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韓國女畫家徐承恩

人們常說:“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海枯石爛不變心”。可見,人們把夫妻之間的感情看得是多麼神聖!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最美多肉女孩徐承恩

一位女孩的父母卻沒有這般甜蜜,吵架如同家常便飯一般。這位小女孩經常在半夜父母的吵架中驚醒。水火不容的父母關係,導致父親帶著她去一座山的懸崖上,一同尋短見。若不是小女孩的苦苦哀求,世界將會少一位有“多肉女孩”之稱的藝術家的出現。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最美多肉女孩徐承恩創作中

1982年出生的這位韓國女孩,名叫徐承恩,其家庭是一個不幸的家庭,她每天都生活在擔驚受怕的環境裡。母親的出走,父親去當和尚,唯一與她相依為命的哥哥也要外出打拼。與她相伴的只有自己選擇的畫畫了。從小就喜歡畫畫的她,也許正是因為畫畫,才驅散了父母吵架給她帶來的恐懼,讓她在孤獨的人生中找到了生的希望和慰藉。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她的畫畫之路是充滿坎坷的,父親對她的畫畫百般阻撓,不僅對她大發雷霆,還把她所有繪畫獲得的獎盃扔掉。繪畫的魔力,驅使女孩把自己關在房間絕食抗議,悄悄躲在被窩裡畫畫。倔強的據理力爭和少女的淚水,終於讓父親的鐵石心腸變軟:“你喜歡的話,就去做吧”。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畫畫之路的坎坷還有一件在等著這位女孩的事。她在藝術高中畢業展覽前夕,她精心準備了一個夏天的作品,全部被人偷走。晴天霹靂沒能動搖她的堅定信念。她抹去含在眼裡的淚水重新準備,最終如願以償地走進了啟明大學的校門,成為該校美術專業的學生。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這位從會拿筆開始就會畫畫的姑娘,在學習了多年的專業繪畫技術之後,把自己熟悉的高麗紙和水彩顏料,結合到西洋畫技法中去,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情感,糅合進畫的內涵、意義中,形成了既具有西洋畫的寫實特點,又有高麗紙的通透、渲染,營造出夢幻的獨特的藝術風格。她的“多肉少女系列”作品,一炮而紅,使她成為了風靡海內外的藝術家。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生活離不開美,美來源於自然。徐承恩畫畫的靈感都來自於生活,她畫的多肉和動物,都不是隨意選取,而是因為她對動物、對多肉,有著豐富的情感。比如對昆蟲,她一開始是恐懼,後來被一隻漂亮的金龜子打動,才開始喜歡起來。這樣對生活、對細微事物的敏感,激發了她的創造力,她筆下的事物也因此而鮮活起來。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她代表作“多肉女孩”系列之所以風靡全球,就是因為作品將多肉的堅忍氣質賦予柔弱的女孩們,慰藉在追尋夢想的路上頑強和堅持的人們,給人以療愈的力量和溫暖的支持。這位出生於不幸家庭的女孩,獲得了新羅藝術展特別獎、韓國文化藝術展特選、韓國書法藝術展特選。當然,最值得動容的並不單是她取得的這些成就,而是她的發展和成長曆程,有一種破繭成蝶的美妙感受。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被稱為最美“多肉女孩”的她,多像自己筆下的多肉

徐承恩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