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自錫安復出之後,鵜鶘六場取得三勝三負戰績,其中兩場勝利還是從東部第三的綠凱和西部第八的灰熊身上拿到的。雖然這兩場對手主力沒能悉數出戰,但鵜鶘贏得可也一點都不水。

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鵜鶘與西部第八的灰熊只差4.5個勝場,算上其他排在前面可能與之爭奪季後賽名額的開拓者馬刺太陽三隊,實力也不見得就比鵜鶘強,客觀分析來看,鵜鶘是完全有希望爭得季後賽名額的。

當然,在競爭激烈的西部,鵜鶘要想成為季後賽隊伍絕非易事,作為一支年輕且稚嫩的球隊,他們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而這些自身缺陷很可能是擋在他們通往季後賽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進攻雜亂無章

鵜鶘本賽季的主要進攻體系是什麼?

相信在座的各位與我一樣,對這個問題難以解答——他們的進攻要有個體系,也不至於經常打得跟個沒頭蒼蠅一樣嘛。

鵜鶘在亂戰方面算得上一把好手,作為一支並不擅長通過壓迫性防守打成反擊的球隊,鵜鶘擁有著場均高達16.3分的快攻得分,排在聯盟第五。他們的進攻籃板同樣位列聯盟第五,二次進攻得分排名聯盟第九,而這兩項數據隨著錫安的復出還會進一步增長。

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嗯,鵜鶘的回合數也排在聯盟第五,作為一支年輕且充滿天賦的球隊,一旦讓他們撒歡兒跑起來,面對大部分球隊還是所向披靡的。

然而,一旦被對手把速度限制下來,鵜鶘的進攻就打得相當難受了。

鵜鶘在陣地戰中,最可靠的得分手段是什麼?鶯歌單挑和借掩護後的中投或者突破。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好吧,如果尺度放鬆一些,我們也可以把手感在線的霍勒迪單挑納入討論範圍之中,以及這幾場在不包夾的情況下低位能夠接到球的錫安單打——也能算一項吧。

戰術單調,陣地戰缺少穩定輸出的手段。我們假設鵜鶘果真走運進了季後賽,當他們需要應對更多的針對性防守,節奏也被壓下來,需要更多通過陣地戰攻堅來得分時——想一想,西部那幾位豪強,會把鵜鶘打得有多慘。

這還是後話,即便只是常規賽,鵜鶘大部分的進攻發起,都相當生澀,主要負責組織球隊的球哥與霍勒迪自身技術和個人能力上有侷限是一方面,進攻缺少為球員量身打造的戰術和變化才是主要原因。

防守不堪一擊

錫安的復出,能夠在進攻端為鵜鶘解決一些難題,也能為球隊注入更多活力,但目前來看他在防守端的作用卻是微乎其微。

眾所周知,錫安大學時期的防守相當出色。卻也有不少毛病,單防容易因為賭博搶斷或者蓋帽而失位,協防時防守站位的選擇有時也算不上聰明,橫移速度一般,可能是受到膝蓋傷病的影響,如今他的橫移相較之前又慢了一些。

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防守經驗的欠缺加上自身本就有的缺點,使得錫安在進入NBA之後,防守端的問題愈加凸顯。防小個子腳步不夠靈活容易被突破,協防時因為位置選擇的問題有時形同虛設,面對內線時身高受限也沒法要求他更多。

鵜鶘其實不缺少單防能力出色的球員,按理來說霍勒迪與球哥組成的後場,防守端應該很難有球隊後場能與之匹敵,可是到了賽場上,各種問題就出現了。

球哥霍勒迪咋就莫名其妙跑去頂對方鋒線了?為啥隔三差五就要鶯歌又是補防對方內線又是撲防被隊友漏了的射手?咋突然大家都不防守了?就這???(此處應有楊叔叔黑人問號臉)

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進攻並不出色的鵜鶘,想要競爭季後賽席位,防守還得再拔高一些才行——別說進步多少,哪怕防守落位明確一些,逆風時段防守積極性高一些,也能立竿見影。

