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庚子年正月初十,2020年2月3日,週一

新的一週開始,相比從前,這樣的一個週一似乎太過特別,沒有早起的忙碌、沒有街道的嘻嚷、沒有道路的擁堵,恍惚間忘記了時間,一切都安靜的有些不和諧。

這個春節過得太過不平凡,互聯網拜年取代了走親訪友,一日三餐取代了聚會宴請,所有的出行都被取消,所有的計劃都被改變,宅成了今年春節的關鍵字。

相信最近一段時間,大多數人和我一樣,隨時都在關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信息動態,關注著不斷增長的疫情病例數據,關注著自己坐的火車、汽車等有沒有發現感染者等等信息。同時,期盼著新型的病毒早日被攻克,疫情能早一點得到控制。截止到今天16:00,全國確診17205人、疑似21558人、治癒475人、死亡361人,雖然確診和疑似的數據還在快速的增長,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從昨天開始,治癒出院的人數已經開始超越死亡人數,並且多地有了多名患者集體出院的好消息。從數據上分析,可能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上已經找到了比較好的方案。所以我們也不要過分擔心,但是也不可掉以輕心,必要的防護還是非常重要的。

沒想到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面對疫情,最好的控制手段,竟然是足不出戶。讓人不禁感覺,在自然面前,我們的生命依然顯得那麼脆弱與渺小;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人類依然是那樣恐慌與無奈。疾病、意外與明天,誰先到來,我們依然無法預測。

以前,在與人溝通保險的時候,總會聽到有人說,自己的健康自己可以掌控,但我想,這次疫情給我們大家真真切切的上了一課,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有自信就能掌控的。

面對疫情,國家有愛,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治療費用國家全額承擔,有幸我們生在這樣一個有大愛的國家,可能您會認為國家都管了,還要商業保險有什麼用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幾種用處:

一、自力更生,自給自足。如果我們有一份商業保險,不管國家出不出援手,我們都可以不必考慮醫療費用,第一時間享受到最好的治療手段,早日轉危為安;

二、治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萬一產生併發症或者後遺症,醫療費用可以通過商業保險報銷;

三、如果不幸身故,身價保障,可以為家人緩解生活壓力。

那麼,萬一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哪些保險可以賠呢?

1、醫療險 可以賠

先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醫療費用報銷。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隔離治療是免不了的。

醫療險一般分為門診險、小額住院醫療險、百萬醫療險和高端醫療險。

門診險和小額住院醫療險可以報銷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但保額比較低,一般是5000—10000元,在對抗大病風險方面,作用並不夠;

高端醫療險雖然保障比較足,但價格比較昂貴,動輒成千上萬,對於普通工薪家庭而言是個不小的負擔。

紅金保君認為百萬醫療險(一般有1萬元的免賠額),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保障配置,適合大多數人的醫療報銷險種。

以新華保險康健華貴B為例,30歲成年人,每年僅需要300塊左右的保費,就可以獲得200—400萬的住院醫療保障,包括社保報銷餘額、自費醫療費用、特殊門診、門急診、質子重離子等。

部分百萬醫療險產品,對於傳染疾病是免賠的,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已經被列為類傳染病,所以如果已經購買的百萬醫療有這樣的免責條款,是不能報銷治療費用的。不過為了配合對抗此次疫情,很多保險公司都對自己的醫療險產品作出了一系列調整措施,包括取消等待期和免賠額,簡化理賠程序,不限制用藥等,具體情況還要看各保險公司的相關責任聲明。

2、重疾險 不一定賠

作為對抗疾病風險的一個重要險種,理賠要求是要達到相應的條款要求,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重疾險產品都沒有將肺炎納入到保障範圍內,單純確診了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是不能通過重疾險獲得賠付。但是,如果是因此造成的併發症屬於重疾的保障範圍(例如引發休克從而導致重度昏迷達到合同標準),即可獲得賠付的。

3、意外險 不賠

意外傷害保險的定義是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死亡或者殘疾為肌膚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而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疾病,因此無論病毒導致的死亡還是殘疾都不能賠付。

4、壽險 身故賠

壽險是以身故作為理賠條件的,等待期過後,除了免責條款之外的身故,都是可以獲得理賠的,也就是說只要所購保險已經超過等待期,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身故,也是在壽險的保障範圍內的。從截止目前公佈的疫情數據來看,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大約在2%以上,因此配置一份壽險還是有很大保障作用的。

以上,是關於此次疫情相關的保險理賠情況,希望能讓大家更瞭解保險。在此,也願大家減少焦慮和恐慌,多一點安心,做好份內之事,等待春天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