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琴筆記」學琴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去偽存真的過程

跟著王夢老師學古琴已經有些日子了,說實話,學琴這段時間有些不可思議,很多東西都顛覆了我的認知。

會彈琴曲,不代表你會彈琴;彈琴手指不動;放鬆不是放棄等等一系列新理論,都讓我開始否定自己以往的觀念。

但是自我否定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事物沒有給你帶來任何真切美好體驗之前,你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

「學琴筆記」學琴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去偽存真的過程

(文中圖片為學琴之餘所拍澱山湖傍晚的景色)

今天初七,上午練琴正起勁時,老師走過來指著我撥絃的右手大聲問道:“手為什麼是飄著的?”

我傻呆了片刻,未語。

“聲音不對了你沒聽出來嗎?”老師繼續追問,順手把我的手往下按去,這一按我的手指散開整隻手趴在了琴面上。

好傢伙,這下老師更加嚴厲了。

“手為什麼軟了?”

“指實掌虛,你是這樣的嗎?”

、、、、、、

“手翻過來做捧水的動作!”

、、、、、、

“再翻過去!”

、、、、、、

“捧水的動作,翻過去為什麼手指就變了?”

“翻過去直接撥絃!”

、、、、、、

經過一番教導,老師終於說現在算是有點樣子了,然後離開了我身邊,我鬆了口氣,重新整理了一遍剛才發生的一切。

我也經常觀察老師彈琴的樣子,儘可能的模仿她的樣子彈琴,有時候我覺得已經很有她彈琴的模樣了,可都是有形無神罷了。今天要不是她按我的手時,我的手瞬間塌在琴上,我還覺得自己彈得很好,甚至會覺得老師有點找事。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會沉醉在一種錯誤的狀態中而不自知,這個時候老師的指導就顯得特別重要,否則我們會在錯誤中繼續錯誤,後果很可怕。就像在一個歪斜的地基上蓋房子一樣,學琴亦是如此。

「學琴筆記」學琴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去偽存真的過程

接下來在喝茶休息的時候,我依然在想指實掌虛的問題,老師見我不說話遍笑著問道:“你在想什麼?”

我開口便問:“老師,指實掌虛是不是……”

“不要總結,它本身就是自然的狀態,手自然的下垂,然後順腕,這個時候的手就是我們彈琴的狀態。”老師又變得嚴厲起來,接著說道:“在這個狀態下,指自然是實的,掌自然是虛的,指實掌虛是當時這個情況的狀態,而不是我們要去做出一個指實掌虛來。”

我趕緊迅速的做了個垂手順腕的動作,然後看到順腕後的手其實真的沒什麼奧秘,更不需要花大把的時間去練習那種狀態,因為它就是自然的。如果刻意去練習自然的狀態,會被我們賦予很多想象出來的東西,就會變成假象,與老師所說的本真就背道而馳了。

“剛才彈琴手為什麼會飄著?”老師接著問我。

“因為怕壓著琴絃,怕把琴絃壓下去貼到琴面上”,我老老實實的說出自己的顧慮。

“那你去試試,看能不能把琴絃壓到琴面上。”

我猶豫著走到琴旁坐下,手指放到琴絃上確實不會把琴絃壓下去貼著琴面,但是老師還是說我的手一碰到琴絃就飄,沒有沉下去。

“你把手放到自己的腿上”老師在旁邊說道。我照做了。

“再放到弦上。”

有了這樣的對比,我意識到確實當我的手觸碰琴絃時會不自覺的抬起,還是不敢沉下去。意識到這一點,我便把琴當自己的腿那樣放手。當做到這點之後,我發現這樣撥絃發出的聲音很不一樣,渾厚沉穩,遠比之前那種空虛浮游的聲音要真實入心。

老師經常說彈琴是一個自我修正的過程,一個去偽存真、做減法的過程。今天這樣的琴課把這種過程提現的很盡致。

在發現問題的時候不要急著去找答案,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老師讓我意識到手是飄著的之後,我一定會直接找讓手不飄的方法與技巧,而老師問了我為什麼手會飄,然後順藤摸瓜找到心中顧慮,然後去除顧慮雜念,迴歸本質,找到最自然本真的彈琴狀態。

這也是老師為什麼經常說彈琴是最簡單的事情,但卻要用三年的時間去磨鍊它,因為彈琴用的都是自然操摱,然而你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隨時隨地、在在處處都會有不自然的東西冒出來,而自己還不知道。如果老師不在旁邊指正你,你還沉醉其中,以為自己彈得很好呢!

當你越練越覺得自己練的好的時候,其實恰恰就是問題最多的時候,因為你出了很多問題,你還不知道。你手已經開始懸起來了、你已經開始有技術了、你有了種種的經驗、有了技巧,可是你沒有了本真。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來敲打你,來戳破你的這些東西,然你重新發現你已經不本真了,你接下來就要返璞回真。

所謂的返璞歸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經歷三年的時間,才能自己做到返璞歸真。普通人必須要經歷這麼久的時間;而覺悟高的人不需要這麼久,他們可能只需要一瞬間;如果是覺悟差的人,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返璞歸真的境界。

這其實就是琴道入門最基本的修習,但這個修習的薰染至少要三年的時間。這三年的時間就是要讓你發現你處處都會有總結、造作的狀態,本真的東西往往就被你的經驗、技法給掩蓋了。

古琴的操摱方法其實就是一節課的時間,可是我們在後期的運用過程中就會變出無數的東西出來,從而背離真正的琴道。琴道的修習就要在這方面下功夫,在這方面發現並捅破它。自己通過與本真的對比,發現那些不本真的東西,然後去偽存真,迴歸本真。

我發現老師教學中經常會用到反問這種方法,這是一種可以可以尋求事物根源的方法,不光是學琴,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很管用的。當我們反問自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心裡有種種執念、種種理解,有這些執念和理解,就會出現與之對應的行為,放在琴上,就出現了與之對應的操摱方法,然而這些行為、方法都是因自己的執念而生的,是自己想出來的。

我們在彈琴的時候不能被理解和操作方法所指控,指揮手要這樣那樣,而是手本真的過弦,才能得到最本真的琴音。

「學琴筆記」學琴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去偽存真的過程

午後,我一個人按照上午的學習練琴,經過上午的教訓,我不敢再求快,一個音一個音慢慢彈,彈出來雖然不是一首優美的曲子,但是有個神奇的收穫讓我很開心。

之前聽董麗師姐說過,她練琴的時候感覺到手心裡聚著一團氣,她能感覺到那股氣的存在。我當時是不相信的,我覺得這種事情說的有點玄。

可是現在我信了,我說的那個神奇的收穫就是在我彈琴的時候,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手心在發熱,慢慢的就像是手心裡握著一個看不見的小火球。我把手心貼近自己冷冰冰的鼻子,鼻子感受到了一股熱氣,這使我很興奮。

從我學琴開始,老師就告訴我用氣彈琴,我始終沒有感受到氣的存在,有時候甚至是懷疑的,經常對老師點頭說嗯,但是心裡始終不願意相信用氣彈琴的說法,因為那種事情從來沒在我身上發生過。

經過今天這樣的一種體驗,我終於能夠心服口服否定以往的自己。在學琴的路上有個新的開始!

下午當我跟老師分享這件事情的時候,老師說這再正常不過了,這是一個彈琴的人最基本的狀態。這說明身體的氣通了,通到了手心,手心自然會熱。

雖然這對老師而言最尋常不過,但對我意義是不同的。

2020.1.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