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轉化“紅色治理”優勢 構築疫情防控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津市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紅色治理”優勢,確保宣傳動員到位、人員摸排精準、服務保障全面,構築疫情防控有效屏障。

“紅色平臺”成為疫情引導主戰場。津市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智慧黨建、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架起黨群互通、全面覆蓋的宣傳平臺。黨員在微信群中積極轉發官方權威信息、疫情防控知識,堅持不信謠、不傳謠,科學有效進行防控。為避免集會“近接觸”,津市充分利用智慧黨建視頻會議系統,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遠程調度,迅速將中央的重要指示、省和常德市的相關精神第一時間傳達到基層,傳達到最前線。大力推行智慧黨建政務,對於群眾目前急需緊迫事情,實行足不出戶、網上在線辦理,在提供高效、便捷、優質服務的同時,減少現場接觸的次數,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紅色存摺”集結疫情摸排先鋒隊。津市積極發揮“紅色存摺”制度作用,將村社區黨員參與疫情防控作為黨員積分加分項目。”建立村社區黨員幹部包片、網格化管理機制,對每名摸排對象發放一封信、一個溫度計和一份14天的居家日誌,累計排查外地返津回津人員19785人,其中武漢1280人,湖北除武漢910人。組織先進無職黨員深入76個村(社區),與居民群眾結成防控幫扶對子,每名黨員至少結對包保了10戶家庭,全力當好宣傳員、勸導員、聯防員、服務員,共同抗擊疫情。累計勸退走親訪友、串門拜年200多起,代辦跑腿100餘次,勸導延遲舉辦婚禮等喜事50餘起。

“紅色驛站”凝聚疫情防控護衛兵。津市以黨政機關黨員為主體,在市級層面建立了“紅色驛站”總站,9個鎮街建立分站,每個分站分別組建8支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伍。廣泛吸納“五老”、各類黨員、社會志願者、專技人員等組成志願服務團隊,有效解決村社區人手不夠、黨員作用未充分發揮等問題。從衛健、公安、交通等疫情防控成員單位抽調黨員骨幹,組建黨員先鋒突擊隊,在高速路口、臨津橋等8個卡口成立了2個臨時黨支部,設置了8個共產黨員先鋒崗。新洲鎮衛生院醫生自發開展網絡問診服務。三洲驛街道年近七旬的退休黨員張興仿主動聯繫社區分站參與社區防疫志願服務。毛裡湖鎮蔬菜種植大戶廖先理因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蔬菜嚴重滯銷,中心村分站聯繫經銷商幫忙找銷路,帶領全村黨員幫助菜農收割蔬菜,讓市民吃到新鮮的蔬菜,獲得菜農紛紛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