯誤;

物理成績不佳,往往在力學、光學(波粒二象性等)和波的干涉衍射知識點上出錯;但是化學成績,尤其是涉及到實驗的化學考核部分往往能獲得高分;

十分喜愛閱讀一些歷史小故事,而且往往對於歷史上的一些事件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該組合可報專業比例為65%,更適合對物理不感興趣或者物理成績不理想,化學、生物成績相對有優勢的學生。如果將來想要學習生物科學、食品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植物生產類、食品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植物生產類、生命科學、醫學類相關專業的,也適合選擇該組合。

因為缺少物理所以在選擇目前較熱門的一些工科專業(如計算機)時可能會受到限制,但是可選擇範圍還是相對比較寬的,有醫學這樣的傳統熱門行業,也有農學這種最近大大受到關注的專業。

我是圈圈,更多升學資訊、教育熱點,每天第一時間與你分享,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