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每天為你講述公益與美好生活故事

世界很精彩,我們值得更多美好的相遇!


----------------------------------------------​

西雙版納

一片“理想而神奇的樂土”

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

森林佔全州總面積近60%

有佔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

是這裡的大片熱帶雨林孕育了這一切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但就是這塊無比珍貴的雨林

也正在以兩秒一個足球場的速度消失

比起長遠的利益

人們似乎覺得眼前的利益更重要

但有一個人卻一直在做著抗爭

她要造出一片雨林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是一個妻子,一個母親

通過愛人的眼睛

這位妻子明白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為了孩子,為了地球上更多的孩子

這位母親想要建造一個如天堂般美麗的雨林花園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01 愛本就很簡單

她叫李旻果,是土生土長的西雙版納人,曾經在香港某報社的雲南站做了十年的記者,她曾揹包走遍了中國西藏、尼泊爾和埃及,是個自由的旅者。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1999年昆明世博會上,她遇到了後來的丈夫,德國人馬悠先生。兩人的愛情故事註定不平凡,驚鴻一瞥的電光火石間,兩顆心就碰在了一起。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當時馬悠正受到德國政府的委派,負責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恢復和保護項目,他開會途中溜了個號,遇見了正在採訪的李旻果。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他說,“彷彿看見了從荒野中走出來的精靈。”他邀她去酒店大堂喝咖啡,在那裡即興為她演奏了一曲藍調。

“如果你還是單身,請你嫁給我。”曲子彈完了,馬悠向李旻果求婚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吃了一驚,以為這只是無數個浪漫夜晚裡的片段之一,可眼前的人滿是

真誠,眼神無比純粹。

原來,在他看見她的第一眼就已鍾情,“彷彿看見了從荒野中走出來的精靈”。

她是一個內心世界豐富而又糾結之人,但這次卻沒有遲疑“你若敢娶,我便敢嫁”。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李旻果還寫過一首詩:“再早一步春芽不發,再晚一步錯過谷花”。時間剛剛好,相遇了就愛了。

嫁人之日即是野芽被摘入筐中之時

逢迎良辰美景 正當季節時令

被摘的全心全意

心中明白

再早一點 春芽不發

再晚一日 錯過谷花

—— 李旻果《做普洱茶與做人婦》

次年正月,李旻果和馬悠,在美麗的西雙版納舉辦了浪漫的傣族婚禮。

老馬說:“我不能給你無盡的財富,但能給你無盡的花朵”,這是一個生態學博士最浪漫的情話。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從此愛成了一生的羈絆,熱愛自由的她留在了這片生她育她的林子。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02 做點有意義的事

2000年,他們結婚了,夫婦倆在湄公河邊安了家。

他們買下15畝橡膠地,砍掉裡面的橡膠樹,打算按照自然生態模式,進行再造雨林的試驗

因為坐落在湄公河邊,他們為這塊試驗地取名“湄公山莊”。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橡膠樹裡乳白色的膠汁能做成輪胎載人走,能夠應用到工業裡創造收益,一輛輛車碾過,原來的樹木倒下,橡膠樹被種起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但沒人看到因為單一物種的比例失衡,雨林裡的生態平衡被打破,水分蒸發和地表徑流大大地提高,許多原始的物種都生長不下去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菲律賓的一座島嶼,被業界判了死刑的雨林,經過生態學專家馬悠,近20年的建設,恢復了原有的鬱鬱蔥蔥,並獲得了菲律賓政府總統獎。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他看著這一片橡膠林,感到憂心。李旻果陪馬悠把橡膠樹砍掉,再種上別的。

從底層植物,到頂層植物,從最細小的昆蟲,到高大的樹種,按照不同區系,不同分類,不同群落,

一步步地還原起熱帶雨林的原始生態圈。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蘭花是雨林裡最嬌嫩的公主,種植出了蘭花,也就培養出了一個最完美的熱帶雨林。他們從蘭花的培養開始。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夫妻倆每天都要去雨林裡找尋從枯樹上跌落下來的蘭花,把它們運回山莊的實驗室裡栽培,兩年後再一個個地綁回到雨林的樹上。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在兩人的努力下,原來滿是橡膠樹的林子變成了花園。最高的樹已經有三十多米,一百二十多種蘭花開遍了園子,各種小動物在李旻果的家裡來來回回走動。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雨季到來,就有青蛙、蛤蟆、牛蛙等各種“呱呱”的聲音合唱。

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睡著睡著馬悠撲哧就笑出來,李旻果問他笑什麼,馬悠說:

“有一隻癩蛤蟆跑調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李旻果採回蜂蜜,親自釀造蜜酒,採來花粉,調製既能吃又能用的面膜。夫婦倆一起動手做聖誕蠟燭,材料完全來自雨林。連做奶酪的凝固劑都取自雨林植物。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有時候她出差外地,在飛機上聽MP3,按下播放鍵,還能聽到雨林裡萬物生活的原音,這是雨林給他們最好的饋贈。


