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在傳統經濟時代,如果見面問“最近忙啥呢”,如果回答“瞎忙”,那多半是不缺錢的;如果回答“最近如何如何”,那多半是經濟不自由的人。在如今這個移動互聯時代,如果回答“瞎忙”,那多半是真的在“瞎忙”,如果回答“嗨,就是瞎玩”,那麼多半是財務自由的人。

  在以前人們的觀念都是“勤勞致富”、“忙起來才能找到發財的機會”;但如今各種新經濟形態層出不窮,人越來越忙,卻越忙越窮;然而富人則是越來越閒,越來越會玩,但卻越來越有錢。

  你說氣不氣?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而這一切又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但是實際上是“限制想象力使我們貧窮”。關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的問題,在網絡上、電視中、生活裡,大家討論的都很多,也都知道是“思維決定貧富”,但是富人和窮人的思維差別到底在哪?看完下面這兩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第一個故事:

  有個窮人在佛祖面前埋怨:“這個社會對窮人太不友好了、不公平了,為什麼富人天天悠閒自在,而窮人就應該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微笑的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窮人急忙說道:“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如果富人還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點頭道:“好吧!”說完佛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並給了他們一人一座煤山,挖煤所得全歸自己所有,不過限期是一個月。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窮人平常幹慣了粗活,挖煤這活對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車煤,拉去集市上賣了錢,用這些錢他全買了好吃的,拿回家給老婆孩子解饞。

  富人平時沒幹過重活,到了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拉到集市上買,換來的錢他只拿出一小部分果腹,其餘的錢都留了起來。

  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逛集市。不一會帶回倆個窮人來,富人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監督著這兩個人挖煤。不過一上午富人就指揮兩個窮人挖出了幾車煤,把煤賣了又僱了幾個苦力。就這樣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工錢,剩下的錢還比窮人賺的錢多幾倍。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餘。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第二個故事:

  有一天,上帝把所有人的財富都剝奪了。

  所有的人都沒有了飯吃,餓著。

  三天以後,上帝給了每人一隻雞。

  第一組人中見到雞簡直喜出望外,啥也沒想,磨刀霍霍,雞湯滾滾,飽餐一頓曬著太陽嘮著嗑。另一些人一開始沒想好,可看到吃飽喝足的人享受的表情,就忍不住把雞也宰了。

  第二組人同樣很餓,可是其中一些人看到自己拿到的是母雞,就忍住了飢餓,把母雞養了起來,母雞每天下一個蛋,雖然吃不飽,但也餓不死。拿了公雞的人,也不敢隨便吃,讓自己的公雞打鳴每天叫醒大家餵養母雞,換一個雞蛋吃。

  剩下最後一組人,找到第二組人,說讓你的公(母)雞和我的母(公)雞交配產仔,生下小雞,小雞長大後下的蛋每天分你一個,如何?第二組人一想,反正自己也沒什麼損失,還白賺一個蛋,就同意了。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

  第一組人餓的瘦骨嶙峋,癱在地上埋怨上帝憑什麼不再給自己一隻雞。

  第二組人吃著自己的雞蛋,又從第三組人那裡拿到了一個雞蛋,滿心歡喜過著小日子。

  第三組人收穫了許多小雞,自己養不過來,於是找來了第一組人,問你願不願意給我幹活,我可以分給你雞蛋。

  一開始每人一隻雞的平等社會,隨著時間流逝,又將再一次出現了窮人、中產和富人。漸漸社會上出現了這樣的祈禱,上帝啊,請你把每個人的財產都剝奪,還給我們公平吧。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雖然這只是兩個故事,但是從中可以看出來,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區別就在於八個字:

  “窮人消費,富人投資”

  窮人往往只在乎錢或者眼前利益,而富人則更在乎其他東西。一言以蔽之,錢在窮人手裡,只是一張“購物券”,在富人手中,則是一切。

  大部分窮人習慣守財,總以為錢就是財富的全部,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包括社會地位、香車美女、以及成功的人生。為此窮人常常習慣於為了幾毛錢和街邊小販討價還價,甚至和親友同事勾心鬥角。費盡心思,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甚至付出人品代價換來的除了錢,其他財富幾乎沒有。

  富人雖然也愛錢,但是往往勝在取之有道、用之有數。從金錢資本到家庭關係、社會交際、身心健康、文化修養等等方面,每一方面在富人的財富榜單上都佔據著不可取代的位置。

  靈魂一問:

  你認為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的原因是什麼?

