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2月第1周,國內外礦產行業呈現怎樣的發展動態?樹人礦業律師為你整理一週的熱點和律師點評,點擊標題可以閱讀原文,一起看看吧!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1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完善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工作的通知》的公告

2016年以來,部分地區備案實施了一批鋼鐵產能置換項目。但從實際情況看,一些項目產能置換手續不完善,有的存在“打擦邊球”藉機擴大產能的問題,一些項目在佈局、規模等方面缺乏統籌規劃,影響了鋼鐵產業健康發展。


為進一步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我國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完善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主要提出兩項要求:

一、暫停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

各地區自2020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鋼鐵產能置換方案,不得再備案新的鋼鐵項目。

未按本通知要求繼續公示、公告鋼鐵產能置換方案、備案鋼鐵項目的,將視為違規新增鋼鐵產能報請國務院嚴肅查處,並作為反面典型由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在全國通報。

二、開展現有鋼鐵產能置換項目自查。

各地區要全面梳理2016年以來備案的鋼鐵產能項目(中央鋼鐵企業項目由所在地一併梳理),並開展自查自糾,確保項目符合安全、環保、能耗、質量、用地、產業政策和產能置換等相關要求,其中已投產的要確保被置換產能全部拆除到位。

以上相關要求不落實的,已投產的項目要責令立即停產整頓,整頓不到位不得復產;已開工的項目要責令立即停建整頓,在整頓到位前不得繼續建設。

尚未開工的項目一律暫停建設,在確認以上相關要求落實到位前不得開工。自查自糾結果(包括本地區自查自糾工作方案、每個項目的上述各項要求落實情況、存在問題及查處整改情況等)於2020年4月30日前報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

律師點評:

現有鋼鐵項目備案和產能置換政策已難以適應行業發展的新要求,需要進行評估論證後出臺新的政策,為防範新政策研究制定期間產能供需失衡風險進一步加大,有必要暫停鋼鐵項目備案和產能置換。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部際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進行認真研究,充分聽取行業、企業訴求,廣泛徵求有關方面意見建議,並進行專家論證後,出臺鋼鐵項目備案指導意見、修訂鋼鐵產能置換辦法。新的政策出臺後,產能置換公示、公告和項目備案按新辦法執行。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2生態環境部發布《黃金工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

為防治黃金工業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促進黃金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和汙染防治技術進步,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黃金工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的公告。

律師點評:

經瞭解,本技術政策適用於黃金工業金礦採選和以金精(塊)礦、廢雜金等含金物料為主要原料冶煉黃金過程的汙染防控,不適用於有色金屬工業等冶煉副產金的過程。本技術政策為指導性文件,可用於黃金工業汙染防治規劃制定、汙染物達標排放技術選擇、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排汙許可制度貫徹實施和排放標準制定等環境管理及企業汙染防治等工作。

文件從源頭及生產過程汙染防控、汙染治理及綜合利用、二次汙染防治、鼓勵研發汙染防治技術等方面對黃金工業汙染防治工作進行了規定。

該文件對於黃金工業領域的環境治理和保護,汙染防治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等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3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加強儲能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通知

近日,為落實《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2017〕1701號),加強儲能標準化建設工作,發揮標準的規範和引領作用,國家能源局制定了《關於加強儲能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

律師點評:

《方案》提出,計劃到2021年,形成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儲能標準化工作機制,推進建立較為系統的儲能標準體系,加強儲能關鍵技術標準制修訂和儲能標準國際化。

並提出加強信息共享,建立儲能標準信息平臺,共享儲能標準化工作動態信息。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按職責分工,定期將標準制修訂成果和工作信息在平臺上共享。《方案》的實施,有利於促進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4山東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全面啟動

山東省人民政府日前正式公佈了《山東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方案規定,從2019年年底開始,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全省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2023年以後通過補充完善的方式逐步實現山東省全覆蓋的工作目標。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依據登記結果頒發自然資源所有權證書,及時向社會公開。

律師點評:

