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孤獨比將就,更快樂!

害怕孤獨,是人們長期進化的途中,帶在身體裡的東西,雖然已經不是必須,但並沒有那麼容易去除掉。

我們行於世間,被拉到這個茫茫大地之上,斷開了與母體的聯接,代表了從此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歡樂與悲傷,都來自於自己的內心。

人的天性的群居的,是與周圍的人產生鏈接的,其實,這種需要是我們在長期進化的途中,雖然已經不再是必需,但仍帶在身體裡的東西。

試想,曾經的大地上,弱小的人類行走於猛獸之間,如若是單獨一個人,無異於一隻離群的羔羊漫步於滿是虎狼的原野上。

其實孤獨比將就,更快樂!

現代社會,孤獨的可怕之處已經從外界轉移到了內心,害怕孤獨的人,往往是從內心開始奔潰的。

如果我們願意,其實,我們早已脫離了離開人群便無路可活的境地,現實的社會恰恰相反,我們更多地在追尋內心世界的東西,越是獨處越能看清自己。

誠然,有的人是害怕孤獨的,或者說,他們不願意外人看到自己孤單一個人的樣子。“孤獨是可恥的”這句話在他們心中,如同格言一般的存在。

害怕孤單的人,內心是極容易奔潰的,即便他們置身於熱鬧的人群,內心的荒涼感,也如影隨形,哪怕只離開片刻,也會如同一隻影子一般在一邊蹲守著,隨時準備靠近。

孤獨成為由心而生的東西,當你越怕它時,它越是讓你感到難以忍受。相反的,你越是享受孤獨,它越是讓你倍感內心的充盈。

其實孤獨比將就,更快樂!

估計這世上,沒有人真的喜歡孤獨,那些最終孤獨的人,往往是怕失望,或者說已經失望過了。

離群而居者,不是聖靈,便是猛獸。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的喜歡完全脫離人群,一個人生活。我們都渴望被人瞭解,希望被人疼愛。

只是有時候,這種希望落空的感覺讓人更難以接受。有人將就自己處於人群,說服自己愛上另一個人,只是,這種將就騙得了所有的人,唯獨騙不了自己。

喜歡與愛,都是情不自禁,心甘情願的,我們無法強迫自己的內心,那種感覺,是脫離幸福與快樂的。

有人失望過,便不敢再去愛,有人怕失望,便不敢付出真情。於是,便選擇了一個人獨行。只是,這一路上,看到某處風景時,內心仍有與身邊某人一同分享的念想的衝動。

其實孤獨比將就,更快樂!

感情無法將就,我們的將就無非是給自己一個看起來合理的存在,給周圍人一個交待。只是,這種念想,細想起來,著實毫無意義。

感情這種事情,將就起來的原因,無非是為了與周圍的眾人相同,或者給父母一個交待。告訴父母,你們看,我該完成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該做的事情也已經做了吧。

只是,歲月流逝,父母會年邁,我們亦會步入中年,再步入老年,如此將就的一生,要過給誰看呢?

有時會想,我們這一生為何要來,來與不來,有何區別呢?最終我們發現,其實對於這個世界,有一個我與缺一個我,並無不同。自己唯一的意義,便是世間這一遭的體驗。

其實孤獨比將就,更快樂!

孤獨,並不是那麼難受的事情,其實,高質量的孤獨比將就,要快樂多了。

一生一世,覓一知心人,怕是所有世人的心願吧。只是,有時候這個人會來得晚一些,需要我們等得久一些。

那麼,我們不如先享受一下屬於一個人的孤獨,在這段只屬於自己的時光裡,你越獨處便越會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想要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而不是為了填補寂寞,在身邊留下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人,將就著過著生活。我們不是活給誰看的,所以,將就起來只會委屈自己。

其實孤獨比將就,更快樂!

結語:

也曾想過,這一生便湊合著這樣過吧,是好是壞,已然是這樣了。也曾想過,世間已過了這麼多年,還有什麼更值得期待的呢,便如此這樣繼續過下去吧。

只是,內心仍有一個聲音,表示著不甘心與不滿足,那便是我們真實的想法。我們想過屬於自己的人生,想按自己真實的想法,過此一生。

也許有人會說,做什麼夢呢?你沒看別人都是這麼過的嗎?人生就是這樣,認與不認,都是如此。

如果,你真的甘心了,那這樣也挺好。至少,不會掙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