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華裔美國人,數學家丘成桐曾感嘆: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天才,尤其是數學方面。我們中國少年,能拿下59%的國際奧數冠軍,這說明智商、天賦都是在國際領先的。

但是為什麼在成年之後,都漸漸的沒落了呢?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丘成桐是菲爾茲獎的獲得者,而菲爾茲獎,4年才在國際上頒發一次,也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這麼多年過去了,唯一獲得過這個獎項的2位華人,一個在美國長大,一個在德國長大,我們泱泱大國,至今還沒有一個出生在中國本土的中國人拿到這個獎項......

難道中國人的數學真的不行嗎?不!中國人的奧數,一直是世界第一。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國際數學界,非常重視青少年的數學教育。從1986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行國際奧數競賽,

從1986年開始的26年中,中國參賽25次,獲得17次第1,5次第2的好成績,共22次進往前3。獲得第1的概率高達68%,從2008年起中國已連續四次得到第1。

而誰也想不到,同年都拿到了金牌的兩個天才,在8年之後,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時間回到2006的第47次國際奧數競賽場上,那一年,已經連續參加了兩次國際奧數的舒爾茨與柳智宇相遇了。兩個天才之間的較量,最終以柳智宇滿分、金牌,舒爾茨金牌、差一分的成績落下了帷幕。

這讓年輕的舒爾茨頗為不服氣,在整理了一年之後,舒爾茨繼續參加了第27屆國際奧數賽,他希望能與去年拿到了滿分的柳智宇一分高下,但是那個時候的柳智宇,已經被保送到了北大。

拿到了金牌,但是仍然沒有像柳智宇一樣拿到滿分,這對於舒爾茨來說,難免不是一場遺憾。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左二為舒爾茨,右二為柳智宇

在奧數賽場上取得三金一銀之後,舒爾茨進入了波恩大學學習數學,在這個大學裡面,舒爾茨僅僅用了3個學期,就修完了本科所要求的全部課程,被允許提前畢業。

隨後,他用兩個學期學完了研究生的內容,當他把提前畢業的申請以及研究生論文給自己的導師——數學家米歇爾·拉波波特看的時候,拉波波特沉默了。

拉波波特說:你說你要申請碩士學位?你在搞笑嗎?你的論文已經足夠學院的教授支持你直接博士畢業了。

在這篇論文裡,舒爾茨創建了一個全新的數學框架——perfectoid spaces理論,更完美呈現了法爾廷斯等人開創的一系列基礎理論。

而同時間的另一個天才,柳智宇做了些什麼呢?

拿到北大的保送後,他主動去關心因競賽失利被動參加高考的同學,問怎樣才能幫助他們。同學回答,我們需要的是做更多的題目,掌握更多的方法,不需要你的幫助。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在高中的柳智宇

他明白,他已經與同學融入不到一起了。他獲獎的大字報貼在學校的宣傳欄裡面,貼上的第一天,他的照片就被人撕掉了頭。

他很痛苦,那個時候他的夢想,就是是能夠加入甚至創造一個環境,與一群人“在一個自由、溫暖的氛圍中一起探索生命的真諦”。

他覺得數學解決不了人心的問題,就如同多年之前,周樹人先生感嘆: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大一入冬的時候,柳智宇參加了禪學社社團,2008年5月,柳智宇第一次帶領社團去參觀龍·泉·寺——他在兩年零四個月後選擇出家的地方。

再此之前,柳智宇對於數學的感覺就是:對宇宙大道的一種嚮往,但是漸漸地他發現,對於數學,他已經不感興趣,他所感興趣的,變成了宗教、哲學。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柳智宇說:大一的時候我本來對數學很有熱情,可是一年下來興趣全無。”柳智宇頓了一會,繼續說,“如果我把數學學好了,就能幫我身邊的那麼多人解決他們的問題嗎?”

“不能,數學不能解決人的問題,但是宗教會”

不久之後,柳智宇不顧家裡人、學校、導師的反對,毅然奔向了北京龍泉寺,削髮為僧。

柳智宇出家的那年,舒爾茨,大獎已經拿到了手軟

2011年,24歲的舒爾茨成為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al Institute)的研究生,這是青年數學家的莫大榮譽,可以選擇在世界上的任意一個地方進行自由研究。

舒爾茨開始在國際頂尖學術雜誌狂發論文,遊學歸來,波恩大學免去教授資格考試,直接聘任舒爾茨為W3級教授——德國最高級別的教授。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2018年8月1日,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四名菲爾茲獎獲得者揭曉,舒爾茨赫然在列。

而在多年之前,在賽場上打敗他的柳智宇,現已不問數學、在寺院修行了8年

看到柳智宇,我想到一個人——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師。他是藝術上的天才,在藝術上的造詣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李叔同愛好的,不僅僅是宗教,而柳智宇愛好的,完全只剩下宗教了。

我們中國孩子的智力、能力不缺,最缺的,就是對於數學的愛好。現在的學生孩子同樣如此,沒有了愛好的學習,就相當於沒有靈魂的空殼。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出家的國際奧數冠軍——柳智宇

那怎麼樣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

楊振寧曾經說過:“自己小的時候極其不愛數學,但是讀了一位先生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他的文章幽默而生動,可以把枯燥無味的數學說得妙趣橫生。”

之後,楊振寧就瘋狂的愛上了數學。這個數學家,就是20世紀初,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劉薰宇先生。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劉薰宇先生這些書非常適合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能夠自我學習,提高數學成績。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因此,如果您的孩子是一名中小學生,可以給自己的孩子看看激勵了世界最牛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劉薰宇先生的《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對於提升他的數學成績,有非常大的幫助。

男士家長的幾包煙錢,女士家長的幾杯奶茶錢就能買到的數學教育書,為什麼不做一下孩子的教育投資呢?

兩位奧數冠軍的反面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如果您想購買這套書籍給孩子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