山東省人民政府發佈《山東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要求按照《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暫行辦法》中規定的程序和規範,對由中央委託山東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自然保護地(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河流湖泊、海域、礦產資源、森林、草原(草地)、溼地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空間進行確權登記,明確各類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種類、分佈、面積等自然狀況和所有權主體、所有權代理行使主體以及權利內容等權屬狀況,並關聯有關公共管制要求。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依據登記結果頒發自然資源所有權證書,及時向社會公開。其中針對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確權登記工作的開展,明確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負責,有關市、縣〔市、區〕政府和地質勘查單位應給予配合。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應依據礦產資源儲量登記統計庫,結合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數據庫和財政出資探明礦產地清理結果等劃定登記單元界線,調查反映各類礦產資源的探明儲量狀況,收集整理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用途、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等管制要求及其他特殊保護規定或者政策性文件,進行確權登記。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5浙江地礦信用體系基本建立

1月10日,《浙江省礦業權人和地礦中介服務機構信用監督管理辦法》《浙江省地礦專家信用監督管理辦法》出臺,標誌著浙江省地礦信用體系基本建立。

此次出臺的《浙江省礦業權人和地礦中介服務機構信用監督管理辦法》分別由原來的採礦權人、探礦權人、地礦中介服務機構信用監管的3個規範性文件修訂而成,強化了信用評價結果應用。

一是實施分類懲戒措施。在審批服務、公共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和其他政務事務中應用信用評價結果和等級信息,將其作為重要參考或依據。

二是省廳將地礦信用評價結果、地礦嚴重失信名單推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施聯合懲戒。

礦業權人、礦業權競買人(投標人)、地礦中介服務機構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中有被其他行業主管部門列入嚴重失信名單的,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也需要按照規定實施懲戒。

律師點評:

《國務院關於“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意見》提出“信用約束”的基本原則,要求加快推進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推進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強化信用對市場主體的約束作用,構建以信息歸集共享為基礎,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監管制度,讓失信主體“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此外,《礦業權人勘查開採信息公示辦法(試行)》規定對礦業權人實行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名單管理。地礦信用體系的建立有利於礦業權人有效自主經營和承擔首負責任,為社會公眾監督提供了渠道。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6河南:出臺安全生產風險管控隱患治理辦法

由河南省應急管理廳負責起草的《河南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辦法》,於1月31日起施行。據河南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辦法對構建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作出了具體規定。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風險辨識和評估的週期不同。

辦法要求,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等行業,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廢棄處置以及使用危險物品的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當每年進行一次全面風險辨識和評估,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3年進行一次全面風險辨識和評估。

辦法明確,對未按照規定建立實施風險管控和事故隱患治理制度的生產經營單位,責令逾期未改正的,最高可罰20萬元,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最高可罰5萬元,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律師點評:

《河南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經2019年11月12日省政府第68次常務會議通過,並予以公佈,自2020年1月31日起施行。

《辦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是風險管控與事故隱患治理的責任主體,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確定風險等級。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依次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四個等級。

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單位應當每年進行一次全面風險辨識和評估,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三年進行一次全面風險辨識和評估,存在重大風險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於下一年重新對重大風險進行辨識和評估。

根據《辦法》的規定,安全生產系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生產應嚴守的底線,不容突破,未來我國將就安全生產出臺更多的法律規定,律師在此提醒各生產經營單位,相較於追求產量,生產經營單位應更多的關注安全生產,安全生產是保證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7自然資源部通報2019年耕地保護督察有關情況

1月19日,自然資源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2019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開展耕地保護督察的有關情況。我國耕地保護依然面臨多方面壓力,一些地方沒有處理好保耕地、保發展、保生態的關係,耕地保護責任未有效落實、佔補平衡制度執行不到位、突破用途管制審批和佔用耕地、土地利用粗放,耕地保護形勢嚴峻。

律師點評:

我國對土地實行用途管制制度,農用地如果用於建設項目,應當轉為建設用地。

2010年,國土資源部通過了《採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方案》,進行採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探索在不改變農村土地所有權性質、不改變土地規劃用途前提下,以臨時用地的方式滿足採礦用地需要。

國土資源部2016年10月28日印發的《產業用地政策實施工作指引》第八條規定,各類產業用地均可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使用土地。

根據不同礦種和開發方式,建立差別化、針對性強的礦業用地政策。

此外,對於綠色礦山建設用地,實行彈性出讓,分期繳納土地價款的政策。礦業企業可以根據項目情況,依據國家用地政策申請使用建設用地,避免出現違規使用土地情形,切實保護好耕地。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8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加強“三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汙許可管理的通知》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強“三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汙許可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等文件。就《通知》等出臺背景、主要內容,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其中,談到總磷是影響水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長江經濟帶,磷礦採選與磷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導致總磷成為長江首要超標汙染因子。

