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以色列騙子公司想發中國的國難財

疫情面前,中國人眾志成城,海外華人也身先士卒捐款捐物,也有一些國際友人伸出援手。

而在這個節骨眼,“以吹”(靠吹噓以色列創業國度概念來謀利的中國人)和以色列騙子公司,仍不閒著,準備趁火打劫,發中國的“國難財”。

一個名叫Sonovia的以色列公司,此時站出來了。該公司原本是一家做抗菌面料的企業,說自己基於抗細菌的技術,可以再發展一下,用於抗新冠病毒。

因為我們中國的疫情,全民關注,在中國,大家也應該都知道“細菌”和“病毒”的區別。

疫情面前,以色列騙子公司想發中國的國難財

這是以色列英文媒體《耶路撒冷郵報》有關這家公司報道的前兩段,這裡透露的信息是,這個公司之前是生產抗菌面罩、醫用服裝的;這個公司基於以色列巴爾伊蘭大學的一個生化學實驗室。

重點是,當公司看到中國疫情,覺得,他們公司的產品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實際上,是看到了“商機”)

這裡有幾個問題:原本其技術僅僅是要用來抗菌應用,但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是病毒、並非細菌,該實驗室型公司並不具備抗病毒產品的經驗和技術,如何一步從抗細菌技術產品跨越至抗病毒?!

此外,這個公司聲稱自己技術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遠遠沒有到臨床實驗階段,而即使到了臨床實驗階段,此刻以色列政府“未雨綢繆”、對中國人實施旅行禁令、一例新冠病歷都沒有,也就是說無法分離出新冠病毒毒株。我很好奇,他們如何去做防新冠病毒材料的實驗室和臨床實驗,難道是要,自己從以色列蝙蝠身上找尋相同病毒嗎?!(以色列飲食kosher,一般連豬肉都不吃,難以想象去逼他們吃蝙蝠這種野味)

而這位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在《耶路撒冷郵報》進一步介紹自己技術時,也不小心說出了自己產品原本就是做抗菌技術的,反覆強調,也承認自己還沒有抗病毒技術。

有意思的是,耶路撒冷郵報還有下一段報道。

疫情面前,以色列騙子公司想發中國的國難財

該公司團隊成員說自己公司技術還沒有商業化,也就是說還沒有產品話,而如果需要,他們可以在研發階段、立刻用儲存的材料生產5000到1萬個面罩……

但重點來了,他們一定要向媒體說的是,它們是“初創企業”,需要“預算”,來實現產品化……

於是,在以色列一些媒體和網站上,甚至在中國一些自媒體上,就有了很多“這個以色列公司可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文章,博人眼球。

這家公司毫不掩飾自己想要爭(忽)取(悠)中國人融資的本質。但仔細想想,如果該公司真心幫中國戰勝疫情,如果真的對自己技術有自信,那它只管免費送這5000到1萬個試驗品給中國,暫時不求回報……因為如果他們的技術靠譜、產品過硬,會有無數中國富豪大佬追著投資它們的技術和公司的。

保險起見,筆者又詢問了國內奮戰在抗擊新冠病毒一線的專業人士,想知道這技術是否值得期待,得到的回覆是:從目前的介紹看,這公司技術完全不對抗新冠病毒的路數。

疫情面前,以色列騙子公司想發中國的國難財

曾經叫nano textile,現在叫sonovia,為什麼改名呢?!

又從中以圈人士(包括圈內的以色列人箇中國人)得知,該公司創始人(其實是一家人)在圈內很有名,至少從三年前開始,就混跡各種中以創新大會,推銷他們的“技術”、尋找給他們錢的中國“獵物”。幾年來,他們的技術和產品沒有絲毫進步。

據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此前根本沒有相應技術方案,僅僅是有個技術“解決方案”。而該公司此前因為名聲不好,曾一度改名(原公司名為nano),繼續面向中國市場“融資”(騙錢)。

災難面前,我們需要擦亮眼睛,遠離以色列騙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