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閒出病:清理了27個垃圾,躲過了抑鬱症

<strong>思維,讓生活變得簡單。【關注我,每天更新】·

過完“寂靜”的春節,疫情卻仍沒有安靜的意思,好在國家政策支持推遲了復工時間,但沒想到躲過了疫情的朋友差點栽在抑鬱症手裡。

疫情在家閒出病:清理了27個垃圾,躲過了抑鬱症

張帆是我讀大學時的同學,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談對象被甩後躲在廁所裡割手腕,在學校一度是焦點人物,當時同學們都感嘆他的勇氣和重感情,時隔多年後才發現他的問題其實是抑鬱症,也明白了為什麼當時老師安排他做心理諮詢持續到畢業——這是一種只能控制,卻不能完全恢復的精神類疾病。

疫情在家閒出病:清理了27個垃圾,躲過了抑鬱症

畢業後我和他留在同一個城市工作,開始幾年還經常聯繫,隨著各自工作漸漸繁忙見面的機會也少了很多,但彼此還是知根知底多年的老同學,這次疫情的爆發讓這個交通發達的一線城市變得很緊張,於是馬上聯繫了張帆,剛開始的幾天還不錯,彼此放下手中的工作難得一起網上打打牌,但之後的幾天感覺他的態度明顯有所轉變,一次隨口問他的口罩、藥水等用品消耗情況怎麼樣的時候,他字裡行間透漏著對疫情悲觀消極的情緒,措辭也非常陰暗低沉,讓我嚇一跳,仔細回憶了一下感覺是他抑鬱症復發的表現,連忙撥通電話聊了很久,得知他最近精力都用在關注疫情上,本來是沒什麼問題,但朋友圈裡一些人每天都在發一些消極悲觀的言論,讓他的神經也緊張了起來,甚至還出現胸悶氣短的表現,讓他更加對自己是否患病抱有更大懷疑。在確認沒有發燒等其他問題後,我勸他放鬆心情並儘快屏蔽掉朋友圈中消極的人,做好應該做的防護,自信面對疫情,在之後的幾天裡他陸續刪掉了27個好友,成功減少了負面信息的影響,胸悶氣短的症狀也完全消失,慢慢恢復了精氣神。

疫情在家閒出病:清理了27個垃圾,躲過了抑鬱症

如果說肺炎是短期危害巨大的傳染源,那麼散播焦慮、悲觀情緒的垃圾人則是長期危害巨大的汙染源。雖然居家隔離是防範疫情打贏“戰疫”的重要手段,但也要切記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居家期間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用一顆平常心去合理面對客觀存在的問題,做到積極預防即可,不要躲過了肺炎,卻的上了抑鬱。

<strong>歡迎關注、留言互動,說出你的觀點,說不定就是下一期文章探討的主題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