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災難面前,我們都是凡人——《流感》

武漢肺炎沸沸揚揚的日子,電影《流感》中一個沒帶口罩的病毒傳染片段也在網上被很多人轉發,以鼓勵大家多帶口罩。

這部2013年的影片由金成洙導演執導,講述的是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唯一存活的一人攜帶病毒逃入鬧市之中,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的故事。

在災難面前,我們都是凡人——《流感》

這部韓國人拍攝的災難電影以凡人的標準塑造人物形象,以人性的全貌得到充分流露,把人類情感放在劇情發展的主體地位進行描述與刻畫,從而讓故事顯得更貼人心,有血有肉,促使觀眾在身臨其境的觀賞體驗中逐漸與劇情融為一體。

可以說,這部電影裡所有人物皆非完人。但這也恰恰是影片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人物形象的缺陷化或者非完美化,一方面從敘事線索上促進了劇情發展,另一方面從角色刻畫上貼近了觀眾內心,使整個故事才得以更加生動、鮮活和飽滿。

在災難面前,我們都是凡人——《流感》

這部韓國災難片固然算不上完美,我甚至覺得它正是缺少了點我們最為擅長的主流價值,從頭至尾都由私情而起,因私情而落(泰國難民為養家偷渡,女主人公為女兒冒險疫苗、男主人公為愛情犧牲自我、小女孩為就媽媽敢於面對槍炮、士兵們為私情違反紀律、各類壞人們為一己之私殺人放火等等)。我想現實社會中遭遇流感危機,靠這些私情是支撐不了多久,甚至是難以運作的,我也不認同現實情況下處處以私情為重。但是,作為一部電影,它卻較好地運用了人情這個最不確定的"變量",把故事敘述得跌宕起伏,把人物刻畫得生動鮮活。即使部分情節設計得有點脫離實際,但卻通過放大親情、愛情的感染力來加以彌補,這些都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無論醜惡都出自凡心。人的獨特之一在於我們就是這麼一種複雜的感情動物,會哭會笑,會悲會喜,會把各類五味雜陳的情感以豐富多樣、全然不同的形式流露出來,這才是人之常情。

在災難面前,我們都是凡人——《流感》

回到現實,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克服困難。理解並支持在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病毒會被打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