關鍵時刻誰能一戰

凌晨打馬賽克的比賽,鵜鶘第三節接球尚且領先一分,但是到了末節,他們場上最主要的五位球員:球哥、哈特、胖虎、鶯歌、假日哥,投籃分別是2投0中,4投1中,3投1中,4投0中,4投1中;正負值分別是-2,-10,-7,-7,-5。

簡而言之,便是決勝時段五人全部拉胯。

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這不是一場非典型比賽,事實上,鵜鶘本賽季關鍵時刻拉胯的比賽不在少數。

隊內關鍵時刻能最應該站出來的兩位:

霍勒迪場均僅得到1.5分,命中率28.9%,三分命中率18.2%,罰球命中率52.4%,正負值-3.6;

鶯歌場均得到2.5分,命中率37.5%,三分命中率33.3%,罰球命中率70.4%,正負值-3.8——跟平時的效率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

一支季後賽球隊,不能沒有一位可以在關鍵時刻站出來,用個人能力解決球隊困境的球星。

鵜鶘目前的陣容中,鶯歌已經成長為全明星鋒線,但攻堅能力上還差點意思。胖虎打得場次太少,關鍵時刻到底能打出什麼樣的水準,尚且有待觀察。至於其他的各位,指望他們關鍵時刻站出來就更不可能了。

以及,胖虎該怎麼用?

胖虎在這六場比賽中的表現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與此同時他與隊友之間的尷尬局面也讓人隱隱擔憂。

就拿打馬賽克這場來說,他末節出場時間中有大約一半時間完全是在折返跑,連球都碰不到。錫安一直以來的打法都是無球為主,作為一名高效終結點而存在。但就算他再厲害,球到不了手裡的話,憑著空氣就能得分嗎?

這六場比賽,錫安最主要的自主進攻方式就是低位接球后的單打,以及投籃不中後的二次進攻。

於是我們看到,當胖虎在低位被包夾或者干擾後接不到球時,他與隊友之間是完全割裂的。隊友各自為戰,而胖虎則進退兩難。

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大學時錫安的進攻有8.4%的比例選擇持球單打,場均得到1.061分,效率超過NCAA中89%的球員。但這六場比賽中他通過持球單打僅僅出手一次,而且還沒進。當然咯,還有幾次試圖持球單打,都以失誤告終。

錫安持球為何沒大學那麼厲害了,其實也很好理解:

NBA的防守無論在意識、強度還是針對性上都比NCAA高至少一個層級,且NBA的三分線也要比NCAA遠,突破距離更長,遇到的防守阻攔就更多。

對手為了防胖虎突破基本都是放他投三分的,沿途再通過協防和籃下收縮來干擾更是讓他失誤連連,加之胖虎現在的速度和爆發力尚未完全恢復,持球時的比賽感覺也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找回。

從這幾方面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金特里教練要讓胖虎更多的在低位終結而不是持球單打,可這並不意味著對胖虎就沒有其他變招可用了。

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眾所周知,胖虎是有一定傳球視野的。然而這幾場他在低位接球之後面對夾擊時,對出球時機的把握通常都不到位,傳球精準度也有待提高,這就使得鵜鶘不那麼容易通過對手包夾胖虎受益,進而得到更多的外線機會。

胖虎擁有頂級的吃餅能力,也能在一般防守壓力下做出不錯的處理球選擇。即使其他方面一時半會兒無法提高,通過這兩點來為他制定戰術,讓其與隊友更多的融入到團隊中也未嘗不可。

如果對手不包夾持球人,與球哥打打擋拆人到球到輕鬆吃餅畫面應該很美吧?

與鶯歌的鋒線二人組擋拆,可能也會讓防守者十分頭疼——防胖虎吧,鶯歌能投;防鶯歌吧,胖虎能扣。

作為有傳球能力的四號位,適當高位策應一下,讓隊友跑起來,梳理梳理球隊進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嘛。

何必非要一直在低位不尷不尬的?


以季後賽球隊的目光來審視,目前這支鵜鶘還差些什麼?

鵜鶘到底能否進入季後賽,目前還是個未知數。但倘若他們能在前邊提到的這些方面更進一步,那麼只要保持健康,季後賽門票或許就已經向他們招手了。

就算最終因為競爭激烈沒能進入季後賽,經過這段時間的成長與積澱,下賽季他們一定能夠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