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看“一號文件”:集中力量攻克貧困堡壘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2月5日,“中央一號文件”發佈,文件明確2020年兩大重點任務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對於今年的脫貧工作如何進行,新京報記者從國務院扶貧辦獲悉,扶貧辦將會按照一號文件指出的關於脫貧攻堅五大方面內容,來深入開展今年的工作。目前,全國貧困發生率超過5%的縣有16個,超過10%的村有1107個,這些主要集中在西部深度貧困地區,是多年沒有啃下的“硬骨頭”,也是今年必須集中力量攻克的貧困堡壘。對於已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將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重

2020年主要任務之一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國務院扶貧辦表示,一號文件中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五個方面工作內容。第一,全面完成脫貧任務;第二,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第三,做好考核驗收和宣傳工作;第四,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第五,研究接續推進減貧工作。而對於收官之年的脫貧攻堅工作如何進行,國務院扶貧辦認為,正是要從這五個方面精準施策,確保落實。

收官之年,脫貧攻城拔寨,需要攻克的是哪些難點?國務院扶貧辦給出答覆,首要任務就是要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縣摘帽任務,截至2019年底,全國還有貧困人口551萬,貧困縣還有50多個。

扶貧辦指出,目前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必須保持清醒頭腦,看到差距不足,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改進工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重。目前,全國貧困人口超過10萬的省有9個,超過5萬的地市州有9個,超過1萬的縣有39個,超過1000的村有88個,貧困發生率超過5%的縣有16個,超過10%的村有1107個,這些主要集中在西部深度貧困地區,是多年沒有啃下的“硬骨頭”,也是今年必須集中力量攻克的貧困堡壘。

深度貧困地區掛牌督戰 建立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

國務院扶貧辦表示,經過這幾年的脫貧攻堅,頂層設計和政策措施都已經明確,也比較完善了,現在資金、人員、政策是充足的,關鍵是抓落實。

今年工作中,會對深度貧困地區掛牌督戰,通過掛牌督戰推動工作。全面排查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堅決防止宣佈打贏攻堅戰時還有一批“三保障”問題沒有解決。保障特殊貧困人口基本生活,統籌落實好養老、醫療、低保、救助等社會保障措施,對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特殊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保障基本生活。建立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及時將返貧和新致貧人口納入幫扶,為鞏固脫貧成果建立制度保障。繼續增加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新增部分主要用於“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對已實現穩定脫貧的縣,各省(區、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支持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脫貧攻堅。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編制 “十四五”鞏固脫貧成果規劃,形成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制度框架。

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不能撤

目前有些貧困戶擔心脫貧後過去的好政策沒了怎麼辦?國務院扶貧辦稱,目前,雖然多數貧困人口已脫貧,但深度貧困問題、“三保障”問題還沒全面解決,鞏固脫貧成果的任務也很重,相關政策舉措要保持穩定,扶上馬送一程。今年工作中,已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堅持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對工作鬆勁懈怠的摘帽縣,及時提醒、督促糾正。

在具體工作上,國務院扶貧辦介紹了今年工作的三個“保持”。

一是保持投入力度不減。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將繼續較大幅度增長,重點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加大,重點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各地也將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確保與脫貧攻堅收官要求相匹配。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進一步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二是保持隊伍基本穩定。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不能撤,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強化基層基礎。

三是保持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穩定。這是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今年要繼續組織簽訂東西部扶貧協作協議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各項幫扶力度保持不變。

新京報記者 李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