03 “雨林精靈”的樂園

2001年8月,他們的大女兒林妲(Linda)出生,她的名字在西班牙語裡是“超級美麗”的意思。2003年6月,二女兒婉妲(Vanda)出生。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他們沒有被送去學校。作為父親,老馬從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去外面的學校上學,她們甚至很少出門,只是在家裡自己玩,畫畫、下棋、玩娃娃,演個戲劇。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這是因為歐洲原來有夏山學校的成功例子,他們主張大人只需讓孩子們依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發展。

父母和大自然是她們的“私塾”老師,她們喜歡赤腳在林間藤蔓上攀爬,喜歡和花草交流對話,聆聽落葉的聲音,與動物嬉戲共舞,靜靜感受大自然的美。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攝/肖全)

她們甚至還自創了只有她們懂的文字

她們自學鋼琴、唱歌、跳舞

她們還會從雨林撿回各種

受傷的小動物,悉心照料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在自然環境下長大的林妲和宛妲

對雨林和生命有著更多的熱愛和尊重

他們懂得怎麼跟大自然友好相處

理解且熱愛父母所做的事

同時在與雨林的接觸中

她們也漸漸承擔起保護雨林的使命和責任

林妲曾說:

“我長大後要把賺到的錢

98%用於保護雨林,2%留給自己”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攝/肖全)

看著孩子與自然快樂的融合在一起

更加堅定了夫妻倆再造雨林的信心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李旻果說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夫妻倆對自然的熱愛、呵護影響著兩個小精靈,她們也善待生靈,熱愛自然。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們和花對話,感知大樹的能量,能聽到落葉的聲音,在雨林在赤腳奔跑,她們對雨林的熱愛和依賴融入了骨子裡。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在雨林中成長的經歷為她們的雨林守護之路做了最好的鋪墊。她們也一起參與到馬悠的理想中來,共同守護著這一片雨林。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04 一起再造雨林

2005年,夫妻倆從西雙版納勐海縣布朗山村民手中,租來了6666.6畝輪歇地,成立了

首箇中國民間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這塊地就在普洱茶名聞遐邇的老班章村。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剛到老班章的時候,普洱茶才50元一公斤。每個人都說他們傻,茅草叢生,栽的樹種千奇百怪,看不到任何經濟效益。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採種、育苗、栽種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夫婦倆將全部身家幾乎都投到了山上,甚至把保險也賣了,把錢拿來種樹。他們的項目常常遭遇當地官員、商人“有效益嗎”、“這個賬算不過來”的詰問。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有誰願意為自己這輩子都看不見的事情而如此付出?她一心想著,

金山銀山,早晚會花光。不如留下一顆茶籽,籽成苗,苗成樹,樹成林,這樣,子子孫孫吃不盡,喝不完。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李旻果一次又一次地向村民們遊說,最後,她的執著打動了他們。全村一致同意把他們曾經的一塊放牛山輪歇地交給他們,並在協議上按下了一個個鮮紅的指印。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為此李旻果還起草了一份宣言:“讓我們老班章的這片山地雨林,再次從這塊土地上站起來”。從此,老馬和旻果在一片森林覆蓋率只有16%的荒地上種樹,兩年多過去,300萬棵不同種類的樹苗成長起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老馬認為這塊土地足夠他幹一輩子了。李旻果開玩笑地說,如果能活到人類歲數的極限120歲,就能見證這一切的發生了,老馬接著說,“我看我還是活到220歲吧,那樣就更萬無一失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林旻果和馬悠在天籽山,一週後,馬悠突然離世(攝/周裕隆)


05 禍不單行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2010年,馬悠心臟病突發,病逝在家中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老馬留給李旻果的是一大片雨林,一個未盡完的事業,一個科研團隊還有兩個幼小的孩子。

李旻果一下子失去了愛人、知音、心靈導師,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她馬上就振作起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將馬悠安葬在了布朗山巔,讓他俯瞰整片熱帶雨林。她說“我絕對不會苟活,我一定會高調地去完成老馬的事情。 ”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30年來,單一種植的橡膠林,讓這裡損失了大約40萬公頃的熱帶雨林,還威脅到西雙版納的野象。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這讓李旻果更加擔憂,也堅定了她的決心。可是命運並沒有就此罷手,它接著又給了李旻果重重一擊。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幾十年以來,普洱茶價飛漲,茶商趨之若鶩來搶地的時候,6666.6畝地又變得寸土寸金,他們卻不種茶田了,這讓曾經一位合作者忘記了初衷。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他夜半縱火,燒燬了之前種植的一片幼林。 不管不顧地造房子,鋪上了傷害土壤的水泥。還在溝谷雨林動用重型機械,挖出了巨大的坑,要建水電站。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我當時是看著火起,而且火就燒在先生的陵墓前。”大火燒起來的時候,李旻果不假思索地想往山上衝,如果不是被身邊兩個朋友拖住送走,或許李旻果也會跟著這場山火去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附近的村民也不樂意把這片地租給李旻果了,他們不懂為什麼好好的土地不用來種茶卻要拿來種花。

