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欄目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不戴口罩輕浮媚笑,引發全網怒罵

01

1月31日,一位養生欄目的女主持人曬出自己的採訪截圖,聲稱自己有幸採訪到了鍾南山院士,但是,卻引發全網怒罵。

“這麼嚴肅嚴重的事情還能笑出來?”

“為什麼沒有戴口罩?”

“採訪的時候能不能禮貌地,不要離太近?”

“鍾老都一臉疲憊了,你卻還在笑,合適嗎?”

養生欄目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不戴口罩輕浮媚笑,引發全網怒罵

原來,這位女主持人是某衛視的一檔養生節目的主持人,她這次採訪鍾院士是他們節目推出的一個疫情防控特別篇,但就該女主持人的採訪情況來看,網友並不買賬,認為該採訪內容並沒有什麼價值。

養生欄目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不戴口罩輕浮媚笑,引發全網怒罵

從網友的批評言論來看,網友大多都是心疼鍾老,另外就是怒斥這位女主持人不懂事。

養生欄目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不戴口罩輕浮媚笑,引發全網怒罵

如今,84歲高齡的鐘院士還要天南地北地奔波,為的就是對抗這次的疫情,他每天接觸的人與事眾多,真真是殫精竭慮。

而在1月30日這天,鍾院士凌晨6點,還在廣州機場會見"病毒獵手"利普金教授,就疫情問題進行交流探討,為什麼在早上跟利普金教授交流,是因為當天,鍾南山院士還要去北京參加座談會,行程安排得相當緊張。

在在去北京參加座談會的飛機上,鍾南山院士還在研究危重病人的治療方案……

養生欄目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不戴口罩輕浮媚笑,引發全網怒罵

估計,這位女主持人的採訪應該是在鍾院士開完會以後,抽了一個“小空”進行的。

養生欄目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不戴口罩輕浮媚笑,引發全網怒罵

從這段簡短的採訪過程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鍾院士一臉疲憊。但在這種情況下,這位養生節目的女主持人卻進行了這樣一個無關痛癢的採訪。

要知道,白巖松曾在《新聞1+1》中坦言,自己不忍心打擾鍾南山院士,也就沒有繼續和鍾南山院士就疫情情況進行直播。

大眾都懂道理,這位姑娘怎麼就不理解呢?

養生欄目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不戴口罩輕浮媚笑,引發全網怒罵

02

其中,女主持人的採訪細節,最另大眾反感。

1.在汽車後排這個密閉空間裡,女主持人竟然沒有戴口罩,對於疫情的嚴肅現狀,沒有展現出應有的警惕性,給人一種毫無尊敬之心的感覺。

2.鍾院士面容疲倦,但女主持人卻沒有看到一樣,自己全程嬉皮笑臉的,這也是讓網友最反感表現。

3.有網友發現,鍾院士全程都沒正視過女主持人,一來女主持人靠太近,略顯尷尬,二來鑑於疫情情況,儘量避免面對面近距離交流吧。

養生欄目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不戴口罩輕浮媚笑,引發全網怒罵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將能抵達的高度。

一言一行讓人舒服,是一種頂級的修養。明顯,這位女主持人並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

歌德說:“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手段。”

語言上的溫和、行為上的約束,這些小小的細節都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外化出來的結果。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趙玉平說的一句話:

遇到事的時候,人有兩種思維模式,一種叫意義思維。想全局、想價值;一種叫做感受思維,想眼前的感受、局部的感覺。

一個有修養的人,遇事時會考慮周圍情況,再是個人感受,總是照顧別人,顧全大局。

既有大局觀,也能捕捉到小細節。以尊重為前提,不因對方強弱,也不因年齡大小,只是心裡裝著別人。

因為大大小小的事都能想到,所以在細節上愈能讓人感到舒服和貼心。

正如網友所評論的:“希望女主持人以後能多加註意細節,更有同理心,也許能更自然一些。”

寫到最後,致敬鍾南山院士!

我們為你祈福祝願,青山在,人末老,鍾老一生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