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幫爸爸畫肖像畫卻被嫌棄“醜”,一番教育後,網友:翻譯官?

每一個孩子對於美都有自己的見解,這些主要表現在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喜歡拿起畫筆去描繪他們那美好的夢想。既然是畫自己的夢想,那父母又該如何培養孩子呢?

兒子幫爸爸畫肖像畫卻被嫌棄“醜”,一番教育後,網友:翻譯官?

雖然很多的孩子都想要拿起畫筆畫出自己最美麗的夢想,但是奈何實力不允許,他們的畫從畫面來看要麼醜,要麼抽象。近日網絡上一對父子,兒子給父親畫肖像畫,卻因畫得太醜遭到了父親的嫌棄。

父親和孩子兩個人,父親袒露著上半身坐在凳子上,孩子拿著繪畫的軟件,抱著平板坐在床上,然後一場繪畫創作就開始了,孩子異常專注的看著父親想著該如何著手去畫,但是奈何孩子的實力不夠,只把父親的肖像給異常抽象的畫了下來,父親仔細一看,這張畫像看起來很像抗戰時期的那些胖子翻譯官,父親忍不住自己的怒氣,轉身對孩子就是一頓教育。不得不說這個孩子畫得真的是太那啥了。

兒子幫爸爸畫肖像畫卻被嫌棄“醜”,一番教育後,網友:翻譯官?

對此,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一:父愛如山!

網友二:美化一下啊傻孩子。

網友三:如果是女兒就不一樣了!

那麼父母在培養孩子畫畫時,究竟該怎麼做呢?

一、父母容易影響孩子的錯誤引導方法

1、評價孩子畫作時,重畫面,輕創意

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個人看畫作的時候會很直觀地去看繪畫是否美觀,是否漂亮,所以當父母在看孩子的繪畫的時候,只能看到孩子繪畫的表現,忽略了孩子的創作。但是如果父母也只是單純地看孩子的畫面,不去深度追究孩子的創意,這樣會對孩子想象力、創造力和自信心的打擊,不利於孩子的進步。所以父母在看孩子的繪畫的時候更應該注重孩子的創意。

2、聽不懂孩子想法,打擊孩子信心

孩子的年輕思維會很跳躍,他們或許會一會兒想到這裡一會兒想到那裡,並且孩子會把這樣的想法帶到繪畫中去。他們也會在繪畫完成之後把自己的創作想法分享給父母,但是如果父母沒有聽懂孩子的想法,誤解孩子的想法,會讓孩子覺得是自己畫得不好,產生自卑心理。家長聽不懂孩子想法,就無法進一步擴展孩子想象空間,阻礙孩子創造力發展。所以在孩子講述自己繪畫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去多加理解,這樣才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繪畫創意。

兒子幫爸爸畫肖像畫卻被嫌棄“醜”,一番教育後,網友:翻譯官?

3、孩子畫得不好時,幫孩子畫

很多父母都是在孩子畫得不好的時候就去幫助孩子繪畫,但是這樣會導致孩子在繪畫的時候過度的依賴父母,難以再敢獨立畫畫,失去了創作的熱情和動力,而且讓孩子對孩子不認可,產生自卑。所以父母需要去耐心看著孩子繪畫,而不是幫孩子畫。

二、正確引導孩子畫畫的方法

1、孩子畫畫過程中,不插嘴干涉

父母在孩子繪畫的過程中耐心觀賞就好了,不要過度去幹涉孩子的想法,老是想讓孩子隨著自己的想法去繪畫。

2、孩子不會畫時,引導獨立思考和觀察

很多孩子在遇到一些繪畫命題的時候,他們或許會不知道該如何去畫,這時候父母需要慢慢引導孩子,勾起孩子的獨立思考和觀察,父母不要看孩子畫不出來,就去指導孩子或是直接幫孩子畫。

兒子幫爸爸畫肖像畫卻被嫌棄“醜”,一番教育後,網友:翻譯官?

3、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孩子畫畫

把繪畫內容以講故事的形式去告訴孩子讓孩子發揮他的想象力,去想這個故事裡存在的人物關係和場景需求。孩子的繪畫會隨著故事的進程越來越豐富,這樣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創作思維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4、傾聽孩子畫作背後的故事

孩子每一次的繪畫都會有他自己的想法,當孩子繪畫完成後他們會去炫耀自己的創作想法,作為父母不應該從繪畫表面去評頭論足,應該傾聽孩子繪畫背後的故事,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有繪畫想法,更加會具有自己的繪畫想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父母不要著急去否定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應該去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信心,讓孩子可以更加優秀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