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錢大師”:學會“養鵝”,就能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最近看了三本書,理財入門的書,分別是《小狗錢錢》、《小狗錢錢2》和《財務自由之路》

害......年底了,發財的慾望越來越強烈。

這幾本書都是同一個人寫的,號稱“金錢大師”的博多.舍費爾。是不是覺得這傢伙寫的前兩本是愛寵小說,最後一本是機場文學。

說真的,如果我最開始看的是《財務自由之路》,可能我根本看不了一半。確實很像機場文學,打雞血、熬雞湯,再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最後再來一句甩鍋操作“沒做到就是沒做”。

這本書,完全,符合!

但是《小狗錢錢》和《小狗錢錢2》真的是不可多得的理財入門及教育書籍,深入淺出,有趣,有“煽動性”。讓我們來看看。

幾條反常識

1.貸款分期越短越好?

不,越長越好。因為通貨膨脹,你的錢會貶值,而資產(比如大house)會升值。另外,每月大部分用來還款,如有突發事件,不得不再次借款,再次產生利息。

2.買房子是投資行為?

不,是投機行為。身邊的親朋好友一直鼓吹買房子是最好的投資,因為房子賺的錢比你多。(淚流成河),但是,房子其實是投機行為,不賣出前,你獲得不了收益。而投資行為是,只要開始了,就在收益。

國際“金錢大師”:學會“養鵝”,就能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3.自由是隨心所欲,無所拘束?

不,自由就是自律。這些年一直很流行的話題,用自律換自由。作者同意這個觀點,不過他不是強調“換”,而是,自律本身就等同於自由。能夠掌控自己,本身就是一種自由。隨之而來的利好,其實只不過是附屬品。

4.解決問題大於避免發生?

不,相對於解決問題來說,避免發生問題才能一勞永逸。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就是在你個人範疇之內,可控範疇之外,這就是問題,也叫做難題。他建議直接擴大個人可控範疇,避免頻繁的問題。(書中為了幫助理解還加了示意圖,以下)

國際“金錢大師”:學會“養鵝”,就能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懶得回去翻書,自己畫了一個......

幾個有畫面的理論

1.養鵝計劃

我覺得,也可以叫做“5:4:1”理論吧!

就是,50%用於儲蓄,40%用於實現夢想(買買買),10%用於日常花銷。做一個把一份錢掰成十份的狠人!

為什麼叫做“養鵝”計劃呢,主要是因為一個乍一聽簡單又白痴,還自帶嘲諷技能;回頭想想,我去,這不就是我嘛的故事。

有一個農夫有一隻大白鵝,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他去撿鵝蛋的時候,發現自己家的鵝下了個金蛋。也就是遲疑了幾秒,然後,他就拿金蛋去揮霍了。什麼趴體美酒來一套,樸實無華的黑桃A洗jio。(這是正常操作)

連續幾天之後,他覺得不正常,甚至有點生氣。(???)就把能下金蛋的鵝給殺了......

故事講完了,你們應該也知道了,作者用的是比喻的手法。那隻鵝就是你50%的儲蓄,如果你因為一時的衝動(消費),把它消滅了,那麼就失去了擁有“金蛋”的機會。總之,你要存錢!

國際“金錢大師”:學會“養鵝”,就能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2.甜甜圈理論

中國風一點,就是,內外兼修!

在擁有財富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其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孔子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而這個“甜甜圈理論”就是告訴別人,一個甜甜圈有內外兩圈,外圈是經濟能力、社會地位;內圈則是個人品德修養,自身的素質水平,沒有內圈就沒有外圈。

這其實是《小狗錢錢2》的主要內容,具體化起來就是七條準則:友好親和、勇於承擔、善待他人、幫助給予、感恩之心、勤學不輟、值得信賴。

是不是看起來跟沒說一樣的,他同時也給了方法論,那就是每天踐行一樣,不斷加深自己的潛意識。比如,我週一要友好親和,那我就要剋制自己,尊重別人。(週一工作日,忙死day,想要友好親和,那絕對是一場慘絕人寰的天人交戰)

國際“金錢大師”:學會“養鵝”,就能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幾個小猜想

他是個教育家

書中的理財知識知識皮毛,不過,重點也不在於此。《小狗錢錢》和《小狗錢錢2》的目的,只是藉著女主吉婭和小狗錢錢的故事外衣,教會孩子們養成一種有目標、有計劃的意識(習慣),同時學會付出和堅持。

他絕對研究過心理學

其實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來,對學生來說,理財賺錢太遙遠,及時行樂才是真。所以,拋開無意義的說教,用我和錢錢的故事入手,引導學生學會制定目標,合理控制慾望,自主解決問題,實現目標,超越自我。

對成人,直接用醒目的7年賺取100萬歐元作為副標題,直擊人心。(懷疑學過怎麼擬爆款標題),《財務自由之路》這本書,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直接上乾貨。而且“財務自由”,所有勞苦大眾的夢啊!

國際“金錢大師”:學會“養鵝”,就能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他有“多重人格”

以前看村上春樹的《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他說,會在作品裡留下自己的分身。我覺得,博多.舍費爾起碼有三個分身。他經歷過“吉婭”的迷茫和懵懂,也經歷過吉婭父母的窘迫,然後,變成了溫柔和善、富貴多金的金先生。

就是讓不同年齡段的自己出現在同一時空,與過去對話,很浪漫。這也是文字作品的魅力,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這裡的一切由你安排。

國際“金錢大師”:學會“養鵝”,就能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一個小鍵盤

看完這幾本書,總體來說,收穫大於鄙夷。

但是還是有幾個鍵盤想敲:

他提到目標要遠大。這倒是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謀而合,他的解釋是,目標遠一點的話,我們面對眼前的問題會更有信心,不會逃避,轉而樹立另一個目標,然後又陷入困境,再次逃避,不斷陷入死循環.......

但是,目標遠大,也會導致另一種心理。山太遠,路太長,此處風景也很好。

害......我覺得我不適合發財了!(我只是個槓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