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今年春節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之下,過年最好的方式便是“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

在這樣特殊的新春佳節裡,大年初一能夠在網絡中免費觀看《囧媽》,這無疑是給大家增添了許多驚喜與樂趣。尤其是對於喜愛看電影的朋友來說,這也算作是一種補償與安慰的方式。

我原本是抱著一種看喜劇的心態去觀看此片,可誰曾想看著看著卻淚溼了雙眼。

而整部影片最讓人感到意外與感動之處並非是母子倆在火車上的相處模式,也不是面對熊的攻擊時,母親選擇擋在兒子身前的片段。

而是從莫斯科回到家中的盧小花坐在鏡子前將假髮取下,一下子彷彿老了十幾歲,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老太太的情景。

之所以會將這個片段視為高潮部分是因為在此之前盧小花給大家的印象都是時髦,不服老,且想要抓緊時間完成自己年輕時夢想的中老年婦女的形象。

說實在的,站在兒女的角度來看,就盧小花與徐伊萬在火車上的相處模式來看,控制慾望特別強,且絮絮叨叨的盧小花並不是一位“討喜”的母親。

只因這樣的母親既讓兒女們牽掛,又無法讓兒女們靠近,甚至有一種想要逃離的衝動。

然而,當她脫下假髮,安詳地面對鏡中的自己時,我們看到的卻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這樣的形象讓人不禁想要去回顧盧小花的人生,以及該片延伸出來的“中國式親子關係”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01 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給你媽媽的擁抱是在什麼時候?

這是伊萬妻子張璐問他的問題,也是隨後母子發生各種衝突的真正原因所在。

雖然中國自古有“母子連心”的說法,可實際上當我們長大成人,到外面求學、求職,且結婚生子後,我們離家只會越來越遠,一年回家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的。

可以絲毫不誇張地說,我們與父母之間會逐漸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即便我們有能力常回家看看,可是由於回家待的時間比較短的緣故,所以父母為了讓我們之後能夠安心工作與生活,總是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而我們通常則是遵循著“報喜不報憂”的原則與父母進行有限地交流和相處。

於是乎,回到家中的我們更像是一個“客人”。在雙方都沒有時間和機會了解彼此的真實情況下,大家就只有通過各自的想法,以及印象中的方式去對待彼此。

這就如同影片中的盧小花,即便兒子已經四十多歲,且事業有成,可在她的眼裡和心裡仍舊將徐伊萬當作一個孩子來看待。

尤其當原本要去美國的徐伊萬為了去拿放在母親那裡的護照,卻陰錯陽差地坐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車,被迫與母親朝夕相處六天五夜的時間,我們便看到母親總是擔心四十多歲的兒子吃不飽。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在兒子處理工作時,盧小花仍舊像在對待貪玩兒,且不好好吃東西的小孩子那樣,不停地往伊萬嘴裡噻各種食物。

逼著伊萬一杯接著一杯喝下薏米汁、綠豆汁,只因“申時喝水利膀胱”的養身說法。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她又想讓兒子吃愛吃的紅燒肉,又擔心兒子吃多了肉會得脂肪肝。於是,剩下最後一塊紅燒肉卻死活也不讓伊萬把它吃完。

這樣的關愛方式原本是出於好心,可卻反而激起了伊萬的叛逆心。不過這一切對於盧小花來說卻在從中找回了兒子小時候,待在自己身邊日子的感覺。

只不過,這樣的方式太過於一廂情願,且停留在過往,這也難怪會激發起後面的矛盾來。

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父母總是用過往的方式來寵愛著我們,而我們又沒有時間,或者出於讓父母放心的好意不去與父母進行真誠地溝通與交流。

於是乎,雙方越走越遠,愈發的不瞭解對方。待有一天實在是沒有辦法才將心底最真實的想法,用不恰當的溝通方式表達出來。

情況好的話或許能夠像影片中的母子那樣重新認識彼此,建立起相對良好,且愉快的相處模式;

倘若沒有那麼幸運的話,親子關係則會進一步惡化,最終留下終身的遺憾。這也是中國許多家庭所面臨的問題。

而我們也可以將張璐所問的那句:“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給你媽媽的擁抱是在什麼時候?”

