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輸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帶動就業者”是鹿邑縣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發展模式,在觀堂鎮就有這樣一位年輕人,把創業並帶動父老鄉親致富作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理想,走出一條從打工仔向企業老闆蛻變的創業之路。一起來認識他。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用“年少有為”這四個字來形容32歲的河南傲翔拉鍊公司老闆張光輝是再合適不過了。早早下學的他,跟著朋友輾轉在無錫、義務等地打工,2000年進廠做拉鍊生產,半年後,積極進取的張光輝開始學習拉鍊生產線機器維修技術,技術紮實,為人熱情的他在技術圈很快闖出了名氣,用他的話來形容自己就是“沒有咱修不好的機器”。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張光輝:“我經手給別人修過的機器,別人不僅感到滿意,還得對我說聲謝謝”】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憑著一手過硬的維修技術,張光輝一邊修機器,一邊給廠里拉業務,很快就積累了廣泛的客戶群,其中不乏許多創業成功的大小老闆。2008年,在一次與朋友的聊天中,使張光輝萌發了回家創業辦廠的想法。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說幹就幹是張光輝的做事風格,可辦廠需要大量資金,對於當時不到20歲的他來說困難重重。於是他就決定從小做起,拿著家裡賣麥子的3000塊錢開辦了一個小小的拉鍊加工點,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張開始時是買點人家做好的半成品,拿回來剪斷、穿頭、再賣給人家,中間賺點錢,來回買,來回賣。】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張光輝憑著在外勤學苦練積攢的過硬本領,加上遍及各地的合作渠道,拉鍊加工廠的訂單越來越多。小作坊慢慢滿足不了大需求,於是他開始擴建廠房,投入設備,在觀堂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解決了張光輝廠房用地發展的難題。時至今日,他所創辦的河南傲翔拉鍊公司已發展為擁有廠房4000平方米,生產線10條,集織帶、衝鏈、壓膠、滴塑和拉頭生產等為一體,能生產拉鍊所需全工藝流程的拉鍊廠。

【張光輝:這個是防水拉鍊,韓版TUP,目前為止算是比較好的啦。大概反正目前為止市場上需要的,俺基本上都管做到,這種防水的,都是做在羽絨服上的,高端衣服上的。】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張光輝的拉鍊廠也為家鄉父老帶來了許多就業崗位,只拉鍊廠本身就已有長期工人70多名,更採取拉鍊手工穿頭分散加工方式,帶動附近十餘個村600多人拿活兒加工。讓老人、婦女有了收入來源,撐起家庭增收半邊天。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觀堂鎮黃橋行政村黨支部書記 何振先:敖翔拉鍊公司在觀堂鎮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行政村和黨委政府非常重視這個企業,他給我們行政村帶來了經濟發展,帶動了15戶48人貧困戶,老人和婦女在家就可以帶孩子,在這可以拿到手工活,在家裡既顧家,又可以創造一點手工活,帶動了經濟發展。】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張光輝:人家都說俺這邊的老婆有錢,想吃雞蛋買雞蛋,想吃油條買油條,最起碼他不會給他兒要,她給她兒要不好意思要,她給俺過來算賬絕對說沒有不好意思這兩個詞,這個錢是她自己賺的。】

創業:小小打工仔,實現大夢想

用勞動創造財富,靠行動實現夢想,在張光輝身上我們看到,一名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仔”,用精研的態度對待工作,用樸實的行動對待客戶,始終懷揣夢想,積極應對挑戰,用年輕的熱血激勵自己,敢想敢幹,真幹實幹,走出一條創業致富的康莊大道。他的創業之路,充分印證鹿邑縣“輸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帶動就業者”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模式的正確性。

記者: 賀保國許亞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