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引领风帆劲,迎难而上战疫情!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已成为全市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的共同信念。

春节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巾帼工作者、巾帼志愿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守初心、担使命,发挥表率作用,逆流而上,奋勇争先,下“笨功夫”,将疫情排查与送温暖等各项行动相结合,团结凝聚社区群众及广大家庭,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半边天力量。

关键时刻讲政治

杨金惠,武侯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常委,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居委会书记。

在她的带领下,玉林东路社区居委会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工作,组建起一支由社区党员、居民骨干、自组织、社区组织及物业公司员工等组成的超100人的群联、群排、群防志愿服务队,充分调动起群众力量,参与疫情的联防联控。

巾帼引领风帆劲,迎难而上战疫情!

杨金惠(左)和何忠惠(中)

1月24日起,家住武侯区玉林街2号院的78岁巾帼志愿者何忠惠,戴着口罩,系着围裙,每天都到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居委会找社区书记杨金惠,主动请缨,希望自己能参加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中。“何嬢,您年龄大了,挨家挨户发放防疫宣传单的事,您就不用参与了,每个单元6层楼,来来回回,您身体会吃不消。”考虑到何忠惠的身体状况,杨金惠婉拒了何阿姨的“请战”,希望她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把家里人照顾好,同样也是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作贡献。但何忠惠说:“这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大事情,年轻人都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一切冲在了第一线,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能够做一点算一点,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守护小区的平安。”

为了更好更高效地进行疫情的防控工作,玉林东路社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生活助理居家服务的模式,服务前期走访排查出的6户湖北来蓉家庭,每户指派一名专人作为其生活助理,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对接,了解隔离群众的物资需求,帮助采购物资并通过非直接接触方式提供给隔离群众,保障其隔离期间生活物资供给。

冉启浩凭借着医务社工的相关工作经验,成了一名居家生活助理,负责来蓉人员的跟进,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做好心理辅导,缓解恐慌情绪,帮助他们度过枯燥的隔离期。冉启浩说:“何婆婆都快80岁了还在身体力行地参与疫情防控,我们每个人都应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隔离的是疫情,不能隔离友情、亲情,我们不仅要从生活上给他们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

在玉林东路社区,像何忠惠、冉启浩这样主动要求加入服务队,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小伙伴”。有机票买好了,主动退掉,放弃出行计划的社工;有放弃和家人团圆,天天守在院落里的院落骨干;有带着蛋糕上岗,放弃过生日的“小伙伴”……巾帼志愿者白晓玲说道:“本来我们一家人计划去云南旅行,看到这种情况,全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我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立刻把机票退了,从大年初一就来到社区和‘小伙伴’一起,做好排查、宣传等工作,家里人都很支持。”

杨金惠说:“这正是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候,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团结起社区群众和广大家庭,通过发挥各自的作用,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筑牢筑实每一道疫情防线,一定能打好这场战役,完成好党和政府交付给我们的任务!”

关键时刻一起上

在武侯区丽都花园社区党总支提出发动志愿者“疫情防控我带头”的号召后,社区巾帼志愿者陈雪萍携同女儿陈瑾豫积极响应,配合社区有序、科学地参与疫情防控。“她平时就相当配合社区的工作,疫情来了更是把工作做在了前面。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她还免费为我们提供口罩来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丽都花园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巾帼引领风帆劲,迎难而上战疫情!

陈雪萍

陈雪萍在丽都路开了一家国医馆。从腊月廿八晚上开始,她就不停地打电话沟通,不停地回复居民对于疫情的咨询。一天下来,她要打一百多个电话,随时在回微信,手机一直都是烫的。13岁的女儿陈瑾豫看着无时不在“线上”忙碌的妈妈,别说照顾女儿,自己吃饭都是问题。于是,女儿当起了她的小帮手,煮饭、抓药、点口罩……陈瑾豫做起了她力所能及的事。

陈雪萍说:“我开了一年多的国医馆,很多熟客加了微信,疫情刚被通报出来他们就来找我。很多人心里着急,我想必须赶快回来,大家需要我,我不能辜负了大家。医馆的教授也在里面,我希望通过比较专业的答疑让大家能有一个积极正面的认知来面对疫情,至少让大家不慌乱。”她在群里陪街坊们聊了两个通宵。腊月廿九一早,在大家还忙着团聚时,她告别了家人带着十三岁的女儿回到了国医馆。

疫情来临,口罩缺口巨大。在所有药店都缺货的时刻,陈雪萍却想尽办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可是,全国都缺货,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她平时积累了很多供应医疗器械的人脉资源。第一批到货的三千个口罩是在1月25日,大年初一的下午。这批口罩是陈雪萍在得知成都供货商的仓库里有最后一点存货后说尽了好话才买来的。同行们都没货的时候她有了紧缺物资,却“傻傻地”零加价、不限量供应给辖区居民。

“说过的话要兑现,我们不去发国难财。大家有需要,能帮上忙就很圆满。口罩一到货我就通知大家来领,大家都很自觉,没有多占资源。”陈雪萍说,后来供应上口罩越来越难了。世面上的大部分口罩都被控制提供给一线医务工作者,全国各地的口罩供应商手里货都不多。“只能一家争取一点,联系了商家还要再联系一遍库房确定。联系库房,有时就有了意外惊喜。”陈雪萍工作做得特别细,网上查,线下电话打了很多,最终为她所在的辖区居民提供了大概两万个零加价的口罩。

“武汉封城了,还死了人!我们不懂又买不到防疫物资,刚开始真的很心慌。但陈老师很耐心地给我们一一回复。我们吓得根本睡不着,她就陪着我们,有问必答。还尽力帮大家解决防控物资,真是太好了。”辖区居民张碧华说。 “到处都买不到口罩,只有她这儿有,她还不加价,进好多钱一个就卖我们好多钱,完全是在帮大家的忙。每天在群上24小时地回复各种疫情咨询,细心地安抚一些有恐慌心理的邻居。她的家就在国医馆的街对面,但是她都一直没回去过。今天要不是知道你们要来采访,她连脸都忙得顾不上洗……”熟悉陈雪萍的居民刘倩说。

虽然陈雪萍和女儿每天都要忙到很晚,但她们的心中始终充满热情和斗志,因为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