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後,這些農產品要漲價了

第414篇推文 1144字 閱讀時間:4分鐘


在家裡呆了快10天了,這幾天一直在關心疫情的進展,更新的文章也是關於新冠狀病毒的視頻。


從目前的各方的數據看,疫情的拐點快來了(湖北除外,特別是武漢);到時候大家該幹嘛就幹嘛,日子照常過。


當然疫情對於我國經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看某些專家說會影響GDP1%。


這個說法,一小不太認同,那些專家怕是小看了我村委發展經濟的決心和手段,說不定假以時日各種刺激手段就來了,全年保六還是有希望的。


疫情發生後,這些農產品要漲價了


說回農業,疫情對於第一產業的影響其實是有限的。


  • 從消費端來說:待在家裡,飯還是要吃、菜還是要買、水果也不能落下....
  • 從生產端來說:農村廣闊天地,該種該養的農產品一切照舊...


要說完全沒有影響肯定是不可能的。


疫情後,農產品漲價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邏輯也很簡單:

武漢封城後,全國各地行動起來,抗擊疫情,這村封路那村堵橋,高速封閉,物流部分癱瘓,農產品運輸困難;供需失衡後,價格自然看漲。


這種漲價合情合理,只是農民朋友們很難分享到紅利。


而哪些農產品影響更大呢?


這就要好好捋一捋了,從現在瞭解到的情況看玉米已經開始漲價了。


搞養殖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去年玉米的價格是持續走低的,其主要原因是19年非洲豬瘟對需求端產生了比較重大的影響,往簡單的說就是供過於求。


疫情發生後,這些農產品要漲價了


19年市場低迷本身就孕育著上漲需求,再加上到2020年疫情的發生,終於開啟了玉米價格上漲的行情。


疫情對玉米市場影響主要體現在:

  • 物流流通環節
  • 渠道庫存環境
  • 貿易模式變化
  • 銷區價格拉昇
  • 產區運輸瓶頸
  • .....


從全國各地區看:

  • 東北以及北方產區,由於疫情的影響,人員車輛流通減少,農村有些地方玉米無法脫粒;而隨著氣溫的回升,無法脫粒的玉米會黴變,受熱受損;物流方面汽運困難,對於鐵路運力有限的東北來說,還將面臨挑戰。


  • 山東地區,作為中國玉米第一大市場的山東影響可能相對有限。山東的玉米深加工、飼料企業、養殖一條龍產業鏈較完善,疫情對玉米深加工企業影響不大;另外山東河南河北交界,糧源基本有保障,用其他原料代替玉米是性價比較高的做法。

  • 廣東廣西南方地區,這些地方是玉米需求最多的地方,19年非洲豬瘟導致各企業不敢儲存玉米,幾乎沒有庫存;加之疫情後北方主要玉米集散港口停運,物流十分緊張,這對南方玉米市場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據瞭解,目前湖北地區個別養殖企業已經發出玉米告急請求。


另外:全國玉米的渠道庫存,相對於往年本來就少,再加上疫情影響物流,玉米供需不平衡的現象已越演越烈。


疫情發生後,這些農產品要漲價了


簡單說就是:銷區玉米價格快速上漲,產區玉米運輸不出來。


按照此邏輯,玉米漲價的連鎖反應,最終會體現到養殖業。


而雞肉、豬肉、蛋這些農產品會漲價嗎?


不用多說了吧...


疫情發生後,這些農產品要漲價了

二小悟農

悟道新農業路上新農人的新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