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爺爺”:深夜11點的4002,燈光亮了十幾年

當時針走過午夜12點,校園歸寂於又一個深夜。

一位耄耋老者、一群青年學子,走出教學樓,在相伴而行的路上,仍然不停地討論著實驗中的難題。這既是一天的結束,也是新一天的開始。

這一幕,在北京理工大學校園裡天天上演。有課時,他是為學生答疑解惑、排除萬難的“老張老師”,沒課時,他是堅守在4002教室,為學生點亮明燈的“光電爺爺”,他就是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創始人、84歲高齡的教授張忠廉。

“光电爷爷”:深夜11点的4002,灯光亮了十几年

從青絲到華髮,他在北理工的校園裡求知成長,也在這裡教書育人,至今已63載。開設創新教育課程、創建實驗基地,這些年來,他一直深耕培養一流人才的教育事業,做照亮學子前行路的那盞明燈。

一堂“劇組式”教學的實驗課

週四晚上6點半,北理工八號教學樓4002教室,三十餘人的小班課堂裡,學生們早已在座位上坐好,張忠廉準時走進教室,選了一個最後一排的位置坐下。

一位年輕幹練的女教師走上講臺,開始為學生講授實驗基地面向全校大三學生開設的實驗選修課,她是張忠廉的學生,實驗基地的青年教師王冬曉副教授,在她的講授和引導下,同學們要實際動手將一個小信號放大儀表的機芯調試裝配在機箱內完成一個數字顯示放大器。而老張老師則暫時守在“幕後”,觀察學生和主講老師的表現,“我們的課就像一個劇組一樣,有三個老師和學生同上一節課,主講王冬曉老師在臺上講,老張老師在下面和助教學生團隊配合講解和輔導,就像說相聲一樣可以插話,輔導學生,為他們排除問題。另一位老師是張麗君副教授,學生們稱她為小張老師,遠在美國訪學,邊學邊改。”張忠廉笑著對記者解釋道。

課堂的第一個環節,是學生展示,也相當於課前預習。工程力學專業的楊克同學為大家梳理了儀表機芯的生產工藝流程。詳盡的講述後,王老師並沒有讓楊克回到座位,而是讓他走到坐在最後一排的女同學身後站好,看PPT。正當大家都對老師的要求疑惑不解時,老張老師得意地向記者“劇透”:“這是要讓他看看自己做的PPT的效果,能不能看清楚啦。”

果然,王冬曉老師從報告展示效果呈現的角度給楊同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被動學習不可能培養出創新人才,鼓勵學生放手去創造,這在張忠廉看來,是基地培養人才的關鍵之一。“課堂上,教師應先系統地講解知識,再引導學生進行模塊實踐,最後學生手寫總結報告,深化記憶學習;課外活動中,應先讓學生動手實踐,做一個與期望目的差不多的模型,然後教師介入,進行針對性指導。”

“光电爷爷”:深夜11点的4002,灯光亮了十几年

看王老師的知識講解即將結束,張忠廉緩緩起身,從教室後的櫃子裡拿出同學們上節課安裝的半成品,為大家分發下去,“有4個小螺釘需要大家卸下來,卸下來之後,一定要裝在這個小盤子裡,在任何企業、單位都有一個這樣的盤子裝小零件,防止這些小零件掉到機器裡去。”老張老師耐心地說,“我檢驗過大家的作品,有4個有毛病,你們一會兒自己調試、檢驗。”

同學們紛紛埋頭動手,桌子上,大大小小的精密器件,電烙鐵、鉗子等工具整齊擺放著。

“張老師,您能幫我看看哪裡出了問題嗎?我怎麼調試都不能歸到正常值……” 一名男生拿著自己的機芯板件,向老張老師請教。老張老師在學生的身邊坐下,拿起數字表,一個焊點一個焊點地幫學生測試,“你這是‘虛焊’了,怎麼不按照老師教的操作方法去做呢?”一番細緻地檢驗過後,張老師找出了問題所在,“如果自己不按工藝規範操作,後續操作中就會出現問題。”

這堂課從晚上6點半一直上到9點,有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張忠廉都在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每位學生的每個問題,他都要親自動手操作,一來是為了更準確地檢驗出結果,找準問題所在,二來是為給學生示範標準的調試方法。

創建實驗基地 培養萬餘名學子

在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張忠廉最喜歡走在不同學院、專業的學生中間,為大家指點迷津、指明方向。

每屆學生進入基地時,張忠廉都會要求每人寫400字的自我介紹,並親自閱讀,瞭解每位學生的情況。每學期制訂教學計劃前,他都會找學生聊一聊,傾聽需要,再據此制定基地的教學內容。

“光电爷爷”:深夜11点的4002,灯光亮了十几年

每學期基地的上課時間,都是經過他再三協調,以免選課的學生髮生課表衝突的情況。有時候學生因病誤課,他還會安排基地教師為其補課。在精力允許的情況下,他會親自批閱每份實驗總結報告,並把優秀的作業結集成冊,留給下一屆的學生觀摩、學習。

