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兴寺一绝,二层楼阁式舍利塔10米高,原藏37颗舍利子和大藏经


山西省长子县,10.7米高的舍利塔供奉37颗佛骨舍利,李渊的13子建造。

法兴寺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慈林镇崔庄翠云山上,法兴寺舍利塔始建于唐咸亨四年,通体以砂石板砌成,造型别致,结构奇异,外形似是而非,似塔非塔,似殿非殿。亦名回字塔、无梁殿、藏经楼、石殿,全国独一无二,堪称法兴寺第一绝。

法兴寺原址在翠云山东两公里慈林山腰,因开矿威胁古建筑安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整体搬迁至现址。法兴寺舍利塔系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时任潞州刺史的郑惠王李元懿于咸亨四年在法兴寺内建造舍利塔,供奉37颗佛骨舍利。

法兴寺舍利塔形制特殊,平面呈“回”字正方形,边长8.8米,重檐二层楼阁式,塔高10.7米。此塔全部用石条、石板砌筑而成,外观犹似方形殿堂,故俗称石殿、石经楼。然仍可归类于亭阁式石塔。

法兴寺舍利塔,两级方形,南北开门,东西开窗,塔中心之上有木制楼门,并安装悬梯,以供攀登和封闭楼门之用。法兴寺舍利塔内板壁一周,支撑着二层顶板,其中心处浮雕八瓣莲花藻井一方,此塔形制独特,古朴简洁,极近齐、隋风格。

相传楼上原为安放舍利子的地方,后藏存佛教经书,故又有藏经楼、石经楼之称。塔心下层,原塑有佛像,早已不复存在。舍利塔在法兴寺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据载,唐咸亨四年,唐高祖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做潞州刺史时到法兴寺观光。他看这里风景壮丽,便大施钱财扩建,亲自主持建造这座石塔,将自己珍藏37颗舍利子和大藏经赠送寺院,保存在这座石塔内。

石塔虽经千年风吹雨淋,至今仍完美无缺,矗立如故。该塔外形似塔若殿,在我国现存古塔中绝无仅有。

建塔时正逢佛教臻于极盛唐代,郑惠王赐舍利子和大藏经造成深远影响,后人把此地称福地,带来法兴寺兴盛。此石塔为法兴寺“三绝”之一。1988年,法兴寺舍利塔与法兴寺同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