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全國疫情確診人數依然處於上升趨勢,隨著在家蝸居的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焦慮:


口罩不夠用了,怎麼辦?

網上甚至出現了這種略帶歡樂的畫面: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這種非常危險的「口罩」看得人心驚膽戰,今天就想和大家來說說口罩不夠用該怎麼辦的問題。


口罩可以清洗、消毒二次利用嗎?

真的不推薦!


很多「機智」的網友提出來的第一個解決方案就是:清洗、消毒一下,二次利用!

方法還多種多樣,包括用酒精消毒、微波爐消毒、蒸鍋蒸一下、沸水煮等等。

對於常見的防護口罩,很重要的就是本身的「過濾效率」和「面部貼合度」。

清洗、消毒過程對材質的損害是不可預知的,比如口罩變形,頭戴部件老化、變鬆,從而導致過濾效率下降,過濾層受損,或者無法達到氣密性要求。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如果用消毒劑消毒,甚至會存在消毒成分殘留的問題,存在潛在風險。

雖然目前有小範圍的研究指出乾熱(70 攝氏度)、紫外線等消毒方法對於口罩的過濾效率損傷較小,但都是基於實驗室條件的測試,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做到一樣的消毒條件。

且在「消毒」過程中,如果口罩沾染有病毒、細菌,由於不當的操作反而容易造成二次汙染,所以並不建議大家自行消毒。

沒事,可千萬別瞎折騰了!


N95 口罩能反覆使用嗎?

可以。


如果能夠合理保存,防護口罩可以延長使用期。

參照最新美國 CDC 對於 N95 口罩延長和反覆使用的建議:在口罩緊缺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多次使用(建議不超過 5 次)。

而對於佩戴時長的建議,目前並沒有官方建議。但從一些已有的研究來看,在佩戴 2 天后,仍能達到 95% 的過濾效率。

結合這兩點,對於手頭還有多餘的 N95 等系列的醫用防護口罩的小夥伴們來說,合理規劃自己的出行安排,一個口罩還是能頂挺久的。


這裡幫大家梳理了 4 個正確保存口罩的要點:

  • 佩戴口罩前後需要洗手,特別是二次佩戴,以避免沾染口罩表面病毒、細菌;
  • 佩戴口罩時按照說明佩戴(正確佩戴示範),並進行氣密性檢查;
  • 用單手拉住口罩帶子,取下口罩,千萬不要接觸口罩的內外面;
  • 取下後可以懸掛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如玄關),或者可以裝入乾淨的透氣容器中(如紙袋)。
    戳下方視頻告訴你具體怎麼做!


但這裡需要注意自己的防護口罩,如果出現以下 2 種情況,就一定不要再使用了:

  • 口罩有破損、髒汙;
  • 呼吸阻力變大。

普通的醫用口罩,被設計用於一次性使用,難以保存,最好即用即棄,不建議多次反覆使用。


除了 N95 還有別的選擇嗎?

缺口罩大軍裡,除了真的不夠之外,還有很多人是分不清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


首先要強調,KN 95 和 N95 防護力是一樣的,只是不同法規標準的認證等級。以下標準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防護口罩的標準,都可以選用:


認證等級

參考標準

包裝標註

N95, N99, N100

美國呼吸器的認證等級,由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認證

NIOSH/N95

KN95, KN100

符合中國強制性標準 GB2626-2006 的呼吸器認證等級

GB2626-2006/KN95

FFP2, FFP3

滿足歐洲 EB149 標準的呼吸器 CE 認證等級

EB149:2001+A1:2009/FFP2


但這裡想要呼籲大家,儘量把這些醫用防護級別的口罩留給前線的醫護人員,他們才是最需要這些口罩的人。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普通的醫用口罩也有用麼?

可以用。


別隻追求 KN95、N95 防護級別的口罩,普通的醫用口罩,對於大部分健康、且沒有身在疫區的人來說,已經夠了。

醫用口罩分為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護理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目前是普通健康人群的首選,可以防止飛沫,推薦需要去到醫療機構或身邊存在確診、疑似病人的人群使用。


但目前也屬於緊缺的狀態。針對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醫用護理口罩也可以滿足日常的通勤和出行需求,比如下樓倒個垃圾,出門買個菜等。


如何辨別呢?建議大家在外包裝上找這個字樣:


「械」,這是符合「醫療器械」標準的口罩;或標註執行標準為「YY/T0969-2013」,也就是「一次性醫用口罩」的標準。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這類口罩可以防止自身產生的飛沫、汙染物往外噴濺,不過缺點是它對自身的防護效果相對弱。


在這個特殊時期,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攜帶病毒,至少佩戴這樣的口罩,保護他人的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如果家裡還有存貨的也快去翻翻是否還有適合的口罩!


