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的滋味

發呆的滋味


這一段時間,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我們鎖在了自己的房間裡,封閉的空間模糊了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我已不記得自己有多少天沒有出門了,每天讀書、寫字、做飯、洗涮之外,有了大段大段發呆的時間。

午後悄悄,沒有一隻鳥飛過。常常坐在窗臺上發呆,看著天空的顏色慢慢從墨藍,過渡成薄荷糖一樣的淺藍,看著雲朵慢慢在變化,以各式各樣的姿態飄流而過。就這麼看著,長久地看著,愛極了這種天高雲淡的感覺。一個人看著天空,發呆的樣子,一定有點寂寞。


發呆的滋味

不要問,喜歡發呆的人,是不是心裡有一個牽掛的人?其實,一個發呆的人,就像是去野餐的孩子,完全不會考慮其他什麼理由,只是任由一顆自由的心靈,天馬行空、信馬由韁的引導。此時心無雜念,腦子裡什麼都可以想,也什麼都可以不想,是一種專注的無意識狀態。據說人在發呆時,腦電波只有8-14赫茲,這時人的意識活動減弱,處於清醒而放鬆的狀態,平日裡高速運轉的大腦,此時心平氣和地低耗運轉,對大腦來說,這是很好的休息。

發呆的時候,你突然記起了一件久被塵封的往事,早已遺忘的細節歷歷在目,或是從一縷風中洞察到天地信息,聞到了遠山木葉的隱約芬芳,你甚至剎那頓悟了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想明白了某人說過的某句話的潛臺詞——當時怎麼就一點也沒有反應過來呢?發呆的時候,你跟著一個念頭去散步,或者是一個詞語,所謂散步,就是無所用心地去四處漫遊啊!比如,當你想到“綿羊”這個詞,一下子,樹呀,房子呀,柵欄啊,凡是眼睛看到的一切,就都彎捲起來,像羊毛一樣。或是想到“河流”這個詞,眼前就濺起一片水花,還從水底升起一座宮殿。


發呆的滋味

發呆,也許可以叫做“入神”,或者是叫做“出神”。在現實的限制中,只有人的心靈自由是無限的。發呆出神,可以為生活打開一扇小小的窗,抬頭望見滿天星斗。當現實要求越多,發呆的拜訪越少。在這個病毒封鎖時期,跳脫現實的生活之中,你終於有了大段大段發呆的時光。發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純淨的自我空間,好像在低處、在暗處,默默抱緊了自己,內省的微光慢慢發亮、擴散,形成一圈柔和的光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