做好磷礦、磷化工(包括磷肥、含磷農藥、黃磷製造等)和磷石膏庫(以下簡稱“三磷”)整治對改善水體環境質量非常重要。為落實相關要求,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源頭預防作用,強化排汙許可監管效能,切實做好“三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汙許可管理,我部結合正在開展的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等行動,制定了該《通知》。

律師點評: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於2020年1月2日發佈了《關於做好“三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汙許可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對三磷建設項目的選址審批、環評審批及排汙許可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實均進行了嚴格規定。

通知明確,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範圍內禁止新建、擴建磷礦、磷化工項目,長江干流3公里範圍內、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範圍內禁止新建、擴建尾礦庫和磷石膏庫。

通知要求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應以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尾礦庫環境基礎信息排查摸底、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等成果數據為基礎,組織開展“三磷”行業清單梳理,建立應核發排汙許可證的企業清單。

根據通知相關內容可以看出,我國對於三磷項目審查管理力度之大,未來仍愈加嚴格,從事三磷建設項目的企業應重視對環境的保護,積極探索研發新型環保生產技術,嚴守我國關於三磷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安全、環保將成為三磷企業的兩大生命線。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9智能化助推國內煤礦安全形勢向好

2019年,全國煤礦發生生產安全死亡事故170起、死亡316人,同比減少54起、17人,分別下降24.1%和5.1%;百萬噸死亡率0.083,同比下降10.8%。智能化建設為煤礦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助力。

目前我國煤礦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78.5%,全國建成200餘個智能化採煤工作面。2019年,為加快推進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步伐,《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和3個煤礦機器人研發指南相繼發佈,將煤礦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研發應用納入煤礦安全改造專項資金等政策支持範圍,積極推進跨界合作和產學研用橫向合作。

目前,採煤工作面機器人群、鑽錨機器人、選矸機器人和巡檢機器人已在煤礦井下應用,全國已建成200餘個智能化採煤工作面。

下一步要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全面鋪開,特別是山東、河南、安徽、山西等災害重、人員多的地區,要率先建成一批100人以下無人(少人)智能化礦井。

律師點評:

2019年國內煤礦安全形勢相比去年,有所好轉。這些成績的取得,一方面源於智能化等先進技術的運用;另一方面也源於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9年,對各地30萬噸/年以下煤礦實施分類處置,退出產能1.01億噸/年,批覆核增產能煤礦27處、釋放優質產能4490萬噸/年。

儘管如此,國內的煤礦安全形勢仍然比較嚴峻,2019年仍然有316名同胞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人命大於天,為進一步減少人員傷亡,在加強安全監管和安全管理的同時,煤炭開採應進一步運用先進技術、推進開採智能化,同時加強安全開採技術的研發。


2020年2月第一週,礦業律師梳理礦業法律領域新規

10 2019年國內油氣產量止降微增

日前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原油產量扭轉連續下降勢頭,達到1.91億噸,增幅1.1%,但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雙破70%,仍呈上升趨勢;天然氣產量估算達到1738億立方米,增幅約9.8%,對外依存度與上年基本持平。

報告認為,美國或在2020年成為石油淨出口國。而國內油氣對外依存度再次刷新,提高至72.5%,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繼續維持高位,達45.2%。

報告分析稱,美國藉助能源獨立,對全球石油市場的掌控力和影響力加強,“能源獨立”政策正在深刻改變國際石油市場。

從國內方面看,報告預計2020年國內油氣產量有望分別達到1.94億噸和1900億立方米。目前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好轉,未來,隨著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大,產量還將繼續回升。

律師點評:

目前我國油氣資源對對外依存度過高,為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我國急需提升國內油氣資源產量。

為此,2019年,政府部門出臺多項政策,如2019年底發佈《自然資源部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等,實行油氣探採合一制度、推進油氣行業全面開放。

同時,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出讓,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深化油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油氣行業體制機制改革已經打破原有行業壁壘。新政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市場化進程。

如果您有法律問題想要諮詢,可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樹人礦業律師,私信諮詢。也可以直接點擊文章末尾左下方的“瞭解更多”,即刻諮詢專業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