  馬雲曾說:“窮人是最難伺候的人,因為那些始終無法擺脫貧窮的人,大多有著固執的“窮人思維”。即使給他們創業的機會、賺錢的可能,這些人也只會白白錯過而不珍惜,給出的藉口也是五花八門。”

  我們來看看北美宣傳奇才哈利小時候,是怎樣在寒冷的冬天把飲料賣掉的?

  哈利十五六歲時,在一家馬戲團做童工,負責在場內叫賣零食。但天氣寒冷,觀看的人不多,買東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飲料,幾乎沒有人問津。

  小哈利就想:為什麼飲料沒有人要呢?當然是人們不需要,不行,要想想,如何才能讓人們在冷天也需要飲料呢?

  忽然間,他腦筋一轉,大聲喊:

  “來看馬戲喔!買一張票,就免費的送您一包好吃的花生嘍!先買先送,送完為止!”

  “竟然有這樣的好事?”

  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靠攏過來,人愈來愈多。人們津津有味地品嚐著這些花生,這些花生比平常的花生好吃,不過愈吃愈口渴,原來是這些花生被撒上了一些鹽,不過,既然花生是免費的,而且又這麼好吃,人們也管不了,拼命吃。但吃多了口渴,人們又開始找飲料解渴。

  這時,小哈利乘機推銷他的飲料,口乾舌燥的人們顧不得那麼多了,紛紛拿出錢包,購買小哈利的飲料,結果,小哈利這一天賣出去的飲料,居然等於過去一個月的銷售量。

  其實,小哈利不過是運用一個小策略,比別人多看到幾步而已。我們來看看小哈利的這幾步是怎麼走的:

  第一步:要想賣出去飲料,在冬天似乎不太可能,那就必須借其它東西作手段,來間接的實現自己的目的,於是,看看手裡的東西,就是花生了。

  第二步:把花生全部撒上一點鹽,這樣花生就變鹹了,鹹花生的味道不僅香了,更重要的是,藉著鹹花生,他可以賣掉自己的飲料了。

  第三步:把鹹花生和票捆綁在一起,免費地贈送給來看馬戲的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吸引那些貪小便宜的人們,為自己的飲料推銷策略鋪好路。

  事實上,凡事往後多看幾步,就像下棋一樣,才不會逼自己走進死衚衕,同時也可讓自己發現更多的路和可能性。

  想必大家都知道下棋吧!下棋過程中,我們把僅僅看到一兩步棋路的人稱作初級棋師;把那些想到三四步棋路的人稱作中級棋師;但是那些能夠算到五六步以上棋路的人,就被譽為高級棋師。

  高手們的頭一二步棋,人們常常琢磨不透他們的用意。以下棋比喻經商。商戰的高手,就是這些運籌帷握、決勝千里的商人。

  如果你也是一個經商的人,那麼你在籌劃大局的時候,就應該問問自己:我目前只想到第幾步?

  “窮人玩股票不一定會虧,但用窮人思維玩股票一般都會賠”。

  一個佔有大量金錢的人,卻未必一定能「有」錢。

  我看過一篇報道,說中了彩票的窮人很多,能改變一生財運的很少。因為他們沒「有」錢。

  這裡的「有」不是佔有,而是掌握,是如臂使指的靈活運用。把錢變成工具,變成盟友,變成幫忙賺錢的奴僕。

  窮人永遠被金錢驅使,而有錢人則可以驅使金錢。在我看來,這中間的分界線,不只是掙錢多少,也在於這個人和金錢的關係。

  股市容易為富人錦上添花,但很難為窮人雪中送炭。

目前A股階段買什麼股票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研究,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圖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1、股市導圖總綱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2、指標分析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3、統計分析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4、選股方法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5、板塊輪動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6、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7、獨創形態戰法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溫馨提示:由於系統自動壓縮圖片,想免費查看以上高清原圖和獨創形態戰法,可關注公眾號越聲研究(yslc927yj),更多後市操作及股票技術分析方法等你來學習,乾貨源源不斷!