“我的作用只是在他們需要的時候遞水遞毛巾,做好他們的勤務員。”張忠廉謙虛地說。

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是張忠廉從北理工讀書時傳承下來的。回憶起大學時光,他稱自己是一名“雙肩挑”的學生幹部。當時,他是校學生總會生活部副部長,事務性工作不可避免地會佔用學習時間。“多虧學校有一個學習小組的制度,在小組的幫助下,我才一直沒有掉隊。”

現在,作為老師的張忠廉也總是教育學生:“加入一個團隊、小組,在成長髮展中非常重要。”留校工作後,張忠廉也將“建立學習課外活動小組”的方法傳承了下來,課堂內外,張忠廉經常將學生組織起來,鼓勵大家以小組形式,研究一個項目、一個問題,互相討論、溫故知新,培養大家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習質量。

1986年教改時,張忠廉開設了《儀器儀表電子學實驗技術》必修課,課程中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到上上下下的認可。回憶當年,張忠廉把這門課當作“基地”事業的開端。

退休後經過多年的探索,2000年,北理工特批15萬元經費立項,支持張忠廉創建“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希望打造一個跨專業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實踐育人新模式。

“光电爷爷”:深夜11点的4002,灯光亮了十几年

談起基地的教學特色,張忠廉心得滿滿。“通過引導學生的自由探索,建立融合學生興趣與創新潛力的培養新模式,將多個學院、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生有意識地混合組隊,鍛鍊了學生多學科知識交叉的能力。”

在摸索中,他還建立起一整套引導學生創新實踐的教學模式——建立最佳知識結構的同時,引導學生逐漸建立最佳智能結構,在本科學習前期通過實驗選修課,打好實踐能力基礎;後期則通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兩個教學環節,達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在張忠廉帶領下的基地,迅速成為北理工創新實踐育人的金牌項目。在這裡,一大批創新能力突出的學生湧現出來,他們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等大賽上摘金奪銀。1萬餘名學子在這裡鍛鍊,收穫成長。

為勤讀學子駐守“4002的燈光”

“張老師,我來做實驗啦。”“老張老師好,今天放學還一起走呀!”……9點鐘一下課,在4002教室門口等候多時的學生陸續走進來,找到空位坐下,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這個小張是我們學院的研究生,來基地裡做實驗的;他是計算機學院的,要考本校的研究生,我沒記錯吧……”張忠廉高興地向記者介紹每位來深夜自習的同學,“9點過後,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他笑道。

“深夜11點的信息教學樓,其他教室早已是一片沉寂,而4002的燈依舊亮著。4002,沒有什麼不同,將近300平米的面積,258個座位,108盞燈,它只是信息教學樓6個階梯教室中普通的一間;4002,確有不同,每到子夜,依舊有百餘名學子在此堅守,挑燈夜戰……”前幾年,一篇僅有531個字,題為《在北理工,有一盞燈叫“深夜十一點的4002”》的“新聞特寫”,曾經發表在北京理工大學新聞網上,短短時間內點擊量過萬。如今,“深夜十一點的4002”依舊通明,“4002的燈光”也已經成為學校勵志向上的一個代名詞。

“光电爷爷”:深夜11点的4002,灯光亮了十几年

“4002的燈光”,是張忠廉每天堅持為勤學的學子們駐守的4002教室的燈光。這個看起來普通的舉動,他已經堅持了10多年。令他欣慰的是,這些來自習的學生,不僅有自己教過的學生,更多的是自己沒教過的,為了備戰考研、備考資格證而來,更有人是從外校、外地而來。“他們之中有人從山東、雲南等地過來,為了考我們學校的研究生,今年還有一個海南來的學生,我們經常交流……這些孩子都說,一進到這個教室裡,心就靜下來了。”提到4002教室裡的學生們,“光電爺爺”如數家珍,慈祥的笑容裡幸福滿滿。

“他們每晚都來,有時我在4002教室上課,他們就坐在外面的樓道里,擠在走廊的小桌子上學。”等孩子們進教室靜下心學習了,張忠廉會從基地辦公室裡搬個小桌子,陪著學生們一起學習,只要有人需要他解答疑問,他都會傾囊相授。

每晚十一點半過後,把教室裡的燈和電子設備關好、門窗鎖好後,張忠廉才離開教室。回家的路上,學生們相伴護送,雖然就住在校園裡,到家也已是凌晨。“你們不用擔心我的身體,每天都有學生送我回家。十幾年一直如此,尤其是遇到雨雪交加的天氣,學生們更是盡心陪伴,一直把我送上樓。”每當有人為他晚歸而擔心,他總是如此解釋。

正因為有這些可愛的學生,已經退休20多年的張忠廉,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如果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看到學生的成功,我會感到無比快樂。”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