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思考快與慢》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如何判斷一個人未來貧窮還是富有?

一道計算題,就能測出你的思維質量,是否具備實現財富自由的能力。請問:球和球拍一共是11元,球拍比球貴10元,問球多少錢?


我猜很多人答案可能都是1元,而正確答案是5毛。你算一下,如果是1元,就是球拍是11元,球是1元,然後球拍才能比球貴10元,那球拍和球加起來就是12元,顯然答案是錯的。


正確答案球是0.5元,球拍10.5元。為什麼大多人不加思考,就認為是1元呢?在《思考快與慢》這本書裡,把這樣的思考方式,叫做黑貓思維。

什麼是黑貓思維?在我們大腦裡面有兩個思考系統,系統1思考速度很快,會根據過往經驗、情感、偏好和慣性思維作為決策的依據

而系統2是負責審核黑貓思維做出的決策,到底是對於錯,審核速度自然就慢一點叫慢思考,所以,我把系統2叫做白貓思維。

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比較高,指的就是白貓思維比較強大。但白貓本身是很懶的,如果沒有可以訓練過,一般白貓是不太願意搭理黑貓的,黑貓做什麼都可以。

從上面這道題就可以看出來,白貓根本沒有對黑貓做出的判斷進行審核驗證,直接就通過了,如果你的答案是1元的話,說明你思維質量屬於中下水平,沒有經過思維質量提升訓練。

思維質量決定財富數量,一個人未來到底是貧窮還是富有,就是取決於他的思維質量。那我們怎麼做才能訓練白貓聽話,不偷懶,提升思維質量呢?

《思考快與慢》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思考快與慢》的作者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卡尼曼博士從心理學、經濟學和統計學的範疇,給我們解釋了一個人的思考過程,以及影響白貓決策的元素。

從本質上講,黑貓思維屬於戰術思考模式,黑貓思考決策時,關注的是一個點;而白貓思維思考決策時,考慮的是一個面,屬於戰略思考模式。等於黑貓考慮是局部,白貓考慮是全局。

卡尼曼博士分析黑貓思維,因為點限制了寬度,所以黑貓思維屬於窄框架思維模型,而窄框架思維只能思考簡單的決策問題。

比如,你是吃麵條,還是吃粗糧。窄架構模型只能被動選麵條或粗糧。而白貓思維考慮是是全局,它會根據身體條件需求來選擇吃什麼,如果需求是減肥,它就選粗糧,如果需求是養胃,它就選麵條。白貓思維這種多項綜合選擇,卡尼曼博士把它成為寬架構思維模型。

而我們想要提升思維質量,就需要讓白貓動起來,通過改變以往慣性思維模式,把窄架構模型調整為寬架構思維模型,重新架構思考問題和決策思維習慣。怎麼做呢?6個步驟:

《思考快與慢》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001、為什麼不願意改變現狀?改變等於失敗,改掉慣性思維,用未來做決策

當你要用錢必須賣掉股票,你是賣掉正在盈利的股票,還是賣掉虧損的股票?金融機構大數據顯示,大部分人要用錢的時候會賣掉盈利股,留下虧損股。這種決策是黑貓手筆,白貓沒審核直接通過了。

而巴菲特選擇或放棄股票,就是啟動白貓審核驗證機制,巴菲特會根據股票未來的價值,來選擇賣掉哪隻,而不是根據簡單的盈利來計算。

根據價格是窄架構思維模型下的決策,而根據未來價值則是白貓監管下的寬架構思維模型下的決策。

為什麼大家都願意賣掉盈利股呢?心理學上成為損失厭惡,如果賣掉虧的,等於承認失敗,而賣掉盈利代表是成功賺錢了,人就會很開心。這也是我們看見為什麼那麼多人,明明現在狀態不是很好,還不願意改變的原因。

因為改變就意味著承認自己現在過的不好,是失敗的。同時既得利益會受到侵犯,哪些記得利益呢?比如安逸、享樂、穩定等等。那怎麼才能改變呢?

