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很久以前就看過《功夫》,因為時間久遠,對裡面的劇情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最近重溫了《功夫》,有了不一樣的感觸,從影片中的阿星,我看到了周星馳本人的影子。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我曾經並不喜歡看周星馳的影片,我覺得他片中的語言是強行的搞笑,顯得很生硬。可是現在看來,笑著笑著就哭了。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那是一種插科打諢的阿Q精神,安慰自己的同時,一次次不畏艱難的重新站起來,正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才讓我們看到了現今星光熠熠的星爺。

一、《功夫》裡的阿星童年,其實是周星馳童年的縮影

人窮志不能短,《功夫》其實是周星馳自己的勵志意識形態

出生於1962年的周星馳,和影片中的小阿星一樣家境貧寒,7歲那年父母離異,自此他們兄妹三人跟著離異的媽媽,四個人擠在香港九龍貧困區的一間房子裡。

周星馳在9歲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偶像,那就是李小龍,在李小龍的影響下他每天練習打拳,像是著了魔一樣。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這和電影中的小阿星一樣,因為一個契機購買了如來神掌,並且堅持不懈的練習,可是這外人看來,這如痴如醉的練習顯得十分可笑。可是阿星並沒有因此放棄,在別人的嘲笑和不解中,慢慢的打磨和堅持。

周星馳在採訪中不止一次的說過:“小時候家裡窮。”曾經他在一年內拍過11部影片,就是為了多賺錢,給自己的家人買大房子,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

一個人童年缺少什麼,長大就會努力的去追尋那樣東西

影片中阿星最後成為了拯救大家的英雄,小時候的夢想實現了。這其實就像是周星馳自己一樣,他是自家的英雄,用自己的努力和奮鬥,買上了房子、車子,讓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周星馳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很多超於常人的勵志精神,他拍攝了眾多影片,充實觀眾業餘生活的同時,也讓自己賺到了足夠的錢。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曾經一時,影視圈的一些人說周星馳愛錢,可是誰不愛錢呢?面對外界的質疑他從不解釋,當然也有很多好的評價,周星馳也做過不少的公益。

他是個真實的人,就像他影片裡的人物,有著英雄的情節,也有市井的俗氣,這就是人的矛盾和真實性,亦是人性,不需要遮掩和解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稱,需要自己衡量。

二、香港的喜劇片由來已久,無厘頭的語言風格,奠定了周星馳的風格基調

香港的喜劇片由來已久,早在1909年香港就製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喜劇片《傻仔洞房》,此後很多年,一直有一批影人對喜劇電影進行探索和發展,由此可見港人對於喜劇的喜愛。

周星馳的喜劇風,於九十年代開啟,1990年《賭聖》的熱播,讓周星馳成為了香港電影巨星。1992年香港電影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有5部都是周星馳的作品。

此後,他更是拍攝了多部電影作品:《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等,這些電影在當時可謂風靡,奪得了不俗的票房。

在此後多年,周星馳就是喜劇電影的標籤,他的電影票房長盛不衰。現在,好像“周星馳”三個字就是票房號召力。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功夫》是周星馳2004年的作品,下面是影片中的對白:

“別以為你長得帥,我就不打你!”

“腰裡掛著死耗子就裝作打獵的。”

“難道我學過如來神掌也要說給你聽麼?”

“你到底是讓我打他本人,還是打他媽的,你搞得我好亂啊!”

“這種陣勢難道就是人稱《神鵰俠侶》裡的楊過、小龍女?”

“我數三下,開始,三!”

“打人都沒力氣,還說是黑社會?”

所謂無厘頭的語言,是利用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人物在矛盾衝突中所表現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一起很滑稽。如果不明白事件背後的笑點,可能就笑不出來。

