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定州花瓷琢红玉——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闻名天下。当然,定窑并不偏科,除了烧制白瓷,还会烧制黑釉、绿釉以及酱釉等。然而近些年有人给定窑又添加了一个项目:红釉。苏轼的《试院煎茶》提到:“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北宋 定窑酱釉花口盘(盘心) 故宫博物院馆藏

定州花瓷指的是定窑印花白瓷,而琢红玉是否是红釉呢?有人认为红玉指的是茶水,根据苏轼的《试院煎茶》描述,前文已经说了定州花瓷,后文不可能多此一举再讲釉色。宋代流行斗茶,茶叶经水煎后,茶水呈红色。红色的茶水映出定州花瓷的纹路,将红色茶水比作红玉,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浪漫手法。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宋 定窑酱釉盖碗 故宫博物院馆藏

除了宋代的文献,距离今天比较近的乾隆皇帝,也曾有过定窑红瓷的描述:“粉定出北宋,花瓷实鲜看,非红宁紫夺,惟白得初完……”也就是说在古人的文献里,定窑是生产红瓷的。但是,一些专家表示,近些年有定窑白瓷、黑釉以及酱釉等的实物出土,并没有发现红釉,是古人记错了吗?一些思路比较活跃的专家,从另一个角度好像得出了答案。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宋 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 故宫博物院馆藏

定窑除了烧制白瓷,还烧制别的釉色。由于别的釉色并非定窑专长,因此也需要一次次的尝试。著名陶瓷大师钱穆在《定瓷艺术》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北宋定窑酱釉色调差异很大,除了有常见的酱黄色酱釉,还有酱红、酱紫等色,还有一定的窑变现象。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北宋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馆藏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窑遗址出土 酱釉瓷片

通过这段表诉可以得出,宋代定窑在烧制酱釉的过程中,出现了酱红乃至窑变的现象,也就是说古人文献中提到的定窑红釉,极有可能是酱釉色调中偏红的一个门类。而这样的实物,在遗迹中虽然不多,但确实也存在一些偏红的定窑酱釉瓷器。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北宋 定窑酱釉(紫定)渣斗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北宋紫定釉梅瓶

定州花瓷琢红玉——紫定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宋 定窑酱釉托盏

定州花瓷琢红玉,只不过是苏轼老先生几百年前写的一篇煎茶文章,因为古今话意的不同,从而掀起了一场人们关于瓷器釉色的讨论。这并不是什么无聊的事情,通过对古人语言的分析,以及对实物的考察,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人,了解定窑,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