理解為: “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與父母真誠地聊天是在什麼時候?”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02 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你而活著!

盧小花對徐伊萬強大的控制慾望在中國式親子關係中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只因中國曆來有“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一說。

這樣的說法讓初為人母后的女性們便把全部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到了孩子的身上。以至於孩子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時刻牽動著母親的心。

影片中的盧小花便是這樣一位母親。

她與伊萬的父親相識在新疆建設兵團,因為愛情而走到了一起,盧小花也因此在新疆多待了八年的時間。

只可惜婚後的兩個人卻因文化與家庭背景的不同,使得美好的愛情在婚姻生活中慢慢磨滅。

而盧小花也坦言道“我們倆確實過得不幸福!”她曾經有很多次想要一走了之,可是一看到伊萬便又捨不得了。

盧小花回憶起伊萬7歲的那一年,小伊萬興沖沖地拿著一張考了一百分的試卷回家,結果看到家裡亂七八糟,以及胳膊受傷的媽媽。

面對伊萬的疑問時,盧小花只好騙他說是家裡進了賊。

可沒有想到幼小的伊萬卻對她說“媽媽,等我長大了我要保護你!”

也就是因為兒子的這一句話,盧小花便決定這一輩子就為兒子而活著……

而盧小花用一生的隱忍和犧牲來換取兒子擁有一個幸福,且完整家庭的“假想”。這樣的情景多麼像千萬個為了孩子而湊合在一起過日子的夫妻。

做出這樣“犧牲”的母親往往把所有的希望與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母親就變成了控制慾望特別強烈,且不“討喜”的角色。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03 真正的愛,絕對不是控制,而是學會尊重和接納彼此!

當然,盧小花之前呈現的母親形象雖然並不討喜,可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她的晚年生活狀態卻是值得我們稱讚與提倡的。

在丈夫去世,兒子成家立業的狀況下,獨自居住的盧小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實。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她不但擁有一群同她一樣喜歡歌唱的時髦老姐妹們,而且她非常注重養生,這一點從她在火車上所帶的各種五穀類食材便可得知。最令人感到出乎意料的是她還會像年輕人一樣敷面膜、使用美容儀。

用這樣延緩衰老的方式,在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群中簡直是屈指可數。

而我們也能夠從影片當中推斷出她是一個非常注重生活品質,擁有自己社交圈子,並且努力跟上時候發展步伐的老年人。

這也是為何她在與兒子發生爭執後,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意識到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並向兒子道歉的原因所在。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其實說出“對不起”三個字,對於以盧小花為代表的中國式父母來說實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只因在中國以往的傳統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角色定位都是非常明確的,因此就產生了只有子女向父母道歉,而沒有父母向子女道歉這個說法。

因為在父母心裡始終覺得向子女道歉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所以無論父母是對是錯,言行不當的永遠是子女一方,而父母則是永遠正確的另一方。

若是要深究其中原因,那想必只有一句話在等待著我們——因為我是你老子。

這也是中國式親子關係很多時候結下“死結”的原由所在。

當然,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是沒有辦法用簡單的“對錯”來下定論的,只因這是在歷史長河中所留下的問題。不過好在現如今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樣的方式並不利於親子關係的良性發展。

因此,大家都在試圖做出改變,並且像對待朋友的方式去與子女相處。

不過,這樣的改變對於盧小花那個年代出生的人來說,仍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整部影片中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也是盧小花讓人感到敬佩之處。


為何看懂《囧媽》的朋友都覺得盧小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親?

其實。無論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也好,還是相濡以沫的愛情也罷,

真正的愛都並非是建立在控制之上,而是在學會尊重與接納對方的同時,努力活出自我,只有這樣“愛”才不會成為一種負擔!

相信當大家把整部影片看完後,會有很多朋友都同我一樣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像盧小花那樣過著敢於追求未完成夢想的晚年生活,在極有限的時間裡勇於突破自我,並活出自我來。

最終,能夠在生命餘下的時光讓生活變得更加的有意義!

想必這也是盧小花這個人物形象最終要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