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演義史》第五回 南大中大 周湘暉著


往期精選:

1、《中國高校演義史》周湘暉 第一回 夢迴千年

2、 《中國高校演義史》 第二回 北大清華

3、《中國高校演義史》 第三回 復旦上交

4、《中國高校演義史》 第四回 人大浙大

5、《中國高校演義史》 第五回 南大中大

6、《中國高校演義史》 第六回 中科大國科大

7、《中國高校演義史》 第七回 哈工大西交大

8、《中國高校演義史》第八回 武大廈大

9、《中國高校演義史》第九回 北師大國防科大

10、《中國高校演義史》第十回 北航同濟




第五回 南大中大

周湘暉


南京大學章程中把創始時間定為1902年,也就是三江師範學堂,歷史上有國立中央大學等光輝歷史,1949年更名國立南京大學,1950定為南京大學 。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國立中央大學有民國最高學府之稱,1948年,在世界大學排名中,成為亞洲第一。當時北大清華包括西南聯大均有差距,後衍生12所高校。

歷史翻篇,南京大學在近些年發展頗快。改革開放後的90年代,南京大學和浙大在這個時期崛起,南京大學SCI論文數連續六年超清北成為全國第一。有仙林、鼓樓、浦口三個校區。

論起雙一流學科,南京大學擁有15個學科的強大陣容,主要是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1、化學、天文學1、大氣科學、地質學1、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其中天文、地質、物理(第四輪有所下降)是全國第一。

南京大學的天文學系全國第一,非常厲害,始建於1952年,擁有中國唯一的天文學一級重點學科,是中國天文學頂尖人才的搖籃。中國天文臺的臺長基本是南大畢業的,基本是壟斷。


《中國高校演義史》第五回 南大中大 周湘暉著


中山大學歷史可以上溯到1866年的博濟醫學堂,後發展為嶺南大學。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將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1952年與嶺南南大學合併,定名中山大學。雙一流學科中,中山大學擁有11個學科,主要是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1、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等。中大的生態學全國第一。工商管理也不錯。

2001年,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使其擁有10家直屬附屬醫院(其中7家綜合醫院,3家專科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在其專科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中山大學是廣東最好的大學,由於處在珠三角,就業一直不錯。

學校與港澳臺高校交流密切,有港澳臺籍學生千餘人,人數最多。國外的本科交換或交流學習平臺非常多。

中山大學有陳寅恪、有孫逸仙魔法大學、有中珠教學樓、有英東體育館、有梁銶琚堂……

順便說,廣東學子以考起中山大學為榮,基本上是除清北外的下意識的就選擇中大。可以說是廣東考生最喜愛的本地大學。


【作者簡介】周湘暉,著名教育評論家。高中助學貸款、春季高考、農村教師待遇提高、高校加強學生管理等重大教育改革推動人。在《南方都市報》發表了《廣東宜實行春季高考》、《財經時報》發表《假如高中也有助學貸款》、《湛江晚報》發表《請把更多的關愛送給問題學生》等多篇文章,人民網人民時評前三甲,網易、騰訊等網站特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