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好了,老師待遇高了,為何留不住老師和學生?原因很現實

有人問:

農村學校這幾年建設很好,農村教師工待遇也很不錯,為什麼有的農村的學生和老師還愛進城?

在我老家那邊,公辦小學已經成了“低保”的代名詞了,即便是普通的打工家庭,多數也會把孩子送到鄉鎮上一所私立學校,雖然這所學校並不好。而那些工廠老闆,都會在城裡買房,主張城裡,方便孩子上學。

我一個朋友在鄉鎮中學,學校待遇真不錯,和城裡老師待遇持平,而且還有農村補貼,學校的硬件條件也不錯,但是他告訴我,他們學校裡的老師,以老教師為主,年輕老師工作,基本上沒有超過10年的,一般是5年以後,允許老師參加城裡教師招考了,就都陸續考走了。

農村學校好了,老師待遇高了,為何留不住老師和學生?原因很現實

農村學校能招到年輕的老師,但是這些老師沒有多少是打算這裡長乾的,他們往往都是“曲線救國”,為了避開城裡教師招考的巨大競爭壓力,先去農村考個編制,然後帶著編制考到城裡去。

農村學校為何留不住老師呢?

一、傳統觀念的影響

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在多數人看來,就是為了找份好工作,有個好未來。但是,農村教師,不屬於大家眼中的好工作。

如果是一個城市裡的大學生,他們習慣了城裡的生活,所以接受不了在農村的生活條件;如果是一位農村大學生,他們的目標就是進城,如果再回到農村,不僅自己,連家裡人都覺著沒有面子。

農村學校好了,老師待遇高了,為何留不住老師和學生?原因很現實

二、現實的困難

大學生在城裡工作,找個和自己差不多收入、學歷、工作的對象,並不難,但是如果是農村老師呢?去城裡找個有正式單位的對象,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在農村找個對象,最佳的也就是從學校裡找個老師,總不能去村裡找個打工的對象吧?

農村學校好了,老師待遇高了,為何留不住老師和學生?原因很現實

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個問題!我認識很多農村老師,都會到城裡買房,主要考慮孩子的教育,農村連個像樣的幼兒園都沒有,更不要說各種特長班了,老師都是很重視孩子教育的,所以農村的教育現狀,他們是接受不了的。

農村學校好了,老師待遇高了,為何留不住老師和學生?原因很現實

三、工作的幸福感

老師的工作倖福感,來自“得天下英才而驕之”。在城裡的學校,家長對於教育都是非常重視的,對於老師的工作都是非常支持的,學生也非常好學,但是在農村,很多都是留守兒童,家長對於教育不管不問,學生死活不學,老師的工作沒有成就感,也就沒有幸福感。

農村學校好了,老師待遇高了,為何留不住老師和學生?原因很現實

以上三個原因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生活的質量、醫療條件等,也都影響著老師的選擇。

至於學生選擇進城,這個就更好理解了,因為沒有優秀的老師,教學質量就會下降,好學生就會流失,剩下的生源越來越差,成績也越來越差,大家都不信任這些學校了。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 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