周星馳影片中的無厘頭語言風格,奠定了他的風格基調,在此後多年,他的電影一直沿用這樣的風格語言。

這種的語言無厘頭表達方式是對口語的顛覆,簡潔、真實、誇張,這種口語讓很多年輕觀眾的喜愛,也一度成為流行的口頭語,被用於我們的日常交流中。

三、《功夫》其實是星爺後現代拼貼與戲仿的表現手法

後現代是一種反傳統、反主流、反精英文化形態,具有強烈的解構意識,打破傳統的意識形態的表達方式,其中拼貼和戲仿是慣用的手法。

在《功夫》裡可以追溯到周星馳的偶像李小龍。裡面的功夫有:無敵風火輪、降龍十八掌、小龍截拳道、如來神掌、大力金剛腿等等,這些功夫裡有李小龍的影子。

梁小龍、元華、元秋的出演,更是讓影片有了一種功夫明星聚會鬥武的感覺。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在《功夫》電影裡,能夠看出戲仿了好萊塢經典電影的片段,可以說是眾多電影的集合,再加上星爺自己的電影拍攝技術和電影的感悟,重現了自己人生經歷。

在影片的開頭,鱷魚幫被斧頭幫擊敗後,斧頭幫集體熱舞,現場的節奏、氣氛俱佳,頗有《洛城機密》、《芝加哥》的風韻。

影片中有一幕是阿星一把抓住啞女,將她摟在自己的懷裡,做“亂世佳人”的造型,這可是經典的亂世愛情電影。

阿星和包租婆在公路上追逐,很像是日本漫畫中的渦輪腳,而在西方觀眾看來卻非常像美國老式動畫片中的“荒野狼”和“小走鵑”開創的經典追逐,趣味十足。

《功夫》裡,同樣有日本恐怖片和遊戲的影子,在關押火雲邪神的牢房裡,恍惚間看到大門洞開,有好多鮮血噴湧出來,可是再定晴一看,大門完好無損——顯出《閃靈》,還有很多其他的經典片段等等。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功夫》裡有很多以往電影作品的拼貼和戲仿,但同時也顯現出了周星馳的整合與創新的能力。尤其是這些無厘頭語言的運用,看似簡單,實則煞費苦心,毫無疑問《功夫》是一個好片。

四、阿星最後成為了一代宗師,亦是星爺自己草根夢想的實現

周星馳自己草根夢想的實現

周星馳的電影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因為家境不好,他中學畢業後做過很多工作,就是為了貼補家用。

源於對演戲的喜愛,他上過無線訓練班,跑了七年的龍套,也接過很多的小角色,七年的堅持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愛,根本就堅持不下去。

周星馳生性靦腆、害羞,周圍的人都勸他放棄,連他的媽媽都覺得他不適合做演員。可是他依然堅持,就像電影中的阿星,在別人的不理解中,依舊堅持走自己的路,慢慢的磨練自己的如來神掌。

不管角色的大小,他都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正是在這種一日復一日的努力中,他拿到了更多的角色和資源。

《功夫》這部電影在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史無前例的16項提名,並斬獲最佳電影獎。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功夫》不僅讓國內的觀眾為之震撼,在國外也受到了諸多讚譽。打破了華語片在多個國家的首映票房記錄。

毫無疑問,周星馳成功了,成為了電影行業的翹楚,他現今在影視行業的輝煌都是日復一日的努力,和在一次次的打磨中勝利了。

相似的人生經歷,一樣的勵志,一樣以成功和勝利為結尾

周星馳本人的人生經歷和電影《功夫》裡的阿星如出一轍,他在《功夫》裡塑造的阿星是個小人物,是草根階層受眾的情懷錶達,是對貴族式的、精英階層的挑戰。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影片裡的那些底層人物,每天生活在混亂、嘈雜、邊緣化的居住環境裡,俗稱“貧困社區”。

他們每天都要面對的是交租、催租、食物、水等等這些基本的生活設施,在這種環境下想要維持自己的尊嚴就必須付出更多,甚至是健康、 生命。

周星馳這是在尋找表達草根階層的尊嚴,在傳統的經典作品中為草根階層爭奪話語權——也就是和斧頭幫的那些壓榨人的頭目做對抗,並且戰勝了斧頭幫聘請的,一個個帶有惡意的高手。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片中人

《功夫》裡的包租公、包租婆、裁縫、苦力、早點店的老闆、阿星等這些人都是具有英雄氣概的,但是很多時候卻又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做一些插科打諢的事情。

此影片不像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沒有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因為英雄也是人,也有膽怯和自私,此影片給人物的形象,做了非常人性化的處理,提升了真實感。

在經歷磨難後,草根階層終於戰勝了對手和惡勢力,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就像影片中的阿星過上了歲月靜好的生活,小時候阿星懲惡揚善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