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困境:企業如何向上突圍


疫情下的困境:企業如何向上突圍

2020年1月30號,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入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疫情下的困境:企業如何向上突圍

隨著疫情的蔓延,也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比如批發零售、運輸、文化旅遊、酒店餐飲、影視娛樂等消費行業。春運期間旅客發送量明顯下降,電影票房、旅遊收入、餐飲收入同比明顯下滑。

簡單估算,電影票房70億(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完全凍結),短短7天,僅這三個行業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的4.6%,這還不包括其他行業。

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近日在專訪中透露,西貝在全國6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莜麵村堂食業務基本都已暫停,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但外賣量非常小,只能達到正常營收的5%至10%。他預計,春節前後的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億至8億元人民幣,目前賬上的現金加上貸款最多也只能再發3個月工資。

西貝所面臨問題並非個例。我們看到海底撈、太二、胡桃裡等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閉店休息;美容美髮行業估計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面臨客戶不上門的問題;旅遊行業更是不容樂觀;目前這類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主要就是沒有人流導致收入斷崖式下滑,成本卻不能減少。

除了上述幾個行業外,總結來看疫情對於中小企業的影響尤為嚴重。全國企業復工時間基本推遲至2月10日,對企業原有計劃造成了很大影響。再加上企業收入銳減很容易造成企業現金流中斷,這樣就無法正常支付員工工資、房租、和其他一些硬性支出。在這方面來看,疫情對於當前的中國經濟無疑是一個意外的衝擊,尤其對於傳統行業、中小企業如何破局,才能度過難關。

政策導向,降低成本共同扶持攻克難關

基於目前嚴峻的疫情情況,企業最大的訴求是降低成本,保證企業正常運轉。首先需要政策方面的扶持才能共克時艱。當前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企業關心的資金扶持、稅費優惠、貸款降息等方面幫助。其次企業內部運轉降低成本。一方面關於員工成本、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待崗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另一方面企業業務運轉要有更性價比的方式,更高效、成本更低廉滿足企業信息化需求,無疑當下選擇偏向於SaaS雲服務。

Tips:SaaS雲服務它具有升級方便、實施週期短、運維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等特點。一個企業web應用程序,可以在雲上提供一個敏捷、統一、協調的作業平臺。

思維轉變,讓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

困難當前,我們更應放長眼光,企業需要加速數字化智能升級。對於這次疫情持續時間不確定,唯一能確定的是,企業需要根據市場變化來進行改變。反過來思考,也許因為這次疫情,讓企業能夠有勇氣更好的面對未來不可確定的市場環境,加速各類行業向數字化升級靠攏。

線上線下雙備份,重塑新流通新格局

隨著全球經濟數字化,在整個市場環境中已有一批企業掉隊,但是這次疫情讓企業著實感受了下,數字化經濟不可估量的力量。如網絡遊戲、線上教育、遠程辦公軟件等等線上行業又一次衝擊著傳統行業。未來的發展也是企業內部科技與數字化能力,實現線上線下結合互融,實現全渠道業務增長。隨著這次疫情過去,消費復甦及國家一定會出臺的相關經濟刺激措施的到來,倖存者將會浴火重生,在涅槃中也將成為新時代的贏家。

2019年企業形勢如寒冬一般凌冽很多企業進行業務策略調整和經營轉型,向數字化智能經營全面升級。2020年開年企業應對疫情,需要動態去應對,更需要有更深刻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