如何利用MACD把握買賣點

  相信一些老股民都是比較傾向於如:kdj,macd,成交量等指標,來輔助自己進行選股,那我們要怎麼來熟悉指標的形態,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解如何對MACD指標進行辨識,如何把握買賣點,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MACD: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MACD是一個趨勢指標,跟KDJ不同,KDJ強調的是拐點,但MACD在關注趨勢轉變的同時,也兼具了監測趨勢發展的作用,可以說和KDJ配合起來實用,是比較經典的組合。

  MACD是對均線進行了優化的一種指標,所以要多從均線的角度對其進行理解和分析。

  必知MACD要點:

  1、MACD指標最主要的特點是穩健性高,可以在週期較長的時間內給出相對穩定的買賣信號。因此中長線操作者可參照MACD指標進行具體操作。

  2、MACD指標的最大劣勢是指指標信號過於緩慢。日線級別中的MACD指標並不適用於短線操作。為了彌補這一劣勢,短線投資者可以參照15分鐘級別或者60分鐘級別的MACD指標來進行判斷。

  3、在中長期的上漲或者下跌行情中,投資者使用MACD指標會比較有效。但是在股價大幅震盪或者多空焦灼的行情中,MACD指標對投資者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MACD中最厲害的四大功能

一、幫助判斷底部

  當股價與MACD面積(或DIF值)出現底背離時,通常預示著底部的出現,此時需要關注抄底買入的機會。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二、幫助判斷頂部

  當股價與MACD面積(或DIF值)出現頂背離時,通常預示著頂部的出現,此時需要考慮逃頂賣出。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三、幫助判斷回調結束

  股價進入多方區域後,會出現回調,回調結束後,股價通常會繼續上漲或加速上漲。本書配套提供的看盤指標公式可即時顯示“回調結束”信號。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四、幫助判斷反彈結束

  股價進入空方區域後,會出現反彈,反彈結束後,股價通常會繼續下跌或加速下跌。本書配套的看盤指標公式也可即時顯示“反彈結束”信號。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怎麼利用MACD指標,判斷做多和做空信號?

1.MACD做多信號

  第一步:上升趨勢中;

  第二步:MACD在0軸上方先死叉後金叉,多單入場(如果金叉仍在零軸上 信號更為準確);

  第三步:MACD再次出現死叉時平倉。MACD做多信號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2.MACD做空信號

  第一步:下跌趨勢中;

  第二步:MACD在0軸下方先金叉後死叉,空單入場(如果死叉仍在零軸下方,信號更為準確);

  第三步:MACD再次出現金叉時平倉。MACD做空信號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那就是MACD的背離現象

  很多投資者說,在看行情走勢時經常看到MACD趨勢與K線走勢不一致,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是我們說的背離。

  背離就是指技術指標違背了K線的走勢,出現與其他相反的趨勢信號,不按套路出牌啊。

  背離又分為兩種,底背離與頂背離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如上圖所示,當K線趨勢往下走,而MACD柱子的峰位卻持續上移時就出現了底背離的現象,這個現象就說明這一波要跌到底了。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如上圖所示,當K線趨勢持續往上走,而MACD柱子的峰位卻一直往下走時,就出現了頂背離現象。這意味者這波要漲到頭了。

  很多人都知道MACD,MACD用的人多,知道的人更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一個MACD使用技巧:那就是,買小賣小,縮頭縮腳。小山後面有大山,大山後面有小山,“小”指的是,紅綠柱的堆而言,縮頭縮腳是指紅綠柱的長短而言。“小”如圖所示: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當股價一波比一波高時,反而紅柱的堆,一堆比一堆小,證明產生了頂背離現象,應該及時賣出;當股價一波比一波低時,反而綠柱的堆一堆比一堆小,證明產生了底背離,應該買進。買點在綠堆小時,一根比一根短買進,也就是說縮腳時買進。當紅堆小時,紅柱一根比一根短時,叫縮頭,賣出。

