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不止有风花雪月,还有寻常巷陌


大理,边陲重镇,秦朝时国家就设置行政机构。千百年来,大理似乎始终游离在中央集权之外,遗世独立,而它的——“风花雪月”则更被人熟络。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下关风,大理“四绝”成了游人的追逐。

对我来说,真正熟知大理却是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仗剑骑马,,快意江湖,还有那首:沧海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位于苍山下洱海边的大理国的前身是南诏国,大理段氏建立了“大理国”,此时的中原王朝正处于唐末乱世。到公元1253年才被蒙古所灭,前后共历时300多年,是当时东南亚第一大古都。

清晨的苍山,沐浴一片金色。苍山雪上,浮云悬飘。白族村落散落于苍山脚下,而山上的雪水流下滋养着百姓,最终流入洱海。

此时,正值寒冬。有着苍山雪水滋养,下关清风徐徐吹佛,冬樱烂漫古城,灿若云霞,点缀着冬日的大理。

放下“风花雪月”,我们一同走进古城,穿梭寻常巷陌,能否看到斜阳草树?能否一窥南诏遗风?

乳扇,一种呈片状扇形的乳制品,是大理白族人一道风味小食,可生吃可熟食,烧、炸、煎、煮等做法多样。

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片片卖”,指的就是“乳扇”。摊主用筷子夹起在火上迅速一烤,乳扇遇热迅速收缩卷曲,几秒钟便可制作完成,味道怪怪的,我不太习惯。

街头巷尾有许多凉鸡米线店,据说这一家“再回首”不错,老板说她们姐弟还是姐妹开了三个店呢。

趁着等米线的功夫,点上一份鸡胗。寻常巷陌的行走,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寻找藏在民间的美味小店,美食与旅行总是相伴而行的。

大理电影院--这座建筑虽然很新,却透露出一种年代气息。它也是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是云南省首家专题电影博物馆,也是国内首家专题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

大理电影院很温馨的设置了怀旧感浓浓的露天电影院,布告栏有节目预告。想当年,《蝴蝶泉》、《阿诗玛》、《山间铃响马帮来》、《五朵金花》……一个个多年前云南特色的电影名字,大理提供了丰富迷人的素材。这个电影院能唤起唤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追忆,悠远而绵长。

白族现在是没有文字的,可是在大理古城博物馆内有一个碑亭,里面有许多碑文,上面的字体是这样的。实际上白族文字在历史上有一种,做“方块白文”,是仿造汉字创造的一种文字,据说这种文字在明代以前使用广泛,现在失传。如今,白族的语言只能口口相传了!


古城东门附近,一座中西合壁的建筑,又融入了白族特色风格的建筑,是建于1927年的天主教堂。岁月更替,物是人非,西方的信仰以另一种方式存续在了这个边陲古城。

小街上的陶器店。古旧的老屋,粗粝朴素的陶器,前店后宅的节奏经年累月地流淌在寻常巷陌,在这里很多手工艺仍在流传,陶器、银器、扎染...,看似古旧的手艺,何尝不是文化的流淌呢?

远离喧闹,我喜欢游荡于背街小巷和当地人的市集,看他们的生活百态,品尝美食,发掘未见的事物,我坚信只有藏匿于寻常巷陌的才是动人的风景!

暮色降临下的大理街头,远处的苍山如黛,街道渐渐寂静下来。有句形容诗联: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苍山不负这一句啊!

夜幕下的大理南门楼熠熠生辉楼,清康熙四十年云南提督偏图所写的“文献名邦”匾,耀眼醒目,高悬于空。 "文,典籍也;献,贤也," 边陲一方的大理,正是有着人文兴 盛才有了“文献名邦”之称,而寻常巷陌的故事更值得去追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