他們要求李旻果每年支付給他們10萬元的租金,只交今年的還不行,還要把之前幾年的租金也算上。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李旻果四處找朋友借來了錢,一次性支付了村民要求的土地租金,

“我就是不想放棄這林子就算是我租來養著的。”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記得馬悠還在世的時候,他們也曾經歷過一次山火。大火被撲滅後,馬悠用手指著不遠處一個新蹦出來的小幼苗,“不管大火怎麼肆虐,總有一些植物以頑強的生命力存活下來。”


06 繼續踐行馬悠的理想

老馬離開後,李旻果為他建造了一座花園,叫“馬悠的花園”。

她常常去到老馬墓前靜靜坐著,偶爾說說話 ,有時候看見一隻蝴蝶飛來,她堅信,那是老馬,他還在這片林子裡。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喜歡光著腳走在雨林裡,她說,如果能活到一百歲,她依舊會打著赤腳到處行走,當赤著腳踩在雨林的土地上,她覺得內心會慢慢平靜,感覺像又活了過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對於人生的種種際遇,李旻果說很多事情你沒法回頭去想,它就是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年輕的時候想的很簡單,現在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就這樣,她獨自帶著兩個女兒,以及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小團隊,重新開始在這片林子裡奔波。

以前跟著丈夫學來的本領全都用上了,現在的她是團隊的老大,她能

依靠的只有自己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開始與地產商與政府洽談,與全世界的資本擁有者打交道。她嘗試以蘭花為載體,向社會宣傳雨林裡的生活方式,接受媒體採訪,上電視節目,為森林發聲,找各種大品牌合作。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一心要做出成果,讓更多人看到。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比如成龍、倪萍、楊瀾、陳坤、周迅......李旻果守護雨林的事還驚動了聯合國,聯合國開發署曾給她頒發了“中國因你而美麗”獎項。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女兒們也繼承了父母的夢想,因為她們的爸爸說過 ——“所有的種子都藏著生命,我們要好好對待每顆種子,讓它們都能長成大樹。”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兩個天使為了守護爸爸和媽媽的夢想,第一次來到雨林外的世界。開始他們也會惶恐和不安,但一想到父母的付出,就變得更加勇敢、更加篤定。

李旻果把兩個女兒送去普洱市的普通小學,那是她的故鄉,距離也近,她能直接看到她們跟世界沾染的程度有多深。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2011年12月,女兒林妲和宛妲牽著小象亞努走上達人秀舞臺,一曲阿卡民歌《花戀》和宛妲“希望所有人都去種樹”的願望打動了所有觀眾和評委。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2012年1月,兩姐妹走進人民大會堂,用一首《地球之歌》(Earth Song)唱出她們的困惑,也讓聽到的人開始思考:我們對這世界做了什麼?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林妲與苑妲,這兩個曾經被雨林守護的孩子,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為脆弱不堪的雨林請求幫助。如今兩個小精靈也已經長大了,一家人守護雨林的初心沒有變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在布朗山上的12年,生態系統已經在陸續恢復,她們也將搬到這座山上。她把這個未來的新村叫聚落。2017年,李旻果在微博上發起眾籌,打算共建天籽聚落。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聚落的核心是天籽科學中心,為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提供實驗專區,共享思考室和大教室,便於雨林產品的研發,以可持續的商業循環,再投入到雨林的再造。

他們一家人彼此陪伴,繼續踐行著馬悠的理想,就好像爸爸沒有離開,丈夫沒有遠去。


07 雨林需要更多關注

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每天開著汽車在路上疾馳,很難想象一個橡膠輪胎跟遙遠的西雙版納雨林之間有什麼關係。

而李旻果一家則在叢林深處,用最原始的方式埋下一顆顆種籽,默默守護幾十年。

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布朗山雨林保護區,已經種植300多萬株植物,基本形成了“雨林生態小氣候”。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們的行動被更多人理解,當地有些村民,放下了獵槍,捕魚電網,開始正視幼年司空見慣的植物,也跟著種起了樹。

也許不是每個聽到雨林聲音、看到雨林現狀的人都會去反思、去種樹,但是越多人聽到,改變現狀的可能性就越大,雨林的希望就越大。雨林,它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和守護。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她想為更多的孩子建造一座雨林,她想做一所雨林教育學院,讓更多的孩子接觸並瞭解大自然,讓他們學習自然美學瞭解自然知識,只有親身體驗,你才能感知到大自然的美好。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先生已去,但他留下了一對精靈般的女兒,林妲和宛妲,對於李旻果來說,守護雨林就是守護自己女兒的未來,也是守護更多孩子的未來。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儘管實現夢想的路上困難重重

但李旻果依舊堅定的表示

我在努力,不試試怎麼會知道呢?

29歲不當記者,追隨德國老公守護雨林,兩女兒宛如天使,可不上學

- End -


我們致力於傳播公益,社會創新,美好生活方式,每日更新,值得您長期關注~

如果覺得好,歡迎轉發分享,並在文末留下您想說的話

人生在世,值得更好的活,值得更多美好的相遇!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