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祕密

打開普洱緊壓茶的外包裝紙,首先看到的是“內票”,“內票”是大一點的紙片,一般印有茶品介紹、生產廠家或者具體的沖泡方法、注意事項之類的信息。

然後在茶餅正面的中心部位,可以看到壓入茶的一小張紙——內飛。它用來區別不同茶葉品牌、廠家、定製者的一種標識,小標籤。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經常喝茶的茶蟲們有沒有想過,這普洱茶裡面為什麼要放內飛呢?

內飛是普洱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

19世紀中葉,易武有很多茶莊被列為貢品,為了維護自己在普洱江湖的地位,所以,首次出現了“內飛”。一張繪寫有各種圖案和文字的小紙片,在壓制的那道工序裡就跟圓茶緊壓,並在緊壓的過程中與圓茶粘結在一起了,無法假冒仿造。使普洱茶獲得了最初的命名,也獲得了個性。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清朝後期,私人茶莊紛紛湧現,於是,各茶莊都有自己獨特的內飛以示區別。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那時的內飛更多的是用來便於茶號茶葉的流通,認知茶葉是出自哪家這樣簡單的一個小紙片,小標籤。

當然它也還有一層作用,那就是相當於茶葉之中的“票號”的這樣一個作用。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內飛就是藏在裡面飛,是普洱茶的識別商標。在壓制的那道工序裡就跟圓茶緊壓,並在緊壓的過程中與圓茶粘結在一起,無法假冒仿造。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據傳聞內飛的首次出現僅僅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普洱茶在江湖中地位不受侵害而採取的一種特殊方式,於是才在茶餅中壓了一小塊紙片來與其它茶區別開來。它的出現就像一小片符咒,使普洱茶獲得了最初的命名,也獲得了個性,對普洱茶的真偽比較具有鑑別意義。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內飛的出現是普洱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因為有了內飛,麻煩事就少了……在內飛出現以前,普洱茶亂象橫生,紛爭不斷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自從有了內飛,大家互不侵犯或者說侵犯的程度就大大降低了,茶商、茶人、消費者只要一看內飛大致就能很快知道是哪家哪個茶號出的茶。


內飛除了它的功能特性外,在它的字體、圖案、美觀等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內飛的字體

傳統的內飛有很多術語,比如:尖出美術飛,西雙版納飛,粗體美術飛,還有平出美術字飛,平出美術字硃砂紅,平出美術字顏料紅,還有薄紙的、厚紙的等等,術語非常多,如: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尖出美術字內飛

  尖出,粗字體印刷版本內飛,分為二版本。早期7572生餅,7452熟餅印刷較為模糊而色料較淡,少數73青餅,少數早期8582,泰國菁水藍印等內飛,印刷色料較為鮮豔,部分字體有差異。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粗字體繁體內飛

  接續於薄油紙細字內飛之後,為粗字體印刷,色料較為淡而模糊不清,薄油紙質,使用時間約為1995--1996年間。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粗字體繁體內飛

  簡體廠內飛

  接續於粗字體繁體廠之後,字體較為大。使用時間為1996-1999年間。1996--1997年為薄紙,1998-1999年為厚紙.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傣文內飛

  接續於簡體內飛之後,字體變小,雨右下角出現傣文,簡體廠,厚紙質,生產時間,最先為1999年開始至2002年初,2003年底因勐海茶廠接受定製茶品所使用特殊內飛,從此開始至2004年勐海茶廠改制前都有生產傣文內飛。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小七(丁勾七)、大七

  專指雲南七子餅茶外包紙印刷中,‘雲南七子餅’中的“七”字印刷版本,“七”字較為細,字狹長者為“小七”較為寬扁者為“大七”。“小七”出現時間從七子黃印至1994年止。後於1996年開始由重新制作印刷,然版本與紙質差異甚大,“大七”起至於1993年薄油紙細字內飛為雲南七子餅早期茶品內飛特色,七子黃印以致1995年等勐海常規茶品。主要特色在單面薄油紙。以及不明顯網格紋。1996-1997年亦出現薄油紙張然與1995年以前之特色不同。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除了“內飛”以外,還有一種和內飛很相似的“內票”,這其中又有什麼區別呢?


內票

  內票是比較大一點的紙片,一般印有茶品比較詳細的介紹,類似這款茶的“身份證”,具體包含茶葉的年份、倉儲、產地等等信息。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內飛

  內飛是壓在餅茶、沱茶或磚茶裡面的小紙片或樹葉,內飛上面印有商標或者定製者的標誌,內飛多嵌在茶餅裡面。

藏在普洱茶內飛裡的秘密

小小的一張內飛,藏著時光的秘密。雖然如今我們鑑別普洱茶的真偽,已經不僅僅依賴於內飛,但它卻承載了普洱茶從誕生到繁榮,這歷史長河裡的一縷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