下面幫大家整理每類口罩的適用場景,可以具體對照自家的口罩,選擇性的使用。


醫用護理口罩

即普通醫用口罩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執行標準

YY/T 0969-2013

是否有呼吸閥

沒有

每次佩戴時需檢查氣密性

不需要

應用場景

常見於普通醫療環境中使用

優點

缺點

便宜,防自身汙染物噴濺

氣密性有限,過濾作用有限

在本次疫情期間是否建議選擇

普通社區範圍內活動可選擇

推薦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

是否可以重複使用

不建議二次使用


醫用外科口罩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執行標準

YY0469-2011

是否有呼吸閥

沒有

每次佩戴時需檢查氣密性

不需要

應用場景

· 普通人到訪公共場合或醫療機構

· 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

· 醫務人員執行低風險操作

優點

缺點

相對便宜,防飛沫

阻燃、抗液體噴濺

氣密性有限

在本次疫情期間是否建議選擇

推薦選擇

特別是疑似病例、公共場所的公共人員等

是否可以重複使用

正確摘取及保存可以二次使用

建議佩戴時間不超過 4 小時

如果出現髒汙、破損及潮溼立即更換


工業用顆粒物防護口罩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執行標準

GB2626-2006、NIOSH 42 CFR 84

EN149 FFP2 等

參考品牌及型號

3M 8210/8110、900X、950X、9322、9332

Honeywell H930、H950、H901 等

是否有呼吸閥

部分有

每次佩戴時需檢查氣密性

需要

應用場景

· 通常用於工業

· 對於普通公眾,可用於替代醫用防護口罩

優點

缺點

氣密性好,防飛沫

過濾效率高

昂貴,呼吸阻力較大

有呼吸閥時無法保護他人(可能呼出微生物)

在本次疫情期間是否建議選擇

推薦在高密度、密閉的公共場合使用

建議優先留給前線的同志 (醫務人員)

是否可以重複使用

遵循特定條件下:

· 同一個人使用 1 個口罩

· 重複佩戴次數有限 (建議 ≤ 5 )

· 汙染、口罩壞損時必須更換

· 呼吸阻力增大時必須更換


醫用防護口罩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知識科普」口罩不夠用怎麼辦?這 5 個問題你需要先知道

執行標準

GB19083-2010

參考品牌及型號

3M 9132、1860、1870 等

是否有呼吸閥

沒有

每次佩戴時需檢查氣密性

需要

應用場景

· 經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如肺結核

· 醫務人員執行高危操作時

優點

缺點

氣密性好,防飛沫,過濾效率高

已消毒殺菌,阻燃、抗液體噴濺

昂貴

呼吸阻力較大

在本次疫情期間是否建議選擇

可以,特別是確診患者

建議優先留給前線的同志 (醫務人員)

是否可以重複使用

遵循特定條件下:

· 同一個人使用 1 個口罩

· 重複佩戴次數有限 (建議 ≤ 5 )

· 汙染、口罩壞損時必須更換

· 呼吸阻力增大時必須更換


空曠的地方、車內可以不戴口罩嗎?

獨處情況,可以不戴。

大前提還是建議大家少出門或者不出門,但如果去的是空曠的場所或者開私家車、自己家中,可以選擇不佩戴口罩,如果碰到人建議保持在 1~2 米以上的距離。

世界衛生組織在 1 月 28 日發佈了最新口罩使用建議裡,特別提到:

對於沒有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來說,可以不需要戴醫用口罩。

結合最新國家疫情防控組給到的口罩使用指南,我們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 勤洗手,如果手不太髒,或洗手不方便,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洗手;如果手能看到明顯汙漬,建議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 在打噴嚏或咳嗽的時候,要用手肘或者紙巾遮住口鼻,用完之後儘快丟棄,並洗手;
  • 不要隨便用手摸嘴巴和鼻子;
  • 和人見面,至少保持 1 米的距離。

對於個人出門,我們也建議大家在以下三種情況要佩戴口罩:

  • 到訪醫療機構;
  • 到人來人往的街道、公共場合,乘坐公共交通;
  • 自己出現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或個人是疑似病例。

如果上面的辦法都沒有辦法幫到大家的話,最後給到一個終極的建議:

少出門,或不出門。

合理測算並控制必須出門的時間和次數,這是目前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最有效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