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迷信科學,它已有不愛環保的“嫌疑”

別迷信科學,它已有不愛環保的“嫌疑”


別迷信科學,它已有不愛環保的“嫌疑”

故鄉的雲 耿捷 攝

遠的不說,就從眼前的霧霾,地上的白色垃圾看一看,想一想,我們都不難發現,這些現象背後都有一個叫做“科學”的影子在悠盪。

一、科學和環保,啥關係

環境問題,到底有沒有科學的份兒呢?

有人認為,環境問題是人類濫用科學造成的,和科學本身無關,是這樣嗎?

持這種觀點的人們認為,科學本身是正確的,它是關於自然的科學認識,它的應用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但實際上,科學應用確實又產生了環境問題,於是有這種觀點的人就說,科學應用產生環保問題,是人們濫用科學的結果。

我們考察下現實社會,在工農業生產中,一些企業主明知道會造成環境破壞,甚至還很嚴重,但為了獲取利益最大化,他們仍然進行這樣的工農業生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說,環保問題是濫用科學的結果嗎?

考察科學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很多科學應用,它所造成的環境問題,都是人們當時還不知道它可能危害環境,結果是造成了環境問題。這樣,我們也就不能夠說,這項科學成果的應用,是人們濫用科學的結果。

比如臭氧層的破壞,它對地球生物傷害是很大的。臭氧層破壞後,地球生物失去了太陽紫外線照射的保護層,紫外線就可以直接進入地表,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造成危害。但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人類並不很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不知道哈龍類物質的使用會產生臭氧層的破壞。這種哈龍類物質、製冷劑的使用,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就不能看作是對科學的濫用。

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說,科學的應用造成環境問題,它和科學本身是緊密相關的,與科學的不完善緊密相關。


別迷信科學,它已有不愛環保的“嫌疑”

秋之反思 田佳慧 攝

二、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科學”

如果科學對於環境問題的產生,負有一定的責任,那麼科學究竟是因為它的什麼,而使得它的應用造成了環境問題呢。這須從科學的最深層次來找原因。

原因大致是這樣的:科學在它誕生的初期,更多的是對自然的認識,就是去探究和發現自然規律。但隨著科學的發展,它有了一定的方法,及其方法論的應用,就越來越遠離自然了,從而使得科學認識具有一種非自然性。也就是說,科學最後認識到的,不是自然界中所存在的那個規律,而是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面,經過一個人工建構的人工規律。人們將這樣的人工規律運用於改造自然,它就會和自然界中所存在的自然規律相違背,從而造成一系列的環境影響。

首先,我們看一下科學的產生。

科學怎麼產生的,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一種自然觀的改變,就是對於自然一般性的看法發生了改變。科學誕生之前,人類一般來說,把自然界看成一個神學的、神話的、萬物有靈的自然界,颳風有風神,下雨有雨神……把自然現象發生的原因,歸結到神話神學的世界,比如走到一個蘋果樹下,蘋果落下砸著腦袋,用現代科學解釋,是萬有引力的作用,但在科學誕生之前,人們怎麼解釋呢:蘋果樹有神靈啊,我得罪他了。

近代大哲學家笛卡爾提出了自然觀的變革,從一種萬物有靈的自然觀變為一種機械的自然觀。這種機械的自然觀,導致科學更多認識到自然的機械性方面,對於自然的有機整體性的更多的方面,則認識比較少,由此導致科學的應用會給我們的自然生態帶來一系列問題。

其次,我們考察下科學認識的方法。

我們把自然科學又稱為實驗科學,為什麼把它稱為實驗科學呢?一個關鍵原因是實驗方法成了科學認識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學實驗的進行,使得科學認識呈現一個什麼樣的特徵呢,這個是值得人們思考的。

什麼是科學實驗?這就須迴歸到培根那裡去。培根是近代英國大法官,也是一個大思想家。他說,我們周圍的這個世界,這個對象,它是隱藏著奧秘的,這個奧秘我們通過觀察很難發現,要想使得這個對象暴露它的自然奧秘,我們就要對它進行干涉,進行作用,通俗地講就是,想要了解蘋果,我們就要去吃一口,干擾它一下。我們可以對對象進行一個實驗,實驗是怎麼進行的呢,先要有一個特殊的實驗室環境,這個環境可能是無菌的,可能是恆溫的,也可能是恆壓的,總之是一個有著特定條件的人工環境。然後,我們要對一個對象進行實驗,要對那個對象事先加以處理,形成純淨物,而自然界當中,基本上都是混合物,沒有多少純淨物的。

這樣,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從實驗室所得到的科學認識,它是關於事物的認識,但更多的是自然界當中原本就不存在的那個事物的認識。它所最終發現的那個現象,也不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現象,而是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面通過實驗干涉,把這樣一個現象呈現出來,從而發現了這樣的現象。這種實驗科學是不自然,非自然的。

比如在高能物理學、電磁學、熱力學、生物學當中,其研究對象和呈現的現象很大一部分並非原來就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像電流及其巨大效能,同樣是人工產物,這在19世紀之前,並沒有如此明顯的存在。

這樣,自然科學的誕生和發展,實際上是在非自然的情況下完成的。自然科學非自然,不自然。它所獲得的規律,在很多時候不是自然規律。正因為如此,科學在它的應用過程中,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

細想一下,我們周圍的世界,有哪一項科學應用沒有造成環境問題呢?恐怕很難舉例。但是反過來問,有哪一項科學應用,造成了環境問題?答案倒是比比皆是。


別迷信科學,它已有不愛環保的“嫌疑”

虎視眈眈 靳迪越 攝


三、未來這樣的“科學”才環保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科學的應用為何造成環境問題,這是與科學的內在緊密關聯的,和科學認識的特徵緊密關聯的。可以說,科學應用之所以造成環境問題,在於科學是怎麼來的,它用了什麼方法,它獲得了什麼樣的認識,從而這個認識應用之後,它將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環境問題。從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科學是環境問題產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科學已有不愛環保的“嫌疑”。

如果我們不對科學進行改變,讓科學繼續按照現在的路徑前進,那麼這樣的科學應用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將會越來越強烈。

回顧科學認識及其應用的歷史,基本上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隨著科學的認識,人們認識到更多的特殊對象,科學也產生了一些特殊的現象,科學的應用也產生了一些特殊的物質,這樣的物質生產和使用,又產生了一些更加特殊的更加危險的嚴重的環境破壞。無論從物理學的發展及其應用上看,還是從化學的發展及其應用上看,還是從生物學的發展及其應用上看,都是這樣。

如此一來,如果不改變科學的發展方向,那麼人類的未來就沒有希望。我們對自然界保護的重要責任及其使命也很難完成,生態文明建設也很難繼續向前推進。

反思之後,我們須給科學一個面向生態文明的轉向,使得科學直接面向大自然,去認識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對象及其現象,去發現自然界當中更多自然規律,從而使得所獲得的認識更多的是關於自然的。按著這樣的科學認識去改造自然,就能夠更多的與自然規律相符合,從而做到既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又能保護自然。

這樣的科學,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做真正的自然科學,它將是人類環保事業的“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