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持續了半年的《主持人大賽》,終於收官了。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廝殺,新聞類主持人鄒韻、王嘉寧、田靖華脫穎而出。

倒數第二輪,“圖說天下”環節,鄒韻、王嘉寧發揮出色,以絕對的高分挺進了總決賽,田靖華髮揮失常,無緣冠亞軍的角逐,獲得第三名。

關鍵決勝局,鄒韻和王嘉寧要分別以“我是主持人”為題,來一段現場的3分鐘展示。

她們發揮同樣出色,但最後結果,鄒韻斬獲冠軍,王嘉寧屈居亞軍。

然而,最火的,不是他們其中任何一個。

而是作為點評嘉賓的,董卿。

她的一句話,讓她在微博熱搜榜首足足停留了17個小時:“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這句話出自倒數第二輪的“圖說天下”。

這一輪的規則,很特殊!很變態!很刺激!

王嘉寧先是抽到了這樣的一幅畫: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此時此刻,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圖,只是一幅圖的局部,主持人要在這個局部上進行60秒的論述。60秒一過,圖片進行縮放,完整的圖片呈現後,主持人再在前面論述的基礎上,進行90秒的二次論述。

這個規則很簡單,但考驗的能力很多:觀察力、破題力、思維延展力、反轉承接力、瞬間語言組織力、主題昇華力,等等。

其中任何一個能力不是絕對突出,就會一不小心說多、錯多,造成“言多必失”,把自己置於很尷尬的境地。但是,隔靴搔癢的擦邊論述,又會讓主題不聚焦,喪失分數。

所以,我才在前面說,既變態,又刺激。

變態、刺激到什麼程度?

我們看一下畫面縮放後,王嘉寧的表情: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點評嘉賓康輝的表情是這樣的: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後臺的選手直接驚呼:“不好說這個。”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圖片縮放後的反轉,超出所有人的預料,也就預示著,它的難度,要呈倍數激增。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然而,不管是前面60秒的論述,還是反轉後的90秒論述,王嘉寧的發揮都足夠出色。

由於前面一張圖的信息有限,她在前面60秒的論述中只謹慎地提到了兩個關鍵詞:對峙、火藥味

在反轉後的90秒,她談到了大自然、平衡、動物與人類、生死抉擇、生態環境、自然資源

這150秒的表現,惹得康輝連連稱讚。

同時,我個人覺得,他也是在給後面即將出場的田靖華以善意的提醒(後面我們詳細說)。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接下來,重點來了!

為什麼?董卿總能靠著“說話”一火再火?

是有根本原因的!

作為選手,王嘉寧的發揮,已然十分出色。

但是,和經過反覆錘鍊、自我學習力也很強的董卿比起來,她無論在高度上,還是深度上,仍有著,不可在短期內趕超的差距。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順著王嘉寧所說的對峙(對立),董卿把它再拔高:“傷害與被傷害,有時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他人,有時也意味著毀滅自己,即使你佔盡了便宜,也不可能是為所欲為的。”

順著王嘉寧所說的平衡,董卿把它再深挖:“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健康、發展、對抗,最後平衡的是什麼?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自我的關係,人和世界的關係。”

槍響之後,意味著,人和自然、人和自我、人和世界的平衡關係頃刻失衡,世界陷入慌亂,不再和平共處,沒有贏家,都是敗者。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當董卿用這句話給自己的點評作為結語的時候,實話講,我真的,瞬間,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後臺的選手也被瞬間點燃,驚呼:“金句!”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穿紅衣服的小姐姐,不自覺把“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又重複了一遍,一邊重複一邊鼓掌。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為什麼?

因為這句話,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因為這句話,有餘音繞樑的韻味!

這,就是語言表達的魅力!

它能綜合一個人擁有的所有能力,只需三兩句話,或一篇文章,讓一個人光芒萬丈!

再來說一下,田靖華為什麼發揮失常。

他抽到的圖片,看似很簡單。

一個小女孩坐在沙發上,給媽媽發了一條“媽媽我愛你,母親節快樂”的信息。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當然,這也是一張圖的局部。

田靖華卻根據這張局部圖片,腦補了太多:

“小女孩滿臉愁雲地坐在沙發上,不知道什麼原因,她今天沒辦法和媽媽團聚,只有那年生日,媽媽送的寵物狗陪在身邊。

“媽媽可能是忙於工作,或者是由於其他的一些原因,沒能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陪在小女孩身邊,讓小女孩有小小的不快……”

60秒過後,圖片縮放,立刻”打臉“。

田靖華一臉懵逼。

董卿笑了,康輝在努力憋著不笑。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原來,小女孩的媽媽,就坐在沙發另一邊。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然而,沒辦法,田靖華自己挖的坑,也只能儘量把它填上,他尷尬地硬著頭皮繼續論述:“人生如戲,每當大幕拉開,我們總會不知道發生什麼,原來我們剛才的猜測是錯誤的……”

後臺的選手控制不住自己,笑開了花。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儘管,田靖華的反轉承接力和瞬間語言組織能力還不錯。但是無奈,他在觀察力、破題力、思維延展力和主題昇華能力上失分太多,很難再前進一步。

點評嘉賓康輝對田靖華的表現如此評價:

因為這項能力,董卿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所以,我在前面說,康輝在點評王嘉寧的時候,其實是在暗暗叮囑接下來上場的田靖華,在只有局部信息的時候,不要預設太多,小心“言多必失”。

然而,田靖華沒聽懂,沒往心裡去。

信息捕捉力、信息拆解力的缺失,在這一刻暴露得特別明顯,田靖華,也就只能走到這裡了。

我之所以喜歡《主持人大賽》,一期不落地追著看,是因為,被他們頻繁提到的四個力: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光是對主持人的要求,更是對作者的要求。

主持人站在臺上,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如何就一件事、一個觀點和觀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影響或改變觀眾的觀念;

我們坐在電腦前,無論是面對幾十個、幾百個、幾萬個,甚至百萬、千萬的讀者,我們究竟能傳達什麼?該傳達什麼?

稱謂不同,但其實,意義是很相通的。

主持人和作者,都是靠語言表達吃飯。

金字塔尖上的人,吃得好、吃得飽;金字塔中間的人,吃得好;金字塔底部的人,很難單純靠語言表達,養活自己。

這是赤裸裸的現實。

但喜歡寫作,對寫作有執念的人,必須親自完成,從塔底到塔中間到塔尖的攀爬。

可能,終其一生,我們也爬不到塔尖,但爬到塔中間,足夠我們衣食無憂,足夠我們將自己表達清楚,足夠我們聽懂別人在說什麼,足夠我們擺脫職場的束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