  這裡的“大”和“小”是指MACD中的大綠柱,小綠柱,和大紅柱,小紅柱。而在操作時圖中的DIF和MACD兩條白色和黃色的曲線,一般是視而不見的,我們只注重紅綠柱的變化。操作方法:先看20日線,是不是上翹,如上翹優如衝鋒號!選中。再看30分鐘短線戰法,60分鐘可看中長線。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MACD屬於大勢趨勢類指標,它由長線均線MACD,短期的線DIF,紅色能量柱(多頭),綠色能量柱(空頭),O軸(多空分界線)五部分組成。它是利用短期均線DIF與長期線MACD交叉作為信號。MACD指標所產生的交叉信號較遲鈍,如圖。而作為制定相應的交易策略使用,效果較好。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MACD看趨勢

  經常在說要和趨勢為伍,但往往是不清楚趨勢是什麼,或者根本不懂如何辨別趨勢,結果導致只是下跌途中的反彈當成反轉,還以為是多頭行情來了,這樣的判斷難免有誤,造成虧損。判斷是多頭行情還是空頭行情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MACD。MACD中的DIF線可判斷行情屬於空頭行情還是多頭行情,當Dif在零軸上的時候為多頭行情,當DIF小與零軸時為空頭行情。

  A類行情:DIF>0同時MACD>0;

  B類行情:DIF>0同時MACD<0;

  C類行情:DIF<0同時MACD<0;

  D類行情:DIF<0同時MACD>0;

  A類行情的參與性最高,完全處於牛市行情,如果看中中期行情,B好於C,如果短期行情好於B,中線投資可放棄C,D行情。在多頭行情中,DIF,DEA,MACD都在零軸上表示強勢多頭,當DIF,DEA,MACD都在零軸小為弱勢;

  超強:DIF>DEA>0

  次強:DIF﹣DEA>0(MACD>0)

  弱勢:DIF﹣DEA<0(MACD<0)

  超弱:DIF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再來看一隻牛股的走勢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再來看一隻熊股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看出什麼規律來沒?

  再來看看大盤

  

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本錢發財

  規律:

  A類行情後一定是B類行情;

  B類行情後會有兩個方向,繼續A類,或者轉變成C類;轉化成A類重點一定是成交量,如果未出現放量,變成C類的概率很大;

  C類行情後一定是D類行情,只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DIFF已經位於零軸附近,這是可能會突然變成A類,這類行情的參與度與準確度極高,不過通常都是D類行情;

  D類行情後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繼續C類,一個是轉變成A類,能否轉變成A類的標準也一定是成交量的配合;

  A類行情參與性最高,完全處於牛市行情;

  B類行情有一定參與價值,但是有一定的風險;

  C類行情處於空頭行情,但是風險極高,在C類行情的結束的時候,有一定的參與性,C類會轉化為D類;

  D類行情和C類相比較,D類的操作難度偏大,因為C類過後是一定是D類行情,但是D類行情結束後,情況不一定,D類結束有可能會轉化為A類,也有可能是C類(反覆),對於短線投資來講,完全關注A類,或C類就可以了。

  如果看中中期行情,B好於C,如果短期行情好於B,中線投資可放棄C,D行情。

  在多頭行情中,DIF,DEA,MACD都在零軸上表示強勢多頭,當DIF,DEA,MACD都在零軸小為弱勢。

  先學會生存,再談盈利

  投機市場從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尤其是在股票這種零和博弈的市場,一個交易品種的大漲或者大跌給一些人帶來財富狂歡的同時,也預示這另一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人)爆倉立場,任何的憐憫從來都是這殘酷市場的奢侈品。

