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情

乌当区作为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紧扣全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以“大爱秘境·吾当奉献”为区域定位,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部署安排,将防疫控疫作为当前文明实践的重要工作,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作用,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赢防疫控疫阻击战,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吾当先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全区广大志愿服务者积极投身防疫控疫一线,用新时代文明实践诠释了志愿者们的无疆大爱!

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情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融载体聚力量,构建“全域志愿、全民志愿”工作体系

乌当区创新“12347”文明实践工作思路(即:一个思想传播、“两山”理论实践、“三技”推广服务、“四家”固本行动、七大惠民服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贯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情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疫情,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安排部署,本着“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第一时间推出《“疫情防控·吾当先行”防疫控疫倡议书》和《“疫情防控·吾当先行”志愿者防疫控疫承诺书》,号召全区志愿者们迅速投入到防疫狙击战中,全区广大志愿者立即响应,全力支持防疫控疫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00多个志愿团队、20000余名志愿者已参与到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中,彰显“大爱秘境·吾当奉献”的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情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在防疫控疫的特殊时期、关键时刻,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思想引领、凝聚人心作用,强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充分整合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道德讲堂、文化场馆等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所、站、点五级阵地体系,有机整合理论政策宣传、助学支教、法律服务、科学普及、医疗健身、扶贫帮困等平台,充分整合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宣讲员”,发动全区76个村(场)和33个居委会的文明实践员和网格管理员,迅速投入到防疫控疫工作中,引导群众群防疫控疫,推动形成共同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

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情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融工作重实效,做好“疫情防控·吾当先行”志愿服务

指挥体系相融。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均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在组织指挥体系上高度融合。区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朱刚,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成,区委副书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岳兵,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欧阳晓莉等领导分别多次到辖区高铁站、客运站、医院、商场及所联系的乡(镇、街道)等单位指挥调度、参与防疫控疫工作。尤其针对辖区疫情防控实际,全区及时成立8个工作专班和5个临时党支部,24小时对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实时调度。区防疫控疫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例会11次,对防控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安排部署。

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情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宣传媒体相融。以“新媒体+传统媒体”组合宣传模式,深度融合“贵阳市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学习强国”后台、“微乌当”公众号平台等新媒体,充分发挥农村广播电视、大喇叭、宣传栏、宣传车、防控画报、滚动电子显示屏等传统媒介作用,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公益宣传、疫情动态信息宣传、防控科普知识宣传、卫生行为习惯宣传等,推动防控宣传工作全覆盖,做到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党和政府开展防控工作的权威信息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引导基层群众科学理性对待疫情。现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投放LED显示屏20块、公益广告275条,制作宣传栏、宣传标语1116条,发放宣传海报3155份,新媒体推送稿件330余条,进村入户宣传161223人次。

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情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工作措施相融。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所、站、点,结合职责使命,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组织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干部、医务人员等,以志愿者服务形式深入一线开展防疫控疫工作。特别是对来自疫情发生地人员和之前接触人员及其活动范围,全区109个文明实践站687名志愿者坚持全天候值班值守,分片包干,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造册登记、限时报告,每天定时上门测量体温、引导居家或定点隔离,全程动态跟踪关怀,做到不漏组、不漏户、不漏人。目前,全区共劝阻群众无特殊理由离开13641人次,走访排查群众160160人次、制止群众集聚活动548次,并对全区各村(居)、小区进行巡查及消毒。再如:在贵阳高铁东站、火石坡收费站、水田收费站等重要地点,区卫健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组织300多名志愿者,坚持24小时,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坚决守好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区网信办、区公安分局等单位组织志愿者,全天候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区卫健局积极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个人防护培训;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对全区16家网吧、6家娱乐场所KTV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进行关闭……

乌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情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全民爱心相融。在防疫控疫过程中,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文明实践点、爱心企业、爱心志愿者,自觉组队,奉献爱心,进行了系列爱心行动。如: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履职尽责,坚持每天持续、高频次、循环督导各商场、超市及农贸市场,按照坚决执行“1110”(即: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活禽零存栏)原则,全方位做好市场保供,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物价稳定。区人民医院173名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主动加入防疫控疫志愿服务队伍中;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李春燕护士长带领党员医护工作者主动申请到较边远的收费站对车辆司乘人员进行红外线测体温;区交通运输局为医务人员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及夜间专车免费接送志愿服务;区实验小学学生给马陇派出所送口罩;爱心企业惠诚食品有限公司为一线医护人员送来牛奶面包;爱心企业健兴药业有限公司向贵州省红十字会捐赠了一批价值2068.8万元的药品;区医院门口的陈姓粉面摊主,主动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早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