解決方案:

記住心理學兩個概念損失厭惡和沉沒成本,在壞的事物上堅持下去,只會越來越壞,不要有僥倖心理,以未來價值為當下決策的依據,而非是當下價格。


《思考快與慢》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002、為什麼會聽家人的話?家人等於利益,改變決策參照點,把目標作為決策依據

為什麼大家說吹吹枕頭風,就能影響老公老婆的決策呢?聽家人話,或親朋好友的話,這種思維模式叫做採納內部意見的決策習慣。越是親近的人,我們越會偏重於TA的意見。

因為我們總是認為,親近的人是利益共同體,是為我們好,不會害我們。但我們忽略了一點,你認為的利益共同體,且不說對方是不是也這麼認為,單單是就這個利益共同體而言,TA是不是具備寬架構思維模型的能力,TA的白貓聽不聽話,勤快不勤快,如果對方的白貓也是一直懶貓,是不是就更加危險了。

事實證明就是這樣,往往親近的人給的意見,都具備寬架構思維模型的條件,做出的決策自然很難得到好的結果。怎麼辦呢?

解決方案:努力養成採納外部意見的決策習慣,不以關係作為意見採納的衡量依據。而外部包括數據、信息、相關真實利益共同體。


《思考快與慢》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003、為什麼人們習慣為恐懼買單?恐懼等於失去,改變決策權重,以需求為決策依據

你為什麼要買保險啊?保險就是典型的以恐懼為賣點的產品。人們為啥要買保險,是對於未來健康的擔憂,害怕在未來失去健康,讓治病又要好多錢,怕自己未來沒有那麼多錢,怎麼辦呢?算了吧,保險能保未來平安,這是個能讓人解除恐懼的東西,買!

這種對於未來的恐懼,叫做決策權重。而決策權重的大小,是取決於一個人的擔憂程度,越害怕越容易成交。並且畫面感權重就越大。

細想一下,你會發現很多廣告都是以恐懼作為銷售賣點的,因為這招太好用了,所以我們有時候不明不白的買了一堆沒用的東西回來,一年半載也用不上一次,原因就是你當時中了商家的權重決策設計。怎麼辦呢?

解決方案:改變決策權重的依據,以實際需求作為決策的權重,而非是別人的評價,或強加給你的未來假設。

《思考快與慢》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004、為什麼你買東西要講性價比?戒貪小便宜,認清錨定效應,以心理賬戶為決策依據

我們買東西都喜歡講性價比,但殊不知,性價比是商家給我們設計的全套。一個產品3個價格,大多數情況是中間價格性價比最高,而中間這個產品,也是商家最想賣掉的產品。

那為什麼商家還設置一個低價和一個高價呢?因為低價和高價要放在那,給你做比較,沒有比較哪裡來的性價比。被比較的產品就叫做錨定效應。

你一定經歷過在買東西的時候,原本打算買的,和最後買的大部分都是不一樣的,就是因為那該死的性價比。為什麼性價比這麼有用?從性價比本質上來講,就是貪小便宜心裡,又想馬兒好,又想馬兒吃草少,可能嗎?往往用少的錢買來的東西,就經不住時間的霍霍。

解決方案:所有決策從心理學角度,決策的依據出發點,都是心理賬戶。

比如,你捨不得給自己買好吃的,但是捨得給孩子買,孩子在你心裡賬戶上的錢很多的,而你自己心裡賬戶錢一定沒孩子的多,所以不同心理賬戶,就代表願意付出的代價。所以,做決策的時候,看清心理賬戶和實際需求,而不是性價比。

《思考快與慢》6個步驟,塑造財富思維模式,養成易富體質


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考,改變思考方式,才能改變命運。

很多時候,我們思考決策,一般習慣以當下的利益得失作為決策依據,當下利益得失事實上就是黑貓思維,也是卡尼曼博士說的窄架構思維模型。

我們在意的應該是人生的結局,而不是當下的點滴得失,以整個人生作為決策依據的時候,當下點滴你就不會看的那麼重了。

我們說一個人為什麼在一生當中,為什麼總是不如意比如意的多啊,我非常喜歡一句話:“你的思維提升後,你一定會發現賺錢沒那麼難了,因為你能很快的分辨什麼才是真正的機會,什麼又是當下最值得去做的事情。”

這種在白貓思維的監督下,你就逐漸養成了易富體質,這也是為什麼富的人越來越富的原因,因為思維寬度的改變,洞察財富的能力一定是向上而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