  儘管沒有硝煙,但是人性的碰撞往往更加殘酷,並且最大的敵人往往不再市場而在於自己內心,知己知彼或許能博取一慘勝,所以僅僅認識市場,分析市場並不能可以有把握的盈利。

  學會生存,不要想當然的去做多或者做空,價格隨機走勢的過程也是對固執者收割的過程,先學會認錯並且以儘可能小的代價認錯是進入投機市場的第一步,當然這與你進來賺大錢的鴻鵠之志並不矛盾,想要飛的更高總得先想辦法填飽肚子吧,讓自己的第一份投資資金爆掉之前交易的時間足夠長一點。

  交易中最珍貴的學習資料就在你的交易記錄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想象,同樣的是新手,面對同樣的行情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交易記錄,打開這些記錄無論是盈利的還是虧損的都是最直觀的反映了你對市場的感覺,不要小瞧這些感覺,這是交易理念的源頭,在此基礎上通過後天對市場和理論的學習可以構建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至於盈利,那是在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統基礎上執行力的副產品,也就是說你想要的盈利並不在一定要做對每一次交易上,也就是所說的交易之功皆在交易之外。

  市場上高手之間的較量絕不是技術水平上的較量,而是投資哲學的較量,心態和境界的較量。

  利潤的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方向性收益,一種是波動性收益。理解這兩種收益並不難。所謂方向性收益,即在看好方向的情況下,在合適的位置下單等待品種方向的來臨,在持有一定的時間之後獲取一定的收益;波動性收益,是在合適的位置下單等待盤中波動性的機會出現,一旦出現之後在達到一定的目標即出場,品種的方向不是關注的重點。方向性收益的特點很明顯。首先,它對方向的要求很強,投資者只有看準了方向並在合適的點位下單,並且要持有一定的時間待方向來臨才能獲得收益。在其中,往往盤中的波動會使得投資者摸不著方向,意志不堅定者或者重倉持有者會因此而提早出局。正因為獲取方向性收益需要對方向的把握極強,因此如果方向不對的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倉位可能最終顆粒無收,竹籃打水一場空。其次,方向性收益需要關注的點與波動性交易不同。獲取方向性收益的投資者需要更多關注品種的基本面,因為從長期來看,品種的基本面決定了品種的長期走勢,所以必然性地要求這類投資者要對品種有較深的認識。

  波動性收益的特點亦很明顯,而且其特點有些與方向性收益相反。首先,波動性收益它對方向的要求不強,它只需要盤中有足夠大的波動就可以,至於品種長期上漲或者下跌可以不用關注太多。當然,這也要取決於波動性收益幅度的大小。對於想要攫取大波段的收益的投資者來說,方向也是要考慮的,否則如果風險控制不好,前面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盈利可能被反方向的來臨所侵襲;對於攫取小波段的收益投資者來說,方向考慮的自然要小些,只要盤中有符合目標的波動即可獲利,方向即使相反也不用太擔心。

  所以波動性收益對方向的要求取決於對波動收益幅度要求的大小,幅度越小,對方向的要求越低,高頻交易甚至不需要考慮方向;反之,幅度越大,對方向的要求越高。其次,波動性收益幅度的高低決定了交易頻率的高低,幅度越大的波動性收益要求交易的頻率越低,反之,幅度越小的波動性收益要求交易的頻率越高。

  波動性收益和方向性收益在操作思路上要求不同,但是兩者並不相矛盾,二者可兼得,在獲得方向性收益的同時亦可獲得波動性收益,但前提要求投資者不能混淆,對每一筆交易要有清楚的認識,否則亦有可能事倍功半。

  在這裡,要求投資者對這兩類交易要有清楚的認識,對做的每一筆交易目的是什麼,要獲取的利潤是什麼要有清楚的認識,這樣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集中精力關注你所需要關注的方面。

  正如巴菲特所說,寧要模糊的正確,也不要精確的錯誤。市場充滿了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我們無法把握精確的入場時機,也無法保證每一筆交易都能賺錢,我們利用概率賺錢,靠長期累積微弱的優勢來獲勝。由於籌碼有限,我們從不對任何一次交易機會下重注。我們的策略都遵循這樣的理念,把交易的重點放在頭寸的變化而不是出入場的時機。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